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938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701611.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09 , H01L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包括硅波导、氧化物衬底层、氧化物包层和石墨烯,还包括对称放置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构成的亚波长金属电极,所述亚波长金属电极采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交叉排列在硅波导上方。本发明通过两种不同的金属与石墨烯接触,产生不同浓度或者类型的掺杂,从而在亚波长金属电极之间引入电势差,驱动光生载流子向两个电极流动;本发明通过电极的交叉排列结构,起到增加电极与石墨烯的接触面积,提高载流子的吸收效率;本发明通过将石墨烯贴合在亚波长金属电极上表面,亚波长金属电极对硅波导中传输的横磁(TM)模进行光场调控,增加平行于石墨烯方向上的电场分量,从而增强光场与石墨烯相互作用,提高探测器的响应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63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610748.1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10/516 , H04B10/556 , H04B10/54 , H04J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制格式与偏振复用切换的光发射系统,包括:分束模块、调制模块和合束模块,所述分束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干涉仪,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一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二马赫曾德调制器、第一热调相移器和第二热调相移器,所述合束模块包括第二马赫曾德干涉仪和合束器件。本发明可以灵活地在无复用二进制调制信号、无复用多进制调制信号、复用的调制信号之间切换以选择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传输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54914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079196.7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集成的多角度透光轴的起偏器,包括入射波导部分、偏振选择性损耗部分以及出射波导部分,偏振选择性损耗部分由对称性打破部分与损耗部分组成。入射偏振态光首先经过入射波导部分输入,以本征模式的形式传播。进入偏振选择性损耗部分,由于波导结构的纵向对称性被打破,其本征模式的光轴会发生旋转,光轴旋转的角度可控。如果选择性对其中一个本征模式引入较大损耗,当偏振选择性损耗部分的长度选的足够长时,这一本征模式被完全损耗掉,从而过滤出特定偏振角度的偏振光。最后由出射波导部分耦合输出。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多角度透光轴的芯片集成起偏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30133.5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光学干涉式角速度传感模块,包括分束模块,用于将输入光束等功率分束,模式转换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相向传输的两光束的其中一束由基横电模TE0转化为一阶横电模TE1,并在通过传感波导线圈之后再由TE1模式转化为TE0模式输出,而另一束光束则保持为TE0模式,并在通过传感波导线圈之后一直保持TE0模式输出,波导线圈模块,用来感应角速度信号以及实现双光束的固定相位差,干涉模块,用于将两束携带了角速度的相位信号的光束相互干涉,将相位信号转化为强度信号,本发明避免了相位调制器及环形器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5039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413952.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6/1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硅基芯片集成的大工艺容差的偏振旋转器件,包括入射波导部分、对称性打破部分以及出射波导部分,对称性打破部分的包层被部分刻蚀。包层的部分刻蚀为平行于波导上表面的长方体形凹槽,凹槽位于对称性打破部分的波导侧上方的包层内,其长度满足包层刻蚀后的两本征模式之间具有180度的位相差,长方体形凹槽的宽度需大于等于0.9微米,长方体凹槽从包层的顶部开始刻蚀,长方体形凹槽的最底面距离波导上表面的垂直间距,等于长方体形凹槽与波导之间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水平间距的值均为0~0.2微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称性打破部分是在包层上的部分刻蚀实现,由于包层的尺寸在微米量级,因此套刻精度带来的误差相对很小,工艺容差非常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716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892077.9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增强光栅的光学滤波器的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光纤光栅刻写过程中,获矩形波的占空比与折射率变化量最大值Δnmax的非线性关系的函数NL;求取函数NL的反函数NL‑1;采用反函数NL‑1作为补偿因子,计算所述矩形波的占空比;其中,执行补偿操作为预补偿,使得补偿后的矩形波的占空比与折射率变化量最大值Δnmax恢复线性关系。本发明通过获取非线性函数,并以此为依据计算补偿因子进行提前补偿消除非线性因素导致的光栅反射特性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22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30383.9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RZ到NRZ码型转换光纤光栅的设计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给定一组伪随机码,根据给定的占空比、信号速率获得CS-RZ码和NRZ码的离散化数值序列;对两组离散化数值序列做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二者功率谱的离散化数值序列;将CS-RZ信号的功率谱的离散化数值序列的中心波长蓝移或红移半个CS-RZ信号的比特率对应的波长宽度,得到CS-RZ信号光谱;用NRZ功率谱的离散化数值序列减去CS-RZ信号光谱得到一组新的离散化数值序列;选取裁剪宽度为两个CS-RZ信号的比特率对应的波长宽度的裁剪窗口对新的离散化数值序列进行裁剪,得到光纤光栅完整的特征光谱;利用反向层剥法获得光栅的结构。本发明滤波效果好,能有效抑制码型效应和纹波脉动,获得较高的Q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39961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10122536.0
申请日:2007-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5045 , H01S5/028 , H01S5/0287 , H01S5/0622 , H01S5/1039 , H01S5/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光器件以及时钟恢复方法和装置。所述半导体光器件的外延片的两个端面设置有端面抗反射膜,所述端面抗反射膜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梳状滤波处理,其端面反射率根据半导体光器件输出的时钟信号的幅度抖动率而设定,从而使得半导体光器件输出的时钟信号的质量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本发明通过适当地选择半导体光器件的端面反射率,从而可以实现不同速率的全光时钟恢复,使恢复出来的时钟信号的质量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272214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47528.9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输系统中波分复用系统(WDM)的传输控制,它提出了一种WDM传输系统的传输控制方法,在不改变现有WDM系统的情况下,在发射端阵列波导光栅(AWG)上间隔选择通道进行多通道的信号传输,间隔数为整数参量m,m大于零且小于二分之一通道数;与发射端AWG传输信号的通道对应的接收端AWG的通道接收该发射端AWG通道传输过来的原始信号,下载并且进行转发或者继续传输,在该接收信道的相邻信道,接收原始信号的解调信号,通过滤波选取或者直接提取信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WDM系统的传输控制方法,无需对原有系统进行任何改动,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器件,能同时实现波分复用系统中的非归零相位调制格式的解调和解复用,适用于不同速率的非归零(NRZ)信号和非归零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830539.5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光移相器掺杂结构、制备方法及电光调制器,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电光移相器掺杂结构包括脊形光波导,脊形光波导包括脊区以及位于脊区两侧的肋区,脊区包括N型掺杂脊区和P型掺杂脊区,N型掺杂脊区和P型掺杂脊区的分界面处形成两段纵向倾斜PN结以及连接该两段纵向倾斜PN结的横向倾斜PN结;其中,N型掺杂脊区和P型掺杂脊区的分界面与脊区的左右侧面不相交。本发明中的掺杂结构,增大移相器中光场与PN结的重叠面积,提高移相效率,具有更低的驱动电压,降低了移相器功耗,对移相器调制带宽影响非常小,与CMOS工艺兼容且具有较大的工艺容差,从而保证器件的良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