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空温式气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61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930451.0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空温式气化器,包括两个过冷单元,一个气化单元和一个加热单元,两个过冷单元正对布置,所述气化单元和加热单元正对布置,四个单元围成矩形结构,在气化器的中心位置形成矩形空腔;两个所述过冷单元并联,且通过汇集管连通,两个所述过冷单元与气化单元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化单元与加热单元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过冷单元、气化单元和加热单元串联在气化器的进液口与出气口之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空温式气化器,有效的提高了气化效率,缓解气化器结霜现象,加速除霜。

    一种宽带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及全极化波束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64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510590141.8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宽带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及全极化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以上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采用纯金属制成,设有由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周围的四个金属壁围合成的金属腔、位于金属腔内采用宽带渐变缝隙结构且两个极化端口正交放置的天线,所述天线的底部设有用于实现阻抗匹配功能的波导腔体,天线由呈十字型设置的四个金属脊组成,金属脊采用金属板制成,金属脊朝向外侧的边长大于朝向十字型中心的边长,且金属脊靠近十字型中心的边缘为外凸的弧形,四个金属脊在十字型中心处形成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辐射缝隙,天线采用同轴线底部馈电,极化端口一与极化端口二的同轴线分别引出金属腔底板。

    一种模块化可重构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005623.9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可重构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所述多臂航天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基本构型为单臂构型,所述多臂航天器基本构型包括中心体模块、机械臂模块和末端执行器模块;中心体模块承担数据处理、供能和通信功能;机械臂模块负责末端定位定姿功能;末端执行器模块负责具体操作功能;模块间通过通用机电接口连接,实现模块在轨快速连接。所述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能够胜任多样化的在轨服务任务,包括在轨制造、在轨装配、在轨搬运、在轨维护等,并具备后期在轨扩展升级能力,以及在轨可重构,适应多变环境。

    一种面向空间多臂航天器系统的地面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154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525414.2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间多臂航天器系统的地面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所述航天器系统模拟器(2)通过4个多孔气足漂浮在气浮平台(1)上,所述气浮平台(1)周围放置有实验桁架(3),所述实验桁架(3)的顶棚(14)中间设置模拟辅助对接装置(4)、模拟爬行桁架(5)和卫星模型(6),所述实验桁架(3)的侧面设置装配实验区域(7)和静音空压机(20)。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模拟多臂航天器系统在空间中的移动、爬行、对大型空间结构装配,以及现有技术无法模拟在失重环境下装配、抓捕等动作对基座的影响等问题。

    一种宽带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及全极化波束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64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590141.8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宽带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及全极化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以上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采用纯金属制成,设有由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周围的四个金属壁围合成的金属腔、位于金属腔内采用宽带渐变缝隙结构且两个极化端口正交放置的天线,所述天线的底部设有用于实现阻抗匹配功能的波导腔体,天线由呈十字型设置的四个金属脊组成,金属脊采用金属板制成,金属脊朝向外侧的边长大于朝向十字型中心的边长,且金属脊靠近十字型中心的边缘为外凸的弧形,四个金属脊在十字型中心处形成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辐射缝隙,天线采用同轴线底部馈电,极化端口一与极化端口二的同轴线分别引出金属腔底板。

    水中剑水蚤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3105C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310107713.X

    申请日:2003-11-20

    Abstract: 水中剑水蚤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对于水中剑水蚤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水中剑水蚤个体数量的检测是研究过程的难点。本发明检测方法为:首先将盛装待测水样的烧杯(1)置于深颜色底面(2)上,在烧杯(1)的斜上方水平设置一个荧光灯管(3),荧光灯管(3)与烧杯(1)侧壁呈切线方向设置;然后用玻璃棒沿烧杯(1)的内壁轻轻搅拌3~4下,静止1分钟后,在与荧光灯管(3)对应的烧杯(1)的另一侧位置上,操作人员在烧杯(1)的正上方用肉眼观测记录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即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利用臭氧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05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3132497.5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利用臭氧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现在采用预投氯、氨的预氯化工艺杀灭蚤类浮游动物的水处理方法,存在着不但影响饮用水的安全,而且仍然不能对水蚤类浮游动物进行完全有效的去除的弊病。本发明的方法为:向常规处理前的原水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的臭氧通入量为2.5~3.0mg,向原水中通入臭氧的时间为15~20分钟。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明显、可靠,与氯气杀灭法相比,臭氧杀蚤在杀灭效果、安全性、经济性角度等方面优于氯气杀灭法。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控制水中的水蚤类浮游动物,从而保证出厂水水质指标的合格,而且使用本方法,操作安全、方便,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926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7713.X

    申请日:2003-11-20

    Abstract: 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对于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检测方法。水中剑水蚤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检测是研究过程的难点。本发明检测方法为:首先将盛装待测水样的烧杯(1)置于深颜色底面(2)上,在烧杯(1)的斜上方水平设置一个荧光灯管(3),荧光灯管(3)与烧杯(1)侧壁呈切线方向设置;然后用玻璃棒沿烧杯(1)的内壁轻轻搅拌3~4下,静止1分钟后,在与荧光灯管(3)对应的烧杯(1)的另一侧位置上,操作人员在烧杯(1)的正上方用肉眼观测记录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即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可见光与紫外光组合杀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5447A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03132499.1

    申请日:2003-07-11

    Abstract: 可见光与紫外光组合杀灭水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杀灭水中蚤类浮游动物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光强为7500~12500Lx的可见光、100~380nm这一波段的紫外光照射被处理的水,将水蚤杀灭;利用可见光能聚集水蚤,紫外光照射具有极佳的灭活水蚤的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灭活水蚤。1m3水用50W的紫外灯管,照射5min即可全部杀灭水蚤。由于紫外照射设备较易购买、使用和管理,所以在水处理工艺中使用此方法较其它杀蚤方法水处理成本低,不产生毒副产物,危害性小,既适合于大型水厂应用,也更适合于小型水厂在水处理装置中应用。

    一种基于能耗指标的空温式气化器气候分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52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1376815.1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耗指标的空温式气化器气候分区方法。步骤1:对气象站点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基于步骤1的数据计算能耗度日数LDD14;步骤3:将纬度与海拔高度数据作为能耗度日数LDD14的插值自变量,带入到能耗度日数LDD14进行计算;步骤4:根据步骤2和步骤3的能耗度日数LDD14值,进行拟合交叉验证,并绘制曲线图;步骤5:对步骤4验证后的LDD14值,绘制能耗度日数LDD14空间分布图;步骤6:根据气候分区指标界限绘制能耗度日数LDD14分区图;步骤7:根据步骤6的分区图绘制液化天然气空温式气化器即LNG空温式气化器的分区图。本发明对我国进行气候区域划分,为解决不同气候区域内AAV与复热器配置、AAV运行策略等问题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