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流域三级可调排气再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16277.X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宽流域三级可调排气再循环系统,包括EGR冷却器、四通阀门,气总管上加工有一个带有法兰的支路管道,干路管路与涡轮增压器相连,支路管道经蝶阀与多通道EGR冷却器的气相流路入口相连,多通道EGR冷却器具有三个气相出口,分别与四通阀门的三个入口相连,四通阀门出口经EGR增压泵与EGR掺混三通管道的一个支管相连,其另外两个支管分别与进气总管和与压气机相连的中冷器相连。本发明多通道EGR冷却器和四通阀门相配合,能够实现不同工况下气缸温度的调节,实现减少碳氢化合物、颗粒、NOX排放的目的。

    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梯级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28234.4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的梯级发电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级余热回收装置、第二级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第一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废气涡轮,发动机的尾气通入废气涡轮的废气入口,废气涡轮连接第一级发电机,所述第二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能量储存池、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所述能量储存池包括能量储存池箱体,能量储存池箱体里设置盘管,能量储存池箱体里充有储热介质,低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热缸深入至能量储存池箱体并于储热介质相接触,废气涡轮的废气出口连通盘管。本发明实了现发动机排气能量的梯级回收利用,回收效率较高,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具有较强的科研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种用于压气机或者其他装置的PDA测量窗口

    公开(公告)号:CN109270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17373.4

    申请日:2018-09-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气机或者其他装置的PDA测量窗口,由PDA系统、树脂玻璃、测量窗框三部分组成,所述树脂玻璃置于测量窗框的内部横向安装槽内,所述PDA系统位于压气机的机匣外,所述测量窗框安装在机匣的凹槽内。本发明的基于PDA的测量窗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窗口采用树脂玻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透光性好,厚度薄,可以插入测量窗框的内部横向安装槽内,机匣开口狭窄,有效的减小了外界光线对于试验的影响,同时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面向混合气活性重整的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可变进气与高低温EGR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57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54080.X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面向混合气活性重整的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可变进气与高低温EGR系统,包括废气涡轮、压气机、气缸、进气总管、排气总管、低温EGR回路、散热器,气缸分别连接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进气歧管连接进气总管,排气歧管连接排气总管,进气总管通过中冷器连接压气机,排气总管分别连接废气涡轮和低温EGR回路,低温EGR回路端部连接拉法尔混合器,拉法尔混合器的两端分别连通大气和压气机,低温EGR回路上设置EGR冷却器和EGR流量调节阀,散热器分别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EGR冷却器,排水管上设置泵。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应用以面向不同种类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通过进排气门控制耦合EGR调节实现发动机全工况下的性能优化。

    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215455.7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内燃机进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压气机和大气,内燃机排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之间设置涡轮旁通阀门,换热锅炉液相出口连接汽轮机入口,冷凝器的高温流路出口通过换热增压泵连接换热锅炉液相入口。本发明能够实现内燃机不同工况下两进排气通道之间的切换,通过发电机和热电设备把动能和热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元件加以储存,实现通过分别包含有汽轮机和能量储存池的两条闭合工质回路对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尾气余热能量的梯级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能量更加合理的转化。

    自驱动式燃气与空气旋流强化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2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216287.3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驱动式燃气与空气旋流强化混合装置,主体框架与进气道和安装有多孔燃气喷嘴的进气歧管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主体框架中间设有与进气道和进气歧管内截面形状与尺寸相同的中心孔,两个梯形截面弧形支撑骨架采用空间交叉布置焊接于主体框架上,两梯形截面弧形支撑骨架的中心位置上均加工有轴承支撑孔,轴承组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于轴承支撑孔上,安装有旋流器的旋流器支撑轴两端分别插入轴承组件中。本发明能够实现进入气缸前燃气与空气的更加充分的混合,提高燃料利用率及发动机整体效率,减少因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基于动力涡轮的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15462.7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动力涡轮的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内燃机进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压气机和大气,内燃机排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之间设置涡轮旁通阀门,涡轮后方的涡轮尾气管、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和动力涡轮进气三通管道以三通方式相连,动力涡轮进气三通管道连接动力涡轮,动力涡轮通过动力涡轮轴连接发电机,发电机连接储能单元。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单元对各个阀门的控制实现内燃机不同工况下两进排气通道之间的切换,利用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单元加以储存,实现动力涡轮对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尾气余热能量的回收。

    基于热电设备的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15445.3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热电设备的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内燃机进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压气机和大气,内燃机排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涡轮后方的换热器进气三通管道、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和换热器气相进气通道以三通方式相连,换热器液相入口连接能量储存池出口,换热器液相出口通过工质泵连接能量储存池入口,能量储存池的外壁上附着热电设备,热电设备连接储能单元。本发明能实现不同工况下两进排气通道之间的切换,通过热电设备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元件加以储存,实现通过由换热器、能量储存池、工质泵所形成的闭合回路对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尾气的余热能量进行回收。

    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15455.7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压发动机排气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内燃机进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压气机和大气,内燃机排气道通过三通方式连接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涡轮进气三通管道和内燃机自然排气三通管道之间设置涡轮旁通阀门,换热锅炉液相出口连接汽轮机入口,冷凝器的高温流路出口通过换热增压泵连接换热锅炉液相入口。本发明能够实现内燃机不同工况下两进排气通道之间的切换,通过发电机和热电设备把动能和热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元件加以储存,实现通过分别包含有汽轮机和能量储存池的两条闭合工质回路对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尾气余热能量的梯级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能量更加合理的转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