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3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62583.X
申请日:2018-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温区范围内压力传感器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所需标定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准确度等级;步骤二、确定所需标定压力传感器的标定环境、校准系统的准确度等级、压力校准点和校准循环次数;步骤三、选取节点温度,在测温范围内划分温度子区间;步骤四、在节点温度处,获得压力传感器在节点温度处的精度;步骤五、在节点温度处,获取P-V的关系式Pi;步骤六、在全温区范围内进行压力测试,得到工作温度下的压力值;步骤七、根据节点温度Ti下的基本误差Ai和压力值计算公式,实现全温区范围内压力传感器的标定。本发明给出了相应的压力计算公式与误差评价方法,实现了压力传感器的全温区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503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02882.8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6 , C04B35/80 , C01B32/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CNTs/ZrB2纳米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MxOy/ZrB2催化剂前驱体,其中,M表示金属催化剂,x表示MxOy氧化物分子中金属原子的个数,y表示MxOy氧化物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2)、还原所述MxOy/ZrB2催化剂前驱体,得到M/ZrB2复合催化剂;(3)、向M/ZrB2复合催化剂中通入C2H2与N2的混合气体,使M/ZrB2复合催化剂中纳米ZrB2粉末的表面原位生长CNTs,得到CNTs/ZrB2纳米复合粉末。该方法切实可行、自增韧效果突出,为进一步烧结耐高温、高韧性、抗烧蚀、抗热震的超高温防热材料提供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1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91249.6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1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9/0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流场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热沉单元、引压管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热沉单元包括隔热部和金属部,所述隔热部位于所述金属部的前端,用于防止所述金属部直接与高温流场接触,在所述隔热部和金属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隔热部和金属部的气孔,所述引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部与所述引压管路引入的气体接触;所述热沉单元嵌设在安装件内,所述气孔的进气口与沿所述安装件表面流动的高温流场接触。本发明提供的高温流场压力测量装置能够直接对高温气体进行测量,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于研究高温流场气体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33289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97851.0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1/22 , C04B35/56 , C04B35/5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驱体陶瓷的摩擦阻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测量头、先驱体陶瓷悬臂梁和电极;所述测量头和电极均连接在先驱体陶瓷悬臂梁上,所述先驱体陶瓷悬臂梁由以碳源和含Si-H键的聚硅聚合物为原料的先驱体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碳源选自由二乙烯基苯、乙烯基乙炔基苯和二乙炔基苯组成的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先驱体陶瓷悬臂梁,然后在先驱体陶瓷悬臂梁的一端连接测量头,在先驱体陶瓷悬臂梁除去先驱体陶瓷悬臂梁两端之外的任一位置连接电极,制得基于先驱体陶瓷的摩擦阻力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基于高导电率的先驱体陶瓷的摩擦阻力传感器灵敏性高和测量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3216.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T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模型界面上非匹配计算网格之间的数据插值方法,是一种通过界面在不同模型之间进行数据传递的技术。方法是:确定不同计算模型之间的耦合几何界面,分别提取模型离散界面上的信息,并构成相应的外部数据库,然后采用的寻点与匹配算法由于采用了局部坐标变换,实现所有时刻下,由两个不同模型界面上每个节点或积分点的数据传递,本方法对复杂曲面之间的时变数据传递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发明插值所得到的数据,便于与当前模型计算结果实时耦合,可以实现当前计算模型真实载荷与当前模型计算结果耦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7647.6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078 , C04B35/64 , C04B35/806 , C04B2235/5288 , C04B2235/5436 , C04B2235/656 , C04B2235/666 , C04B2235/77 , C04B2235/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增韧二硼化铪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混合步骤,将二硼化铪基体粉末与碳纳米管粉末混合,得到二硼化铪与碳纳米管的混合粉料;烧结步骤,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烧结所述混合粉料,得到碳纳米管增韧二硼化铪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纳米管增韧结合SPS快速烧结方法来提高陶瓷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从而使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由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碳纳米管/二硼化铪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耐高温、抗烧蚀、抗热冲击性的高韧性防热材料,能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位防热材料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95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89600.3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高温动密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其中,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密封间隙的形状和大小,确定编织套管的形状和尺寸,编织编织套管;根据维编织套管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密封间隙的变化范围,确定弹簧管的参数,并沿着编织套管的轴向方向将弹簧管植入编织套管内;向编织套管内的中空部分填充耐高温隔热材料。根据本发明,能够对高温环境的时变密封间隙进行有效密封,防止热气流从间隙直接流入低温结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0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145905.3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非接触式激光快速加热装置,包括调整支架、镜头、光纤、CaF2窗口、第一冷却循环水管、半导体激光器、PLC控制子系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电阻真空计、电磁阀、制冷机、真空电磁阀、真空泵、热电偶探头、第二冷水循环水管、试样、水冷托架、进气阀门、环境舱和真空法兰。本发明为非接触式、输出功率线性可调、成本低。通过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耦合进入光纤后经汇聚组合透镜产生高热流密度载荷,对环境舱内防/隔热材料进行加热,可实现热冲击、氧化、烧蚀等使用性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95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8793.X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烧蚀率动态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有在多种焦距摄像机镜头前安装滤光片组的CCD摄像机,滤光片组用于阻断试件发出的强光的同时透过标定位置用的激光;标定位置采用定位十字结构激光;采用电弧加热喷枪对待测烧蚀材料端面进行加热;整个装置由定位支架定位,使电弧加热喷枪与待测烧蚀材料在同一轴线上,定位十字结构激光交点在端面退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端面中心上;CCD摄像机与待测烧蚀材料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使相平面平行于待测烧蚀材料轴线,CCD摄像机与计算机相连接,采集并储存试验图像;本发明能够实现石墨、高硅氧等材料在电弧加热环境下动态烧蚀量测试实验,具有试验成本低,试验温度易于控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665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6102.5
申请日:2011-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70
Abstract: 超高温防热材料原子氧氧化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涉及超高温防热材料原子氧氧化地面模拟实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没有模拟这种高温、低压、原子氧氧化环境的实验装置问题,适用于模拟不同状态超高温防热材料的原子氧氧化环境;它包括石英管、原子氧发生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原子氧发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石英管的原子氧输入端,石英管的空气输出端连接在压力控制装置的空气输入端,加热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套在石英管中部外壁的感应加热线圈的一个输入端,满足温度在1000~2000℃之间、压力在10~5000Pa之间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的原子氧氧化的实验要求,适用于高温材料原子氧环境下的氧化行为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