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26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2528.4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地区高山杜鹃灌丛的移栽技术,用以在高原地区高山杜鹃经营管理中实现高山杜鹃灌丛可持续更新能力,进而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高山杜鹃灌丛的选择与修剪、高山杜鹃灌丛移栽前的处理、移植穴的挖掘与处理、草木灰的施加、移栽苗的挖掘与运输、高山杜鹃灌丛的移植及根系的保护措施、移栽后的浇水措施、移栽后的追肥措施、移栽后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移栽后的除草措施、移栽后的越冬措施。本发明提供的高原地区高山杜鹃灌丛的移栽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成本低,有利于高山杜鹃灌丛移栽后的生长及越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适用于指导山区农牧民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4370.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IDAR的高陡边坡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属于工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通过利用LIDAR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图像中的稳定参照物和非稳定参照物;对图像进行网格化处理,以利于识别和判定各参照物与目标危岩体的细微位移变化;识别稳定参照物与目标危岩体的位移变化,并且排除非稳定参照物对目标危岩体的位移变化。根据稳定参照物与目标危岩体的位移变化,利用上述的稳定分析模型方程作出判断,以实现对危岩体位移变化的精确识别和稳定性评估,解决了危岩体失稳判断不准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危岩体失稳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2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4559.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协同水库运行过程的人工鱼类产卵床,库岸边坡具备水平坡顶以及倾斜状的斜坡面,在斜坡面上设置有轨道组件;在轨道组件上设置有箱体组件;轨道组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横轨、以及多根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纵轨;多根横轨与多根纵轨呈纵横交错设置;箱体组件包括呈纵、横排列的多个箱体,在每个箱体内设置有鱼类产卵基质;沿着斜坡面倾斜方向上,在每列箱体中,上部的箱体内种植有挺水植物、中部的箱体内种植有浮水植物、下部的箱体内种植有沉水植物;在库岸边坡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箱体组件沿着纵轨、横轨运动。本发明可以始终保证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植物群处在适宜水深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86875.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库水温耦合模拟方法,将叠梁门调度运行过程建立模块,并耦合进立面二维水库水温数学模型中,建立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库水温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内部的迭代来实现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库水温模拟,可根据水库水位变化,自动判断叠梁门门顶水深与最小淹没水深的关系,动态调整叠梁门数量及门顶高程,实现叠梁门调度运行随水库水位变化而变化,避免了采用分段计算需要不断手动更新边界条件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模拟效率。本发明技术思路简洁、清晰,模型数据前后处理更加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4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0347.X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的移栽方法,在每年的3~5月份移栽;移栽前一周,每2~3天浇灌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保持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根部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移栽:对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枝叶进行修剪,保留上叶位的叶片;将所述修剪后的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带土球挖出,所述土球直径是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冠幅的1/3~1/2,剪去裸露在土球外的根系;挖掘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的移植穴,所述移植穴的直径是所述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冠幅的1/3~1/2,所述移植穴的深度是80~100厘米;在所述移植穴底部铺一层腐熟的营养土。本发明的高原地区高山栎灌木丛的移栽方法,可以解决在西藏地区高山栎的移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92485.1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虹吸的水温引流诱鱼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虹吸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测温单元;虹吸单元包括横跨并固定于大坝上的虹吸管以及与鱼道连接的消能池,虹吸管具有可伸缩的入口段,虹吸管出口端与消能池连通;控制单元包括浮船以及均安装浮船上的控制组件、伸缩组件以及水泵,伸缩组件与虹吸管的入口段连接,水泵通过水管与入口段连接;测温单元包括垂直设置于浮船下方的温度链Ⅰ和水平设置于鱼道中的温度链Ⅱ;控制组件分别与伸缩组件、温度链Ⅰ以及温度链Ⅱ连接。利用该基于虹吸的水温引流诱鱼装置,通过确定取水口高程、虹吸引流、调整取水口高程等步骤进行诱鱼。该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鱼类找到上溯洄游通道,普适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87398.2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进口过鱼系统及其过鱼方法,属于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过鱼系统包括转运提升机构和多个诱集鱼机构,所述转运提升机构设在河道上,多个所述诱集鱼机构均布设在转运提升机构上,所述诱集鱼机构的一端与转运提升机构连接,另一端作为鱼道进口。由于转运提升机构上安装有多个诱集鱼机构,多个诱集鱼机构能够覆盖鱼类聚集区的较大水域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过鱼系统的诱集鱼效率及过鱼效率;通过旋转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各个短鱼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尤其可在相对聚集水域中进一步筛选鱼类更为密集集中区,特别适用于复杂水环境条件和鱼类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水域中鱼群集群分布规律存在变数的水域。
-
公开(公告)号:CN221256696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322659.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nventor: 朱伟玺 , 朱红锦 , 陈燕和 , 黄群 , 胡永福 , 胡存宝 , 李艳伟 , 陈星宇 , 刘骅标 , 谭彬 , 余记远 , 孟永东 , 周云 , 李德宽 , 高朝兵 , 孙茂奎 , 熊增义 , 巴岩 , 邓珠
IPC: E21B1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对中装置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井口居中装置。井口居中装置包括限位框和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有至少三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转动件,定位件设置于限位框并能够相对于限位框移动以对检测仪器进行限位;转动件相对于定位件可转动,转动件用于接触检测仪器的线缆,以使线缆能够沿转动件滑移;井口居中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限位框连接并用于将限位框固定于井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口居中装置中,定位件可以相对于限位框移动,适用于多种线缆直径的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在井中移动时,线缆能够沿着转动件的外周滑移,不容易发生磨损。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2039445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2037293.8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鱼道,所述鱼道包括:本体、过鱼管道和浮体,所述鱼道本体包括过鱼通道和第一进鱼口,所述第一进鱼口与所述过鱼通道连通;所述过鱼管道与所述鱼道本体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设置,所述过鱼管道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二进鱼口和第一出鱼口,所述第一出鱼口与所述第一进鱼口连通,所述过鱼管道在上下方向上可摆动;和所述浮体设在所述过鱼管道上,且所述浮体在所述过鱼管道的长度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进鱼口。本实用新型的鱼道能够适应水位变动,保证鱼道本体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392028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172735.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芒苞草种子萌发装置,包括培养箱和可拆卸设置在培养箱顶部箱盖,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萌发平台,所述萌发平台包括顶部开口的萌发箱,所述萌发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萌发箱相通的支撑管,所述萌发箱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水板,所述第一吸水板的底部设置有伸进支撑管内并与支撑管底部齐平的吸水柱,所述支撑管的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萌发箱内放置有与第一吸水板接触的萌发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芒苞草种子萌发操作繁琐、计数困难等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