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连杆结构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2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8466.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连杆结构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角控制电机,用于驱动并控制后轮转角;减速机构,实现减速增扭;多连杆机构总成,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推杆轴端的直线运动,且一侧推杆采用可伸缩式设计,从而使多连杆机构具备两种运动形式;转向执行机构,将多连杆机构总成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向节绕主销的转动,以使后轮转向;电磁拔销器,第一、第二电磁拔销器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可伸缩推杆的定轴长形式或是可变轴长形式;通过电磁拔销器对多连杆机构运动形式进行选择性控制,即可实现利用后轮转角控制电机驱动两后轮同向转向或相向转向,从而使汽车在转向以及制动工况下都可以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

    一种差动协同多模式线控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0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77987.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动协同多模式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单元、机械转向单元、线控转向单元、转向传动机构、差动转向单元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方向盘单元用于驾驶员操纵输入转向指令,所述机械转向单元用于传递驾驶员操纵力矩至所述转向传动机构,所述线控转向单元用于线控自动完成转向力矩产生并传递至所述转向传动机构,所述差动转向单元用于辅助或冗余所述线控转向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差动协同多模式线控转向控制方法,在系统正常工作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差动转向单元协同线控转向单元驱动车轮偏转,以降低线控转向系统能耗;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协调控制设置多种冗余模式提升线控转向系统安全性。

    一种基于差速原理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42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001614.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速原理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角控制电机,其输出端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大齿轮与差速机构总成内的第一半轴形成一体;差速机构总成,为圆锥齿轮差速器,且其第一、第二半轴外端中心孔内具有滚珠滚道,可与丝杠配合,构成滚珠丝杠运动副;转向执行机构;电磁离合器,第一电磁离合器控制差速机构壳体与机架的结合或断开,第二电磁离合器则控制差速机构壳体与第二半轴之间的结合或断开;通过电磁离合器对差速机构运动方式的进行选择性控制,即可实现利用后轮转角控制电机驱动左右两个后轮同向转向或相向转向,从而使汽车在低速转向、高速转向、高速制动的工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

    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9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63704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控制程序、执行器控制程序、模式切换控制程序。上层控制程序根据系统工作状态指令符的赋值,决策出不同工况下的期望后轮转角;执行器控制程序读取期望后轮转角,并根据模式切换模块执行器工作相位指令符的赋值,决策出不同工况下执行器的输出;所述模式切换控制程序依据当前车辆驾驶工况的变化,通过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左右后轮同向偏转或相向偏转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从而适应汽车在直线行驶、直行减速、低速转向、高速转向等工况对两后轮转角变化规律的需求,可有效提高汽车在低速转向时的机动性、高速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工况下的方向稳定性。

    一种基于差速原理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94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01614.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速原理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角控制电机,其输出端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大齿轮与差速机构总成内的第一半轴形成一体;差速机构总成,为圆锥齿轮差速器,且其第一、第二半轴外端中心孔内具有滚珠滚道,可与丝杠配合,构成滚珠丝杠运动副;转向执行机构;电磁离合器,第一电磁离合器控制差速机构壳体与机架的结合或断开,第二电磁离合器则控制差速机构壳体与第二半轴之间的结合或断开;通过电磁离合器对差速机构运动方式的进行选择性控制,即可实现利用后轮转角控制电机驱动左右两个后轮同向转向或相向转向,从而使汽车在低速转向、高速转向、高速制动的工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

    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9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3704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控制程序、执行器控制程序、模式切换控制程序。上层控制程序根据系统工作状态指令符的赋值,决策出不同工况下的期望后轮转角;执行器控制程序读取期望后轮转角,并根据模式切换模块执行器工作相位指令符的赋值,决策出不同工况下执行器的输出;所述模式切换控制程序依据当前车辆驾驶工况的变化,通过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左右后轮同向偏转或相向偏转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从而适应汽车在直线行驶、直行减速、低速转向、高速转向等工况对两后轮转角变化规律的需求,可有效提高汽车在低速转向时的机动性、高速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工况下的方向稳定性。

    一种电动多模式线控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436584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844634.7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多模式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单元;转向执行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模式选择显示单元,控制所述方向盘单元和所述转向执行单元联动实现线控各轮独立转向、线控转向梯形转向、电动助力转向三种工作模式。所述方向盘单元包括方向盘;电机及减速机构;电磁离合器,连接所述转向执行单元;所述电机及减速机构通过蜗轮蜗杆副与所述方向盘相连。所述转向执行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执行电机机构;第二转向执行电机机构;转向器;转向轮。所述第一转向执行电机机构和第二转向执行电机机构可以分别通过丝杠螺母副带动两转向轮独立偏转,也可以分别与所述转向器两端形成的液压缸共同或独立推动两转向轮整体按转向梯形偏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