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5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48675.9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苝衍生物探针的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阵列,涉及传感器阵列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领域的传感器阵列构建体系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阳离子聚合物诱导的苝衍生物探针自组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苝衍生物探针的用于牛奶掺假分析检测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利用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可区分掺杂不同浓度掺假物的牛奶,并表现出对掺假物浓度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本发明也具有定量检测牛奶掺假的能力。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所需材料成本低,无需大型仪器,便捷高效。本发明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实验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06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65081.2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众鑫碳纤维有限公司
Abstract: 非贵金属掺杂碳毡及在催化氧气还原方面的应用,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利用原位聚合、非贵金属配位热解方法制备的具有三维导电结构的非贵金属掺杂碳毡,该碳毡可用于电化学催化氧气还原。该非贵金属掺杂碳毡材料是以常见碳毡材料为骨架,利用原位聚合含氮杂环分子在碳毡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然后利用配位作用吸附钴原子,最后热解在碳毡表面形成钴和氮掺杂的碳化层。本发明制备了碳毡材料,具有与商业化铂催化剂类似的催还氧气还原能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毒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6622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050660.5
申请日:2008-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40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利用电纺丝法制备高性能陶瓷基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乙醇气体传感器的方法。本发明是以可溶性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前驱体,高分子和溶剂为原料,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含高分子和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的复合纤维,然后将该纤维烧结除去高分子,从而得到陶瓷基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纳米纤维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维超长连续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乙醇气体传感器,具备响应恢复迅速、灵敏度高、气体选择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以可溶性金属盐为原料的陶瓷氧化物,具有设备简单,低成本,高性能,易于推广等优点。可以满足工业技术的要求,能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化工生产等领域中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783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56363.7
申请日:2007-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利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快速响应-恢复陶瓷基纳米纤维湿敏传感器的方法。它是以可溶性陶瓷前驱体、高分子、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和溶剂为原料,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含高分子和陶瓷前驱体的复合纤维,然后将该纤维烧结除去高分子,从而得到陶瓷纳米纤维材料。陶瓷纳米纤维材料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强,同时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引入增强了材料表面导电能力,使材料响应恢复速率提高。由此方法制备的陶瓷纳米纤维材料的响应/恢复时间均在10s以内,远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同时其他技术指标也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以可溶性金属盐为原料的陶瓷氧化物,具有设备简单,低成本,高性能,易于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26524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10055301.4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具体是在无溶剂情况下,利用电纺丝法和紫外固化法制备来微纳米纤维。反应组分包括分子末端带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聚丙烯酸树脂的低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在低聚物预聚之后,施加电压,当纺丝液喷射时,利用紫外光照射使光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预聚体聚合,同时伴有纤维的劈裂发生,导致微纳米纤维的生成。由于所有的原料均可参与聚合反应,原料的利用率可达到100%,且无溶剂挥发,消除了传统电纺丝中由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的聚丙烯酸酯低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727380.4
申请日:2020-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接触自动换袋密封可压缩式一次性口罩收集装置,属于口罩收集装置。多层密封机构和所述壳体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固袋机构和多层密封机构螺纹连接,口罩均匀压缩机构固连于固袋机构内部,自动热封机构位于固袋机构下方、并且与壳体内部下端位置固定连接,内仓由多层密封机构的下端、固袋机构的内部和口罩收集袋的内部包裹形成,外仓由壳体、固袋机构的外部和口罩收集袋包络形成。优点是避免了口罩从投放到处理前整个过程对外界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保证了口罩投放者、收集者及环境的安全,利于模块化维修与更换,降低了产品安装难度与产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27380.4
申请日:2020-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接触自动换袋密封可压缩式一次性口罩收集装置,属于口罩收集装置。多层密封机构和所述壳体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固袋机构和多层密封机构螺纹连接,口罩均匀压缩机构固连于固袋机构内部,自动热封机构位于固袋机构下方、并且与壳体内部下端位置固定连接,内仓由多层密封机构的下端、固袋机构的内部和口罩收集袋的内部包裹形成,外仓由壳体、固袋机构的外部和口罩收集袋包络形成。优点是避免了口罩从投放到处理前整个过程对外界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保证了口罩投放者、收集者及环境的安全,利于模块化维修与更换,降低了产品安装难度与产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80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11932.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全波核磁共振信号噪声滤除方法,主要针对全波核磁共振信号中的工频谐波干扰或某一单频干扰。首先利用核磁共振测深探水仪采集MRS信号,通过频谱分析获得采集信号中含有的工频谐波干扰或某一单频干扰的频率,采用数字正交法构造输入通道信号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然后,将构造的输入通道信号与采集的MRS信号一并作为输入信号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得到分离MRS信号;最后采用频谱校正法解决分离后MRS信号幅值不定问题,进而提取去噪后MRS信号。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独立成分分析中惯有的欠定盲源问题和幅值不定问题,且实现了含噪MRS信号中工频谐波干扰或某一单频干扰的有效滤除,与传统MRS信号去噪方法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信噪比高、实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05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18975.0
申请日:2011-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于纳米半导体微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纺丝技术并结合水热合成技术制备具有多级异质结构的纳米半导体材料,并用于构筑高性能稳定微电子器件的方法。是以电纺烧结得到的无机氧化物纳米纤维为主干,通过水热反应后续在纤维表面沉积生长无机氧化物纳米棒,获得准一维树枝状多级异质结构的纳米材料,之后组装成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并且长寿命及高稳定性远远超过了其它大多数场效应晶体管。如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纤维/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棒多级结构的场效应晶体管最大电子迁移率可以达到10cm2/Vs以上,随着时间延长和湿度的增大,性能几乎没有出现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9491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197162.0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纺丝方法,结合贵金属纳米粒子掺杂技术制备超高电荷迁移率的高分子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是将贵金属盐与高分子纤维混纺在一起,然后通过气相聚合或者后处理液相聚合的方法,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掺杂的高分子/导电高分子核壳纳米纤维,然后进行场效应晶体管的组装。本发明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高的迁移率,几乎超越了绝大多数的高分子基晶体管。如金掺杂聚丙烯腈/聚苯胺和金掺杂的聚丙烯腈/聚噻吩核壳纳米纤维的场效应最大电荷迁移率可以分别达到9.37cm2/Vs与10.35cm2/Vs。该方法工业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并且能够制备出高迁移率的高分子场效应晶体管,将为有机电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