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378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8693.3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变温多功能样品室,属于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领域,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测试装置无法测量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空间电荷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用于空间电荷分布或陷阱分布信息中的变温测量,包括封闭样品室、油浴循环系统和电荷测试系统,所述的封闭样品室是由位于外层的隔热框架(2)和位于内层的传导框架(1)围合而成的封闭空间,空间内四个边角处通过隔板(18)分割成四个独立的内腔(3),每个内腔都安装有油浴连通组件用于独立内腔的油浴的连通。本发明用于空间电荷分布或陷阱分布信息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03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346275.9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聚合物介质材料载流子输运特性综合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扩束镜,电极,直流高压电源,皮安表,温度控制仪,N2储藏器,遮光真空器,透镜,光谱仪,光电倍增管,绝缘子,试样。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过扩束镜使光均匀的照射在试样上:试样两端接高压电源:电极与试样,绝缘子,温度控制仪,N2储藏器依次紧密相连,并把它们放置在遮光真空器中:遮光真空器与光电倍增管经过透镜紧密连接:光电倍增管另一端经光谱仪接地。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光电导与波长的关系,测量电导电流与场强和温度的关系,测量温度与电致发光的关系,还可以对电致发光和电导电流进行联合测量,来分析载流子的输运特性,精度高、测量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7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810333.9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用于绝缘检测的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属于微弱信号检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检测方式因未对皮安表施加保护而容易导致皮安表过流烧毁的问题。所述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包括继电器、限流电阻R1、采样电阻R2、微电流信号测量单元和窗口比较器。继电器包括线圈L和常闭触点。绝缘材料的第一端接电位,其第二端依次经常闭触点、限流电阻R1、采样电阻R2和微电流信号测量单元与电源地相连。限流电阻R1与采样电阻R2的公共端与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信号输出端经线圈L与保护电压源相连。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绝缘检测的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适用于对绝缘材料进行绝缘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9713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8052.9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2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温度梯度下采用激光诱导压力波实现的空间电荷测量装置,涉及电气设备技术、空间电荷测量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模拟直流电缆在输电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时,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方法难于控制高压侧的实际温度,并且在加热过程中无法保证电极均匀加热以及电极的热平衡问题。环形电极和测试电极之间夹固有测试样品,测试电极的内部存在空腔,且测试电极的空腔内,可通入循环液体,用于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测试电极的电极引出端通过导线与限流电阻R的一端和电容C一端同时连接,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接入高压电源,电容C另一端与信号采集系统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模拟高压侧的实际温度对绝缘材料内部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8334557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1163671.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用于绝缘检测的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属于微弱信号检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检测方式因未对皮安表施加保护而容易导致皮安表过流烧毁的问题。所述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包括继电器、限流电阻R1、采样电阻R2、微电流信号测量单元和窗口比较器。继电器包括线圈L和常闭触点。绝缘材料的第一端接电位,其第二端依次经常闭触点、限流电阻R1、采样电阻R2和微电流信号测量单元与电源地相连。限流电阻R1与采样电阻R2的公共端与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窗口比较器的电压信号输出端经线圈L与保护电压源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绝缘检测的双极性微弱信号测量装置适用于对绝缘材料进行绝缘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8917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328568.5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开炼机,包括:开炼机架、辊筒组、辊筒电机,辊筒组的两端固定在开炼机架内,辊筒电机与辊筒组连接,所述辊筒组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卧式前后排列,还包括相机、铲刀机构和控制器,所述辊筒电机、相机、铲刀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开炼机架上;所述相机通过相机架固定在开炼机架上,且位于辊筒组外轮廓的上部,所述相机的镜头面向辊筒组;所述铲刀机构两端固定在开炼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通过工业相机对辊筒上连续图像信息的采集、对驱动电机转动时间的统计,根据判断结果,驱动铲刀机构运动,实现自动切割橡胶材料,保证开炼机的切割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656144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421359.0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光镜能量归一化测试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分光镜、能量计、样品室、目标参量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光镜位于激光光路方向中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后面,所述能量计设置于所述分光镜的反射方向,所述样品室设置于所述分光镜的透射方向,所述的目标参量测试仪器位于所述样品室后面,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测试软件和计算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测定目标参量和波长两者的关系时所遭遇的激发光源在不同输出波长光强分布(光子数)不同对实验产生的影响问题,主要采用了分光镜按照分光比一部分用于能量归一化,另一部分用于测量目标参量,本分光镜能量归一化测试系统更加方便、准确且光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457441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148014.7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J3/20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掺杂聚合物制备装置,其特征是,不锈钢容器放置于三口瓶的正下方,超声发生器与不锈钢容器粘接,并放置在磁力搅拌加热器的加热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纳米掺杂聚合物磁力搅拌加热的基础之上,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混合过程中,利用超声发生器穿透力强和能产生强震荡的特点,能够使得纳米颗粒在超声条件下充分扩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大大降低了团聚现象的发生,进一步使得纳米颗粒的纳米效应得到更好的体现,再者,使用超声发生器,可以避免加入表面修饰剂等使得材料引入太多杂质的现象,成本低廉,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6348298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31215.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温下测量击穿电压的实验装置,它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装置相连,所述的散热装置是散热水冷箱通过橡胶管与水泵相连,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SSR继电器与温度控制器及电源相连,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相连,并将温度传感器置于绝缘板凹槽中地电极里,所述加热棒置于二甲基硅油或者变压器油中,所述的绝热装置是由两个油杯间夹有棉花构成,油杯置于带有封盖的木箱中;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第一,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及加热棒结构,便可实现变温,操作方便。第二,地电极置于绝缘板凹槽中,使电极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218822601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959725.6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
IPC: G01F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测量装置,为了解决传统接触式液位测量方法易受传感器材料、液体自身属性以及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传感器所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真值有较大的偏差,传感器长时间与待测液体直接接触会受到液体的侵蚀及高温高压影响,减短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方案被测容器的液体引出管和测量筒液体引入管通过连通管连接,连接筒内设有过滤网和过滤棉,感应体设置在测量筒内,感应信号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测量筒的一侧,感应体随着液位移动的同时,被感应信号组件感应并将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器,可实现感应元件无需与待测液体直接接触就能测出液位高度,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