-
公开(公告)号:CN10342170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217868.8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B01J20/00 , B01D15/08 , C02F1/28 , C02F1/62 , C22B3/18 , C22B11/00 , C22B30/02 , C01G45/0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锰氧化能力的细菌M14及其在吸附回收金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特征是从锰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可溶二价锰有氧化作用的细菌M14。该菌株可以将可溶的二价锰离子氧化成不溶于水的锰氧化物,再利用这种锰氧化物去吸附水中的三价金离子和三价锑离子,从而达到贵重金属的吸附回收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目的。本发明菌株被命名为Lysinibacillus sp.M14,属于一种锰氧化物产生细菌,该菌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2084。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菌株在吸附水中的重金属金和有毒金属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273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236658.7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38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有反硝化作用的假单胞菌SH12选育及其在工业废水生物脱氮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特征是从石油工业废水中分离得到一株有反硝化作用的假单胞菌SH12。该菌株可以将富营养化污染环境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极大地降低了环境中硝态氮的浓度并减少了硝态氮转化为有毒的亚硝态氮和氨氮的可能性。本发明菌株被命名为假单胞菌SH12(Pseudomonas sp.)SH12,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8238。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菌株在工业废水生物脱氮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48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36679.9
申请日:2008-12-0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六价铬有还原作用的间孢囊菌Q5-1及其在净化废水中铬污染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特征是从湖南一锰矿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对对六价铬有还原作用的间孢囊菌Q5-1。该菌株可以将含铬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极大地降低了废水中铬的毒性。本发明菌株被命名为间孢囊菌Q5-1(Intrasporangiaceae sp.)Q5-1,是一株新发现的铬还原细菌,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8239。初步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菌株在治理废水中的铬污染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6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05801.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1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食单胞菌SY1固定化菌剂在镉、铬污染净化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窄食单胞菌SY1的固定化菌剂,该菌剂能够高效去除环境中镉、铬的单一型及复合型污染。试验表明,上述菌株制备的固定化菌剂具有去除镉、铬的能力,该菌剂可减少水体中镉、铬,可作为水体中镉、铬污染净化的新型微生物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381528.4
申请日:2021-11-2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镉和铬的贪铜菌及其在镉和铬复合污染土壤共修复中的应用。所述的贪铜菌为MP‑37(Cupriavidus sp.),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对镉、铬污染土壤具有共修复能力,本发明分离的贪铜菌MP‑37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78。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278贪铜菌MP‑37(Cupriavidus sp.)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镉、铬污染土壤共修复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铬为六价铬。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76693.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Rhodanobacter sp.LX‑100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4。该菌对单质硒以及硒代蛋氨酸(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00菌株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00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009673.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减少水稻中镉积累的菌株Serratia sp.X10及其应用,所述Serratia sp.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738。将该菌直接喷洒或浇灌于土壤中。X10可通过菌株自身对镉的吸附和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的改变,从而减少水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积累,同时解除重金属镉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菌株Serratia sp.X10可高效钝化土壤中的镉从而减少水稻对镉的积累,且不会改变土壤中原始微生物的多样性。本发明操作简单、经济高效、效果显著,可降低镉污染土壤对水稻的危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76693.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菌株Rhodanobacter sp.LX‑100及其在氧化有机硒或单质硒中的应用,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44。该菌对单质硒以及硒代蛋氨酸(SeMet)均具有氧化作用。LX‑100菌株能在120 h将初浓度100μM的SeMet转化生成12μM左右的Se(Ⅳ),还能在120 h将过量单质硒(Se(0))氧化生成100μg/L左右的Se(Ⅳ)。因此,LX‑100菌株不仅具有将有机硒SeMet氧化为Se(Ⅳ)的能力,而且具有将单质硒氧化成Se(Ⅳ)的能力,在土壤有机硒转化、单质硒氧化及植物富硒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2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624483.0
申请日:2018-06-1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修复土壤镉污染的福格斯氏菌菌株A6及用途。所述的福格斯氏菌菌株A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277。本发明菌株分类命名为福格斯氏菌(Vogesella sp.),具有对土壤中镉的去除能力。本发明通过抗镉菌株的筛选鉴定,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验证了该菌株对镉的去除能力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镉污染土壤中镉形态的转换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土壤镉污染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2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624483.0
申请日:2018-06-1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修复土壤镉污染的福格斯氏菌菌株A6及用途。所述的福格斯氏菌菌株A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277。本发明菌株分类命名为福格斯氏菌(Vogesella sp.),具有对土壤中镉的去除能力。本发明通过抗镉菌株的筛选鉴定,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验证了该菌株对镉的去除能力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镉污染土壤中镉形态的转换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土壤镉污染修复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