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004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136520.0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疏水性电极修饰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器件结构为从下到上依次为对电极金(Au)、空穴传输层(Spiro‑OMeTAD)、疏水性电极修饰层(MPc)、钙钛矿活性层(CH3NH3PbI3)、电子传输层(TiO2)及FTO导电玻璃衬底;所述的疏水性电极修饰层为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在传统的FTO/TiO2/CH3NH3PbI3/spiro‑OMeTAD/Au器件结构基础上,通过在钙钛矿光吸收层与空穴传输层中间,引入无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疏水型金属酞菁化合物薄膜作为电极修饰层,有效的阻挡空气中的水对钙钛矿材料的腐蚀,显著的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长时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4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487433.2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311/74 , G01N21/64 , G01N21/78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Fe3+的有机荧光传感探针,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性荧光传感材料与甲酸混合,40℃-90℃回流1小时,得到保护好基团的原料探针分子;将原料探针分子与三卤苯酚混合,55℃-110℃催化剂下回流24个小时,得到有机荧光传感探针,本有机荧光传感探针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保留了有机荧光探针材料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大大的提升了铁离子检测下限,检查范围广,检测下限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9416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263138.2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尺寸均一的Ln2O3:RE3+和Ln2O3:RE3+@SiO2单分散球形稀土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Ln2O3:RE3+纳米粒子呈球形,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在Ln(OH)3:RE3+纳米球的外面包覆一层SiO2壳层;壳层的厚度可调,之后经过灼烧可获得Ln2O3:RE3+@SiO2,其可以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水溶胶。本发明产品作为显影剂比临床上使用的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光稳定性好,比放射性元素更安全,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标定方面诱人的前景。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用性范围广,制得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69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4976.X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上转换纳米晶/银双功能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同时还公开了该物质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复合纳米材料可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或与抗肿瘤药物一起使用,提高药效达到治疗目的;复合纳米材料不易分解,光稳定性好;对人体的伤害更小,作为热敏剂,可以吸收红外光,而且近红外区(800-1200nm)是肌体组织的透射窗口,近红外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与其它波段的激光相比要小得多,所以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可以用作为光热转换剂,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更具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87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17879.4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银纳米链网状材料及制备方法,利用湿化学法,选择银为研究内容,通过有机和无机溶液的界面进行反应制得。本发明可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或与抗肿瘤药物一起使用,提高药效,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毒性低,传感特性和弹性模量可接近正常的天然生物组织,可使细胞在其表面生长,并具有修复病变组织的功能。具有强的近红外吸收特性及光热转换特性,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显影剂相比较,比有机染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光稳定性好;比放射性元素更安全,对人体的伤害更小。作为热敏剂,可以吸收红外光,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20018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93541.9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层的钝化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属于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利用姜黄素对钙钛矿层进行体相钝化。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姜黄素钝化的钙钛矿层及其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该钝化方法引入姜黄素作为添加剂,能钝化钙钛矿层的深能级缺陷,起到良好的钝化效果,解决了传统钙钛矿层发光性能弱的问题,所得姜黄素钝化的钙钛矿层性质稳定,故而应用于钙钛矿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可有效提高钙钛矿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815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096775.4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10K50/11 , H10K50/115 , H10K71/12 , H10K7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铒/镱共掺钙钛矿近红外发光薄膜及其发光二极管,以稀土铒、镱和铯的醋酸盐替代相应的氯化盐分别作为铒、镱和铯源,解决了目前溶液法制备铒/镱共掺钙钛矿薄膜过程中由于氯离子的增多所导致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二氯化铅和甲醇溶液中镱离子沉淀析出的难题,实现了铒/镱离子取代铅离子格位的有效掺杂,提高了铒离子的掺杂量,改善了成膜质量,降低了缺陷密度及其非辐射复合几率,显著提升了掺铒钙钛矿1.54微米近红外发光的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011041.X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菌光动力治疗(antimicrobialphotodynamictherapy,aPDT)牙周炎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蓝藻、两种上转换纳米材料以及光敏剂;该复合纳米材料以蓝藻作为载体,加载了两种上转换纳米粒子材料及光敏剂,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上转换材料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红光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蓝光使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进而解决aPDT疗法中的缺氧问题,极大的提升了抗菌光动力治疗的效率;可以实现通过体外近红外光的操控,在生物组织的深层位置改善抗菌光动力治疗中的缺氧问题,从而进行更有效地aPDT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076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9897.0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层改性策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提升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双层改性策略,将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导电性EGaIn NPs(LM NPs)引入SnO2电子传输层中,降低了电子传输层的缺陷密度,增强了导电性和电子提取能力;还将具有羰基‑C=O和疏水官能团‑CF3的小分子材料[双(三氟乙酰氧基)碘代]五氟苯(FP)引入钙钛矿层中,降低了钙钛矿层的缺陷密度,增强了其疏水性和晶体质量,实现了稳定且良好的载流子传输。基于上述双层改性的协同效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功地实现了23.15%的光电转换效率(PCE)。
-
公开(公告)号:CN118027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8945.8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与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钙钛矿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其首先是制备NaYF4:Yb上转换纳米粒子,再以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Cl3:Yb作为结构材料,通过加入表面氨基化NaYF4:Yb上转换纳米粒子实现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利用稀土掺杂四氟钇钠上转换纳米粒子复合的方式,提高了钙钛矿量子点向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从而有效改善稀土离子在近红外波长的发光性能,使钙钛矿量子点得到更高的近红外荧光量子产率;该复合材料因其可在近红外波段进行激发,可见波长发射以及紫外激发近红外波长发射两种不同的发射模式,因此可应用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多模式防伪技术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