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30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89258.2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约束加固混凝土柱及其加固方法,包括混凝土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内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和外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内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包裹于混凝土柱的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包裹于内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的外侧,外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包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外侧。本发明改善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柱带来的约束效果差的问题,达到了有效约束内部混凝土柱的效果,还能够为混凝土柱提供抗剪、抗压、抗震等强度和变形需要,综合提升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7107.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中交三航局第六工程(厦门)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表面多尺度结构识别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冻融损伤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的ECC表面损伤信息;S2,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优化的ECC冻融损伤强度预测模型;S3,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参数,通过步骤S2所述的预测模型确定ECC的表面损伤系数;S4,根据所述表面损伤系数实现对ECC冻融后损伤强度的预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识别的ECC冻融损伤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表面损伤照片信息即可推测材料的损伤强度。该模型利用图像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将纤维暴露、表面剥落等图像信息与损伤强度建立直接关联,实现了对冻融损伤后ECC材料性能的高效、精准预测。
-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94337.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地震动影响的多结构地震反应智能预测方法,包括:针对目标结构类型及其地震动数据,生成所述目标结构对应自振周期范围内的相对加速度时域反应图;将所述相对加速度时域反应图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从而快速预测地震动作用下所述目标结构类型的地震反应。本发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快速预估结构地震反应,大大减少了时间消耗,且预估精度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303036.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29C33/38 , B29C33/42 , B28B1/08 , A23K50/80 , A23K10/26 , A23K10/20 , A23K20/24 , A01K61/54 , A01K61/70 , B28B7/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工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模板的制备方法、生态海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柔性环氧树脂采集牡蛎附着地的微纹理后固化得到具有微纹理反图案的基板,以此基板为底板制成模具,将液体橡胶和微生物饵料混合所得前驱液置于模具中,固化得到橡胶模板。利用该橡胶模板制备生态海工混凝土可以使其表面具有牡蛎附着地的微纹理图案,表面粗糙,橡胶模板中的微生物饵料还会渗透至生态海工混凝土表面,使表面营养化,吸引牡蛎幼虫附着,在生态海工混凝土表面生成生物防护膜,降低腐蚀离子及海水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提高耐久性,且因未直接在混凝土中加入微生物饵料,混凝土自身强度不会被削弱。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9719.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浮锚杆的装配式通用型端头帽及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当钻孔直径变大时,所述变径叶向外张开以使其末端贴合在钻孔孔壁上;当钻孔直径变小时,所述变径叶朝向钢筋筒之中心向内收合以使其末端贴合在钻孔孔壁上,保证钢筋筒之中心始终与钻孔之中心重合。变径叶能通过自身的屈曲变形,很好的适应钻孔不同深度处钻孔直径的变化,以使其末端贴合在钻孔孔壁上,进而保证钢筋筒之中心始终与钻孔之中心重合,大幅提高了对中质量,而且不会出现卡孔的现象,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该端头帽不仅可适配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施工,还能适配钢绞线抗浮锚杆的施工,通配性强,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29178.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地震波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地震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训练过的物理增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按照输入的条件信息生成表征地震波时频域特征且可靠程度符合给定条件的多个人工弹性时域反应图;将人工弹性时域反应图输入训练过的线性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多个备选人工地震波;按照给定目标反应谱调整多个备选人工地震波的反应谱,从调整后的人工地震波中选择与目标反应谱拟合程度最好的目标数量个人工地震波。本申请利用物理增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和线性神经网络,以时频域特征为地震波拟合的基准,稳定生成大量质量可靠、符合给定场地和周期条件的人工地震波,显著提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7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44959.1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裂缝的统计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统计方法通过在待检测区域涂覆白漆降低了环境噪音对裂缝识别的影响;并且本发明的统计方法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提高了裂缝的识别精度和速度;此外,本发明的统计方法通过对裂缝族中每条裂缝的单独追踪,解决了因裂缝交错分离,难以准确统计裂缝信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6316.8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浮锚杆装配式导向帽设计加工方法,所述导向帽包括球形帽、帽环及帽条,球形帽内部设置连筋筒;在球形帽与所述连筋筒之间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帽条为对称环设的若干条带;其设计加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抗浮锚杆的钻孔平面点PQ之间的钻孔直径D4,并以所述直径D4按设计导向帽整体高度BJ的帽高h3;从而设计球形帽的帽高BC的肋高h1及EF之间的距离为肋径D1;步骤2、确定球形帽和连筋筒的二维轮廓线;依据导向帽适配的钢筋直径确定连筋筒内筋的筒径D0,根据所述帽高h3设计连筋筒的高度BD的筒高h2;步骤3、确定帽环和帽条的二维轮廓线;根据钻孔地层条件设计导向帽在J点处的帽径D3;步骤4,确定导向帽形状;以BCD为轴线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629178.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地震波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地震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训练过的物理增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按照输入的条件信息生成表征地震波时频域特征且可靠程度符合给定条件的多个人工弹性时域反应图;将人工弹性时域反应图输入训练过的线性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多个备选人工地震波;按照给定目标反应谱调整多个备选人工地震波的反应谱,从调整后的人工地震波中选择与目标反应谱拟合程度最好的目标数量个人工地震波。本申请利用物理增强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和线性神经网络,以时频域特征为地震波拟合的基准,稳定生成大量质量可靠、符合给定场地和周期条件的人工地震波,显著提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