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响应法与传感器阵列的综合管廊燃气泄漏源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6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3729.0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脉冲响应与浓度传感器阵列在综合管廊燃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快速识别出泄漏源位置与泄漏源释放量大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潜在泄漏源位置进行脉冲源释放获得对应的响应矩阵,然后即可根据综合管廊舱内浓度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反馈的数值,再结合正则化方法与贝叶斯概率模型计算出泄漏源的强度与位置。本发明方法能快速布置并对综合管廊燃气管道泄漏源位置进行准确的反演估计,对安全工程具有很大意义,同时该方法也可拓展到室内空间的污染源辨识之中。

    一种基于CCD/CMOS芯片的多功能颗粒物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855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11572.X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CD/CMOS芯片的多功能颗粒物采样装置。其主要结构为:喷嘴(1)、保护膜(2)、CCD/CMOS芯片(3)、撞击板(4)、密封垫圈(6)以及底座(5)。进行撞击采样时,底座的出气口处接上抽气泵,载带颗粒物的空气流经喷嘴射出,受到碰撞板的阻挡将作曲线运动以绕开障碍物,气流中的颗粒物因其惯性作用,都有在原有方向上保持直线运动的趋势,颗粒物直径越大,所具有的惯性也越大,有可能冲到撞击板上而被撞击板捕集,由于撞击板上装有CCD/CMOS芯片,通过统计被遮挡的像素尺寸和数目即可得到被撞击板捕集的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沉降采样时,将安装有CCD/CMOS芯片的底座暴露于采样环境之中,同样通过分析CCD/CMOS芯片的成像得到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沉降量。本发明可以有效、方便的测量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的浓度和沉降通量,具有稳定的采集效率。

    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57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404260.8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辐射致冷薄膜、转轴组件、相变蓄能模块、太阳能吸热膜、布水器、冷凝器、压缩机、集水器、水泵、水箱、电动调节阀、节流阀、高透明盖板、四通阀。本发明在过渡季节通过辐射致冷薄膜制取冷水或太阳能吸热膜制取热水储存在水箱中,当房间需要供冷或供热时,可用水箱中的冷水或热水提供冷量或热量,进而可在不开启压缩机的情况下对房间进行供冷或供热;在供冷或供热季节可分别通过水箱中的冷水或热水满足房间的部分冷、热需求,从而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装置的耗电量,实现节能。

    一种联合高斯伴随与正则化的大气泄漏污染源辨识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1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70989.0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气体污染物监测器辨识城市环境单污染物源的算法,属于大气污染物源辨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气象站获得当地的风速风向并收集监测器的浓度、位置数据;推导高斯伴随烟羽、烟团方程并修正坐标;结合高斯伴随烟羽与多监测器联合概率方程并代入风场、监测器数据可确定污染源可能存在的高概率区域;对高概率区域分区并应用高斯伴随烟团方程获得潜在源与监测器之间的响应矩阵,将响应矩阵和监测器浓度代入正则化算法可得到各个分区潜在源的反算源强,将源强与响应矩阵相乘算得监测器处的正向模拟浓度;最后将正向模拟浓度代入贝叶斯概率方程算得潜在源的后验概率分布。本发明将伴随理论引入高斯扩散模型,通过高斯方程的伴随形式获得污染源高概率区域,及污染源与监测器的响应关系,并结合监测器的历史浓度记录快速辨识大气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简化了计算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便于小型化的手持设备植入。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系统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476339.1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系统,该汽车空调系统包括汽车天窗,腔体,辐射组件,相变蓄能换热模块,以及滚轴组件。本发明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滚轴组件的运转实现辐射致冷与辐射致热功能的切换,并利用送风与相变蓄能换热模块进行换热,以实现对车内空间的降温或升温,可以降低汽车运行的能耗及碳排放,节能环保。

    基于传感器阵列与脉冲响应原理的建筑空间中泄漏源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7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3728.6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浓度传感器阵列与脉冲响应原理在建筑内发生污染物释放或危险气体泄漏时,快速识别出泄漏源位置与泄漏源强度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阵列、示踪气体脉冲释放装置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浓度传感器并分析其数据,脉冲释放装置在建筑不同区间以脉冲方式释放示踪气体。该方法首先获得潜在泄漏源对应浓度传感器阵列的响应矩阵,然后可根据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反馈的数值,结合正则化方法与贝叶斯概率模型计算出泄漏源的强度与位置。本发明方法能在不依赖数值模拟的情况下,对建筑内泄漏源位置和强度进行准确的反演估计,对保障建筑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POD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超音速机舱内通风系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0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3709.0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为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将POD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来进行超音速机舱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飞机的机舱结构建立数字模型,包括机舱几何结构、送排风装置;确定送排风重要边界参数,包括送风温度、送风速度、送风角度的取值范围,进行均匀取值;通过数值流体力学计算出机舱内流场分布,人体附近微环境的PMV数值、空气龄数值与送排风温度的差值,构成快速计算模型的训练数据集;使用POD插值方法来进行构建快速计算模型,用训练数据集来训练POD模型参数;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来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来找出帕累托最优解集。本发明采用了POD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来进行超音速机舱通风环境的设计,提高乘客旅行中的舒适度体验与机舱环境控制的节能性。

    一种新型冷却塔系统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57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10404258.0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却塔系统,属于制冷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透明盖板、冷却塔主体、光谱选择性薄膜、太阳能吸热膜、转轴组件、相变蓄能模块、盘管、阀门、冷水机组、热水箱。夏季通过光谱选择性薄膜蓄冷,储存于相变材料中,冷却水可与相变材料换热,达到冷水机组所需温度;冬季通过太阳能吸热膜蓄热,储存于相变材料中,冷却水可与相变材料换热,达到冷水机组所需温度。另外,太阳能吸热膜蓄热装置也可提供热量加热冷却水,多余热量可储存于热水箱中用于供给生活热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