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9578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01820.5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0003 , B82Y30/00 , H01L51/426 , H01L2251/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混合卤素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属于钙钛矿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钙钛矿量子点溶液来沉积高质量薄膜的方法,并将所获得的薄膜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该方法能够精确有效的调控混和卤素钙钛矿的带隙以及薄膜的厚度。并且制备器件完全在空气环境下进行,大大降低了器件的制备成本,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利用量子点优异的成膜特性,解决了无机钙钛矿溶解受限难成膜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调控膜的厚度并获得膜形貌。通过对界面修饰层进行合适的选择、活性层配体的去除方式以及活性层的厚度和退火温度等,光电转化效率比之前纯无机钙钛矿电池有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1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3779.1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D18/00 , G01M17/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8/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传感配置及测试用智能电动车试验台,包括有架体、三轴移动总成、三轴转动总成、环境传感器、中部传感支架、三维标定总成和二维标定总成,其中数个三轴移动总成设在架体上,中部传感支架设在架体的中间部位,中部传感支架上也设置有数个三轴移动总成,三轴转动总成设在三轴移动总成上,环境传感器设在三轴转动总成上,三维标定总成和二维标定总成对应环境传感器设置。有益效果:实现车辆环境传感器的标定、配置方案以及相关测试可以在期望车型上的在环设计和实现;同时存储不同标定或配置方案下的环境传感器的数据,进而完成多种工况下的标定内容;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零部件对应材料选择合理,寿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092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68795.9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1818 , A61K9/146 , A61K33/34 , A61K41/0052 , A61K49/12 , C08G73/0266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Fe(Ⅲ)和Cu(Ⅱ)掺杂的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聚苯胺纳米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核磁造影和化疗性能,可以作为肿瘤的无损诊疗试剂,对肿瘤进行核磁成像检测和热化疗。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制备了铜(Ⅱ)和铁(Ⅲ)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粒子,我们将功能性的铜和铁的金属离子负载于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聚苯胺中后,其共轭结构能级发生改变,使得聚苯胺在近红外光区的消光能力大幅增加,光热转化性能大幅增强;并且负载金属离子后的聚苯胺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核磁成像造影功能;基于配位作用的金属掺杂结构还可以在刺激响应环境下释放金属离子,利用金属离子的毒性产生化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37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071292.9
申请日:2012-03-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合金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加入非配体溶剂、调节配体间的比例,经过简单加热制备具有不同形状,表层晶面以及电催化性质的铂合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合成具有不同电催化性质的铂合金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采用事先将反应物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简单加热制备纳米粒子的“一锅法”,通过调节不同配体间的比例,就能够有效、精确地控制铂合金纳米粒子的形状及晶面。整个操作过程只需一次加入反应原料,无需二次注射,实验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有利于合金纳米粒子的工业化生产。且所制备的粒子表层晶面可控,能显著提高其电催化活性,有助于燃料电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328093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51316.4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种子中介法制备具有海胆状结构的稳定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加热柠檬酸钠和HAuCl4溶液还原得到球形金种子,然后在生长溶液中,通过调节反应试剂的投料比,调控所制得的粒子的尺寸和形貌,粒径可以在55~200nm范围可控调节。各向异性粒子的生长一般是由动力学控制,热力学不稳定,这就阻碍了纳米粒子的近一步应用,我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稳定性,可在生长溶液中存放10多天而不会产生形貌的改变,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粒子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1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88472.0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纳米微粒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纳米微粒为结构基元、微乳液液滴为模板制备二元纳米簇,并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制备以二元纳米簇为核、聚合物为壳的复合纳米簇的新方法。包括纳米微粒合成、纳米簇制备、表面引发聚合等三个步骤。油溶性纳米微粒可以通过两相法、相转移法、高温热解法合成,纳米簇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纳米微粒浓度来调控。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双功能纳米簇,并与聚合物复合的新方法,实现了多种纳米微粒功能的集成和优化,与聚合物复合后不仅能提高纳米簇的稳定性,也引入了聚合物的特殊性能,从而得到纳微米尺度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在生物、催化、传感、光电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5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86447.3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一锅法”制备高质量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新方法,该方法只需按化学计量比将各种反应物直接混合,经室温短时间放置即可得到不同荧光颜色的纳米晶,并且纳米晶存在生长平台,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荧光颜色不变。在制备中所用原料为镉盐,离子型碲源和/或离子型硒源,巯基小分子,硼氢化钠,氨类化合物,其摩尔比可在1∶0.1~0.8∶1.5~2.4∶1.32~132.3∶5000~120000范围内任意调节。本发明采用反应原料直接混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预期荧光发射波长的纳米晶,并且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荧光颜色稳定,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适合纳米晶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2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67031.8
申请日:2009-06-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簇为核,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微球的方法,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纳米簇的制备、核壳微球的制备等三个步骤。有机相的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两相法、相转移法、高温热分解法制取;纳米簇通过油滴为模板法制备;聚合物壳层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微球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来调控;聚合物壳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浓度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将纳米簇与聚合物相结合的新方法,制备出的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簇核壳微球不仅提高了纳米簇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也引进了新的化学功能,实现了纳米簇与聚合物功能的集成,从而为生物标记、药物检测、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稳定性好、多功能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0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0673.0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即将反应物加入到液体石蜡中通过加热制备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在制备中所用原料为金属源(锌源、镉源、铜源、锰源)、硒源或硫源、脂肪族羧酸配体和液体石蜡;三种类型的原料的摩尔比率为1∶0.25~0.75∶2。通过在选定的生长温度下生长不同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形貌的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在合成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注射前躯体的实验步骤,因此实验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同时本发明选用液体石蜡作为反应溶剂,由于液体石蜡价格便宜且绿色环保,因此这种方法有效的降低了试验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很适合于纳米晶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64948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67511.4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加入氨类化合物制备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巯基小分子作稳定剂制备水溶性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前驱体、纳米晶前驱体加入简单氨类化合物在加热或室温放置的条件下生长,从而快速有效的制备出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水溶性II-VI族纳米晶前驱体溶液合成阶段所用原料为镉盐、锌盐、汞盐、离子型碲源、离子型硒源、离子型硫源和巯基小分子。纳米晶前驱体溶液加入氨类化合物后在加热或室温避光放置的条件下生长,不同的生长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半导体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低能耗的制备出澄清、透明、发光效率较高的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