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声发射波形时频特征的混凝土应力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7133.7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波形时频特征的混凝土应力状态识别方法,包括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分级加载试验;对各级加载时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激励;采集激励器产生的波形;对波形进行去噪;对不同分级加载获得的去噪波形信号进行聚类,得到混凝土应力状态等级,并进行人工标注;对去噪波形信号进行FFT及VMD,分别获得信号的频域及时域信号,得到训练用的数据集;构建双支路DCNN,分别对波形信号的频域及时域特征进行学习,并通过全局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融合;将波形数据集输入构建好的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训练;用训练后的模型判断混凝土结构安全状态。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识别混凝土结构所对应的应力状态等级,并为结构安全评价提供支撑。

    一种基于能量指标的砂岩破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9093.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能量指标来预测砂岩破坏的方法,包括对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通过声发射系统测量砂岩破坏过程中的累计声发射能量;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砂岩加载过程中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计算砂岩加载过程中的红外辐射能量,并计算累计辐射能量;将同一时刻的累计红外辐射能量与累计声发射能量的比值IRAEER作为砂岩破坏预测的指标;绘制IRAEER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确定IRAEER曲线的最高点;并将IRAEER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作为砂岩破坏的前兆点。该方法能通过将声发射累积能量与红外辐射能量进行数据融合进而从能量的角度高效的预判砂岩破坏。

    一种岩石破坏时间及破坏能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5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4509.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岩石破坏时间及破坏能量预测方法,包括:对同类型多个岩石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通过声发射系统测量破坏过程中的累计声发射计数;根据每个岩石样品累计声发射计数的快速增长点确定其破坏前兆;确定所有岩石样品破坏前兆点占整个破坏时间的平均比例;计算所有岩石样品加载过程中的弹性应变能密度;建立岩石破坏时间与弹性应变能密度的对应关系;对于同类型的待测岩石,先获取其破坏前兆点,根据所有岩石样品破坏前兆点所占整个破坏时间的平均比例提前预测出岩石破坏时间;再根据破坏时间与弹性应变能密度的对应关系及岩石体积计算出岩石破坏能量。该方法通过声发射数据的分析,能够实现岩石破坏时间及破坏能量的提前准确预测。

    一种基于事故树与区块链的隧道施工火灾风险管理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333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50851.X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事故树与区块链的隧道施工火灾风险管理平台,用于隧道施工现场火灾风险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交互模块、隧道施工火灾事故运行和分析模块和数据可视化模块。针对隧道施工过程火灾事故责任体系,基于事故树整理火灾事故的各类影响因素,梳理隧道建设过程消防安全信息流向,明确各部门在火灾事故发生中承担的责任,合理采集、记录、披露消防安全信息,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督,并开发了一个基于梧桐链(WutongChain)的原型系统,以实现风险可视化。解决了大型工程中信息流向复杂、风险评估数据来源不可靠的问题,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透明度和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便于现场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一种围岩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53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293972.6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岩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采集装置和控制终端,采集装置包括压力盒、多个位移计和磁性底座,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对围岩力学性质进行测试时,只需将采集装置安装在TBM撑靴的外表面,采集装置的磁性底座的后端面吸附于撑靴的外表面,压力盒的前端面和多个位移计均与围岩接触,压力盒测量围岩所受的压力,位移计测量围岩和采集装置的压紧总位移,利用撑靴压紧围岩的过程,测试装置即可得到围岩的压力‑位移曲线,实现了在不影响正常施工并对已开挖隧道围岩几乎零损伤的情况下,实时、准确对围岩进行快速原位测试的目的。

    一种低照度环境下隧道多病害多尺度分割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8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8427.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照度环境下隧道多病害多尺度分割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平滑锐化模块,对输入图像进行降噪锐化处理;在EfficientNetV2上进行改进并将其作为主干网络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在逐步下采样的过程中添加自适应图像增强S型曲线,自适应的对特征图暗部进行增强、降低高光部分;把特征图放入改进的金字塔池化模块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每种尺度的特征图利用希尔伯特曲线降维后进行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获取图像中的空间信息;通过通道注意力来融合多尺度特征图并上采样至原图大小得到病害分割图。本发明通过设计自适应S增强曲线并添加进分割网络中,解决无人机在黑暗隧道中生成图像质量受限导致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

    一种隧道病害图片与文字巡检信息实时传输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4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01283.2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病害图片与文字巡检信息实时传输预警系统,包括:设置于轨道交通隧道列车形式轨道上的巡检车,设置于隧道洞内的若干无线传感支点,设置于隧道洞内的无线网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基于轨道交通隧道病害巡检过程中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有关病害图片和病害特征文字信息的无线传输,在隧道病害巡检领域常用的病害特征文字信息基础上,通过无线传输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病害图像信息,满足巡检过程中数据处理标准化、实时化、数据多元化、自动化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