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加固用几字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5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95111.X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基础加固用几字梁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配筋混凝土基础,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对房屋增层改造时,新增柱下基础存在抗力不足以及无法利用原基础承载力的问题。几字梁:从截面看,数根边纵筋构成上梁矩形,数根左下梁纵筋构成左下梁矩形,数根右下梁纵筋构成右下梁矩形,数根内立梁纵筋构成内立梁矩形,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和两个内立梁的构成为几字形。方法:一、在原基础的上端面和侧面植入植筋;二、沿新增柱的横截面中心连线支护几字梁模板;三、铺设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和两个内立梁;四、在左下梁和右下梁的两端垂直铺设新增柱;五、向上梁、左下梁、右下梁、内立梁和新增柱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加固用几字梁。本发明用于房屋增层改造。

    内含钢筋骨架钢模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206174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566428.4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钢模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以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承载力不高、不易满足强节点要求,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将水平钢筋架和两个斜钢筋架分别绑扎成型,利用四根竖筋和数个箍筋将水平钢筋架和两个斜钢筋架绑扎成钢筋骨架;将钢筋骨架设置在钢板模的内空腔中,沿两个单片的钢板模对接缝处满焊;在钢板模的内空腔中浇筑高强混凝土,养护后,钢板模、钢筋骨架和高强混凝土成为整体,即形成了内含钢筋骨架钢模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本发明用于钢筋混凝土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斜柱交叉节点。

    一种异强混凝土框架结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1500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9785.4

    申请日:2006-03-08

    Abstract: 一种异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配筋混凝土框架。为避免一般框架结构中梁柱截面尺寸较大、配筋较多等问题,本发明所述框架梁(1)的截面压区采用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梁(1)的截面拉区采用普通混凝土;框架柱(2)内置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2-1),框架节点(3)采用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本发明可减小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方便施工,易于保证工程质量,改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功能。

    已建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开洞用工具锚

    公开(公告)号:CN1603545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43999.4

    申请日:2004-10-29

    Abstract: 已建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开洞用工具锚,用于已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开洞改造过程中预应力筋截断前临时锚固。开洞时采用一般方法放松或截断预应力筋可能造成其飞出,这是不能接受的。本发明由开槽式母锚杯(1)、分体子锚环(2)及夹片(3)组成,应用其对开洞外露预应力筋实施临时锚固的顺序为:先将母锚杯(1)由其侧槽(1-1)直接套入开洞外露的预应力筋,再将两片分体子锚环分别塞入母锚杯杯体的圆柱形空腔(1-2),最后将夹片(3)塞入两分体子锚环(2)的楔形孔(2-3),夹紧预应力筋。为实现对已截断预应力筋在所开设洞口边缘的永久性锚固,应重新张拉预应力筋将本发明产品卸除并替换为常规单孔夹片锚具。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一种具有蛇形弹簧连接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及拼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5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41270.5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蛇形弹簧连接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及拼装方法。该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包括:多个板体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板体包括:底层碳纤维网格织物和蛇形弹簧抗剪连接件、顶层碳纤维网格织物、以及基体层,蛇形弹簧抗剪连接件具有多个,多个蛇形弹簧抗剪连接件设于底层碳纤维网格织物与顶层碳纤维网格织物之间,将混凝土分别浇筑在底层碳纤维网格织物和蛇形弹簧抗剪连接件、顶层碳纤维网格织物上,并在底层碳纤维网格织物与顶层碳纤维网格织物的外表面形成基体层。该板体结构轻质高强,可以用作轻量化防护体系,更有效地充分发挥超高性能混凝土对抗压、抗剪、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能力的贡献。

    一种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

    公开(公告)号:CN110056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422264.9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包括管柱本体和钢绞线;所述管柱本体为圆钢管柱,所述管柱本体两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凸缘,且所述支撑凸缘与所述管柱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管柱本体外周壁上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锚固端;所述管柱本体外周壁下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锚固端相适配的拉张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发明的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制作简便,所需材料易于获取且成本较低,可实现结构局部快速有效支撑,并可对加固施工中局部卸载以减少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不良影响;其次,本发明的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用途广泛,既可视具体需要作为临时卸载措施,又能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后作为永久支撑使用。

    一种内凸竖肋超高性能混凝土双页壳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9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6727.9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凸竖肋超高性能混凝土双页壳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支撑作用以及结构整体性能较差的问题。它包括钢筋骨架、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以及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钢筋骨架安装在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和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之间,钢筋骨架包括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竖向均布在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和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之间,水平分布筋水平均布在第一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和第二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之间,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连接处设置有拉结筋。它主要用于内凸竖肋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的制备。

    栓-锚-U形钢板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梁跨内拼接结构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60173.6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栓‑锚‑U形钢板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梁跨内拼接结构和方法,属于建筑梁拼接结构领域。解决了往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节点处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较高以及节点处地震损伤较为严重及因天气严寒导致冬季无法施工的问题。它包括两个预制混凝土梁、U形钢板、若干用于拼接的受拉区锚栓和若干用于拼接的腹板穿心螺栓,所述U形钢板由两块腹板钢板和一块受拉钢板拼接而成。本发明采用U形钢板和高强螺栓在跨中对两侧混凝土短梁进行预制拼装,用U形钢板覆盖住混凝土梁的腹板和受拉区平面,并且纵向受拉钢筋在跨中不连续,利用钢板充当受拉筋的作用,钢板与混凝土之间采用双组分的环氧树脂胶进行粘接从而连接形成整体。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185476.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或超越罕遇地震水平的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既有框架、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既有框架。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88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1185483.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一种加固震损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后,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震损框架、柱侧后置剪力墙或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对震损混凝土框架的震损区域进行修复后,进行后置剪力墙施工时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震损框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