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板桩减压自卸荷方法及其双排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97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39666.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压自卸荷方法包括自卸荷双排板桩的设计安装流程和自卸荷双排板桩力学计算最优过程,通过对该方法设计可得到一种双排板桩结构,包括双排板桩、卸荷土工布、充填土、锚固环和顶支撑,其中,所述的双排板桩竖直插入待施工区域的软土地基中;所述的顶支撑横杠于双排板桩的顶部位置;所述的双排板桩内侧布置若干锚固环,在所述的锚固环上悬挂卸荷土布,将双排板桩围合的空间分隔成若干层;所述的填充土填在卸荷土工布上,直至围合空间充实。本发明通过卸荷土工布分担其上充填土自重,从而大幅降低了充填土内的土体应力,也大幅消减了充填土对双排板桩的土压力荷载。

    一种半潜式多孔板植物消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3354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523861.2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朱晔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潜式多孔板植物消浪装置,用以内陆水域消浪和净化水质,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消浪组件,所述的消浪组件包括多孔板、浮筒、定位单元以及设置在多孔板上的水生植物,所述的浮筒固定设置在多孔板的外侧,并且通过定位单元固定在水底;当内陆水域波浪传播至半潜式多孔板植物消浪装置时,波浪在多孔板和水生植物的扰动作用下发生减速破碎,波浪挟带的能量被大量消耗,波浪在多孔板上下表面的速度不同,从多孔板上下两侧通过的波浪发生对冲,波能得到进一步消耗,从而实现消浪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用性好、模块化安装、功能灵活切换等优点。

    一种模拟水下土体切削与耙齿优化的多功能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94982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74704.X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水下土体切削与耙齿优化的多功能设备,包括构成密封空间的试验土槽和土槽盖板,以及于试验土槽内的弹簧加载装置;设于弹簧加载装置上的耙齿固定装置;设于耙齿固定装置上的耙齿;设于土槽盖板上的孔隙水汽化观测装置;试验土槽内依次填入试验土体和密封水体,耙齿通过耙齿固定装置调节耙齿安装角度,并通过弹簧加载装置的作用切削试验土体,孔隙水汽化观测装置观测试验土体切削过程中的汽化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造简单,易于改造,可靠性强,适用性广,成本低;能直观再现水下土体切削过程与切削阻力形成机制;容易实现水下土体切削所需最低牵引动力、耙齿最佳行进速度、孔隙水汽化的定量测试。

    注气式泥浆管道输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70848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32659.X

    申请日:2008-0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郑永来

    Abstract: 注气式泥浆管道输送方法,涉及一种向泥沙流体注入气体而减少泥浆输送阻力和泥沙沉积、提高泥沙输送效率的新方法。该输送方法包含:制备含有注气通道的输送管道;按传统管道连接方法连接注气式输送管道;将供气装置与注气通道连接;泥浆输送过程中,不断向泥沙流体注入气体;调节供气压力直至泥沙输送效率最佳;泥沙输送结束之后,继续向输送管道中注气,直到管道清洗完成为止。本发明技术实施简单,泥沙输送成本低。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粗颗粒泥沙在输送管道中的沉积、提高泥沙的输送效率,对于泥沙级配较宽、粒径较粗的工况,仍然可以达到较好的输送效果,而且可以提高输送距离和泥浆浓度,可减少疏浚吹填土的后处理脱水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海底吸力式基础沉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19504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040477.7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Abstract: 一种海底吸力式基础沉放方法,根据砂质泥沙在高频振动作用下易产生液化的原理,在桶型基础外壁均匀布置多个高频微幅振动源,桶壁在高频微幅振动作用下,可使所触及的泥沙结构被破坏、泥沙产生液化,从而使得桶型基础在沉放过程中,其侧壁所受摩擦阻力明显减小,增加了桶型基础的初始入泥深度,为成功施加负压提供了良好的“密闭”条件,提高了桶型基础的沉放速度和成功率。同时,采用定向供电电源,根据桶型基础倾斜方向而只对较高侧的高频微幅振动源供电,加速桶型基础较高侧的下沉速度,达到自动纠偏效果,确保桶型基础垂直下沉。当桶型基础使用结束,先开启高频微幅振动源,使临近桶壁的泥沙液化后再注水拔起桶型基础,可明显提高效率。

    一种膨胀土滑坡防治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9877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039255.3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滑坡防治方法,以地下加筋土菱形框格墙、坡体浅层饱和膨胀土构成具有预应力特性的复合坡体防护结构,利用锚固技术将整个防护结构锚固于深层土体中,且在复合坡体防护结构中设置保水装置以满足浅层膨胀土的含水饱和度要求,并在复合坡体防护结构底部设置排水装置以自动排出坡内滞水,避免护坡体交界面附近出现滑动弱面,并减少了坡体自重,增强了坡体内部土体力学性能,以维持边坡的长期稳定。本发明施工工序简单、紧凑,工期短,建造成本低。

    一种膨胀土地区房屋开裂防治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19523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40474.3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地区房屋开裂防治方法及装置,以房屋地板构成膨胀土顶部不透气层,在地板以下膨胀土中插设用于注气的竖直管,并将竖直管用水平连接管汇集到打气管,采用自行车打气筒对打气管打入气体,利用气体在土体中的扩散作用,及时排出膨胀土中的水分,大大降低土体的透水性能,减少降雨等水环境因素向地基膨胀土的渗水量,使得房屋地板以下土体的含水量长期维持在低含水量状态,可大大消除膨胀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以实现房屋的安全。本发明不需要机械施工、建设成本低、房屋使用中维护费用低,实施简单、操作容易、工期短,城镇居民均可以掌握其使用方法。

    渗流-坡面流耦合侵蚀过程的实验方法及渗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930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39256.8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谢立全

    Abstract: 一种水土保持实验技术的渗流-坡面流耦合侵蚀过程的实验方法及渗流装置,在传统的坡面流侵蚀实验技术基础上,根据渗流控制理论,应用分级定水头和分段式供水方法,增加可提供和控制渗流的装置,使得放水进行坡面流侵蚀试验的同时,在坡面上存在坡面流补给土中水(入渗)或者土中水补给坡面流(反渗)的稳定渗流。在坡面流侵蚀试验过程中,渗流在坡面上处处相同,渗流稳定、均匀且可根据观测数据定量描述,实现了对渗流—坡面流耦合侵蚀过程的有效模拟,并定量研究渗流对坡面流侵蚀过程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与存在渗流的坡面流侵蚀真实情况符合较好。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存在渗流的各类坡面流侵蚀实验。本发明实施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水合物分解细观气液运移的识别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75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03814.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合物分解细观气液运移的识别测试系统,包括片层水合物制备模块、采集模块和量化分析模块,所述片层水合物制备模块包括透明实验土槽、设于所述透明实验土槽上的片层水合物试样以及覆盖于所述片层水合物试样上的透明土槽盖板,所述片层水合物试样呈圆饼状,且外侧套设有环状透水石;所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所述片层水合物试样在气液运移过程中的图像及各参数,并将图像及各参数输入所述量化分析模块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片层水合物试样的有效渗流孔隙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解决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细观气液运移实时观测困难、关键信息提取效率低、量化分析困难等问题。

    一种新型多筒桩靴基础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55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54224.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筒桩靴基础,包括:桩靴部,呈纺锤形状,设置在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结构的下方,与桩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通水孔,设置在桩靴部上,上下贯穿桩靴部;多筒支撑部,呈中空圆筒状,设置在桩靴部的下方,且位于通水孔的下方,筒形支撑部的上部与桩靴部固定连接。其中,通水孔和多筒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通水孔在桩靴部的圆盘面上呈均匀环形分布。本发明的新型多筒桩靴基础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将桩靴基础贯入土体的过程中,利用下方多筒支撑部束缚更多砂土层土体区域,得到更大体积的下方压缩密实区以提升贯入阻力,从而提供更高的基础承载力,在黏土层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支撑,减缓穿刺破坏发生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