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韧性轻质聚氨酯橡胶桥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722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29043.9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高韧性轻质聚氨酯橡胶桥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桥面铺装材料的配方具体为:矿质集料100份,聚氨酯胶结剂3~15份,水泥0~5份,矿粉0~5份,1-5mm粒径橡胶颗粒0~40份,粒径小于1mm的橡胶颗粒0~2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高韧性聚氨酯为胶结剂,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性,其结构致密并与桥面变形协调能力较好,能够防止桥面裂缝的产生;掺入橡胶颗粒不仅能够制备轻质混合料、调控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1.8~2.5g/cm3,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废旧橡胶,符合绿色道路新理念。

    一种基于箍环增强和锥形管件的防撞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56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60804.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帆 王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箍环增强和锥形管件的防撞吸能装置,包括锥形管件与箍环,所述锥形管件的大端与被保护体联接,其小端承受撞击载荷,所述箍环设置于锥形管件侧壁。该防撞吸能装置通过在管壁上添加周向箍环来增强薄管结构,使其更易于产生风琴模式的变形,从而提高其防撞吸能性能;采用锥形管件可以有效降低初始峰值压缩力,使得压缩曲线更加平稳;采用箍环可以控制变形模式,使管件更易于发生风琴式的渐进折叠变形,且通过控制箍环的内径可以改变箍环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折叠变形的褶皱长度。

    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变形破坏特性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27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200289.X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变形破坏特性的试验系统,包括:隧道二衬模型,用于作为试验对象,模拟隧道本身的结构;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沿隧道二衬模型外表面全周布设,用于对隧道二衬模型施加变化的外部载荷,模拟围岩与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量测子系统,设置于隧道二衬模型上,用于对隧道二衬模型在受到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的作用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伺服控制器,分别与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和量测子系统连接,用于接收量测子系统采集的相关数据,并控制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对隧道二衬模型施加外部载荷的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际荷载环境模拟程度高、试验准确程度高以及和原型的匹配程度高等优点。

    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409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52319.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1/3664 G06F221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实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的场景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设备层,用于获取并发送真实场景数据和虚拟场景数据;抽象传感器接口层,用于将数据融合层、应用层与传感器设备层分离,并在分离后为数据融合层、世界模型层和应用层提供读取数据的接口;数据融合层,与抽象传感器接口层连接,用于收集并整合采集的场景数据;世界模型层,用于接收整合的场景数据来构建世界模型;应用层,用于在世界模型中进行场景测试;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场景虚构层,用于构造虚拟场景并将虚拟场景数据导入至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虚实结合场景测试、设备可移植性强、场景可回放、测试简便高效等优点。

    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3008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12674.9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24 H02N1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单元和温差能量管理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外形为圆柱体结构,由内筒、外筒、上端盖、下端盖、堵头和压块相互连接而成,内筒和外筒之间装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能量管理单元由直流变换器、蓄电池、微控制器和继电器相互连接而成,并通过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电缆连接到温差发电单元和热液仪器,从而将海水温差能用于海底热液仪器的自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运动部件、无噪声、低功耗、高效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基于层级策略的点阵复合折纸结构的超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22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0482.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层级策略的点阵复合折纸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个点阵胞元,基于折纸结构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方向对点阵胞元进行周期性阵列、形成封闭性几何形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点阵结构映射于折纸结构中,实现点阵设计和折纸设计优势的融合,进一步提升结构整体的力学性能,并扩大结构整体性能的覆盖范围。综合折纸和点阵结构的特性,设计整体刚度可控的复合结构,使之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特性。

    一种可切换功能的多稳态嵌套式复合点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93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47162.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功能的多稳态嵌套式复合点阵结构,包括转化单元、与转化单元连接的承载单元,转化单元和承载单元在x,y,z方向上进行延拓布置形成复合点阵结构。本发明由转换单元和承载单元组合而成,转换单元基于多稳态几何提供功能切换部件,使结构能够在一种稳态下具有柔性体功能,实现隔振‑缓冲一体化;而在另一种稳态下具有刚性体的功能,实现承载‑吸能一体化,多稳态结构和承载单元之间采用相互嵌套的形式,扩大了多稳态的设计范围,避免了在受载时从一种稳态到另一种稳态的跳脱。

    一种机场跑道道面积水状态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8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63600.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场跑道道面积水状态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监测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包括刻度尺和积水图像;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使用轮廓检测函数分割预处理后的图像,得到分割图像;提取分割图像的刻度尺数字和积水图像特征;计算相邻刻度尺数字之间的像素距离,构建像素刻度尺模型;通过积水图像特征,定位积水与刻度尺的相对位置,依据像素刻度尺模型,计算机场跑道道面积水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综合刻度尺读数和传感器数据,避免了人工判断的随机误差,避免了参数转换过程,减少了环境误差,实现对积水深度的高精度计算。

    一种杆件的T(0,1)模态波源激发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60113.8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件的T(0,1)模态波源激发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环形安装底座、振动组件和压电组件;环形安装底座的内壁与被测杆的外壁相贴合;振动组件包括多个分布于环形安装底座外侧的立方块,立方块与环形安装底座之间通过振动连接固定件连接;压电组件包括多个压电片,压电片分别设置在立方块一侧,立方块与压电片之间通过压电连接固定件连接;多个压电片分别接入外部输入的激励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依次通过压电连接固定件、振动组件和环形安装底座传导至结构被测杆表面,用于完成被测杆的杆导波T(0,1)模态的激发。本发明在杆件中产生纯T(0,1)模态杆导波,能够用于纯T(0,1)模态杆导波的相关实验和实际应用。

    一种路面压电能量采集系统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5950.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压电能量采集系统及评价方法,包括:压电能量采集装置、能量管理电路及能量存储装置;所述压电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外部封装壳体、设置于所述封装壳体内的内部压电单元及整流电路,所述外部封装壳体包括顶板及与所述顶板连接的基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刻槽工艺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横向刻槽,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刻槽。根据本发明,标准的压电装置的电学、力学和机电耦合性能评价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压电能量采集装置测试成本、缩短压单能量采集装置研发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