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5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0658.8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7/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用防舞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框体、至少两个连接板和线夹;其中,所述线夹与所述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线夹均包括缓冲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缓冲机构套设于所述输电线的外部,所述夹持机构套设于所述缓冲机构的外部,并且,所述夹持机构还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框体相连接。本发明在夹持机构和输电线之间设置了缓冲机构,由于缓冲机构具有吸能作用,所以大大地减小了夹持机构对输电线的磨损;当输电线受到向下的拉力时,缓冲机构还可以减小输电线的局部应力,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能。此外,当缓冲机构为绕设在输电线外部的预绞丝时,预绞丝对输电线还具有一定的握持力,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5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62994.8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原理的光学互感器局部振动试验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FOCT对振动敏感组部件;采用激振器对所述振动敏感组部件施加振动;由激励信号源控制激振器的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频率,在不施加电流和施加额定一次电流下,获得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频率对所述振动敏感组部件的影响,进而得出振动对所述振动敏感组部件的输出特性影响。当试验条件不满足标准规定时,能够对基于压电陶瓷原理的FOCT开展等效振动试验,得到振动对FOCT振动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33321.4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彦吉 , 毛光辉 , 李丹煜 , 牛华伟 , 张国强 , 刘彬 , 杨峥 , 朱宽军 , 尚鑫 , 张弘毅 , 祝永坤 , 陈政清 , 李晨 , 范文琪 , 张宏杰 , 金欢 , 白旭 , 张薇 , 杨雪城 , 吴闯 , 冯振华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的应急止舞装置及方法,涉及输变电工程结构减振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牵拉索,其设置于输电线路上;阻尼器设置于地面上,且所述阻尼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牵拉索远离输电线路的一端连接,输电线路在舞动过程中,通过牵拉索带动阻尼器运动进行耗能;弹性装置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地面,用于对阻尼器提供恢复力,同时对牵拉索施加预拉力。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上述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的应急止舞装置的止舞方法,采用牵拉索将输电线路与阻尼器连接,通过阻尼器以电涡流的形式进行耗能,结合拉线技术与阻尼减振技术对覆冰舞动过程中的输电线路实现止舞效果,实现了输电线路舞动现场紧急止舞。
-
公开(公告)号:CN119586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01716.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巡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智能防鸟误撞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可视范围内输电线路周围鸟类活动的视频流;将所述视频流按帧截取为若干待识别图片,并识别所述待识别图片中是否存在鸟类图像;当识别到鸟类图像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否则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时,开启阻鸟模块发射紫外光束阻鸟;第二控制信号时,关闭阻鸟模块省电。现有技术中防鸟误撞警示标识或警示球安装于地线或到线上,需要停电才能安装防鸟误撞警示标识或警示球,受限于停电计划难以安排,线上安装装置比铁塔上安装装置风险系数大大上升,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规避该问题,起到即保护珍稀鸟类,也提高作业安全性于有消息结果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77928.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作业区智能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施工区域的遥感图像;将遥感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施工作业区识别模型,识别出遥感图像中的输电线路施工作业区;其中,施工作业区识别模型是以带有施工作业区的遥感图像为输入,以各施工作业区的目标实际框为输出,对采用多尺度扩张卷积残差模块改进的DETR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本发明通过采用多尺度扩张卷积残差模块改进的DETR网络训练得到施工作业区识别模型识别输电线路施工作业区,使施工作业区识别模型从不同的输入特征中学习更重要的特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施工作业区特征融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精度不足和漏检、误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77888.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计算模型构建、仿真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基于获取的区域内各电网设施的结构关联信息,构建串联所述各电网设施的数字孪生模型;将获取的区域内各电网设施的灾损限值和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中对应的电网设施建立关联,得到所述区域内电网设施的灾害信息化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所述灾害信息化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形成不同的网格单元,得到区域内电网设施的仿真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使用预先建立的仿真计算模型对电网设施灾害的风险等级进行仿真评估,将区域电网设施作为一个整体评估单元,有利于增加区域电网中各类设施之间的关联性,进而能够提高区域内各电网设施灾害的仿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90413.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西平 , 李永福 , 黄飞 , 王谦 , 夏磊 , 印华 , 向彬 , 舒逊 , 李鑫 , 刘家权 , 文东山 , 姚勇 , 肖翔 , 张思航 , 刘彬 , 杨知 , 魏来 , 张程 , 蔺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配网线路树障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包括卫星遥感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树障识别与分析模块、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户交互界面模块。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配网线路树障管理的效率,降低因树障引发的电力故障风险,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699436.X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衡水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41 , G06N3/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塔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塔线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首先获取多个构件数据集;然后根据多个构件实验数据集,构建构件模型;最后根据所述多个构件数据集以及所述构件模型,构建输电线路塔线力学模型。本发明基于实验数据构建构构件模型,实验数据集进行了噪声数据的去除和数据的扩充,因此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量,进一步保证了模型的准确度。在构件模型较为精准的前提下,利用导线拉力模型以及输电铁塔多个构件相对的姿态关系确定的构件两端受力状态,构建出的输电线路塔线力学模型精准度高,可靠性好,便于优化输电铁塔的结构,降低铁塔材料的消耗,提高铁塔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78329.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导线在线自动旋切除冰装置及除冰方法,包括:旋切条、旋转结构和感知分析控制模块;旋切条呈螺旋状缠绕在输电导线上,且两端分别与输电导线上固定的相邻两间隔棒线夹连接,间隔棒线夹的底部与旋转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旋转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感知分析控制模块;感知分析控制模块用于:获取输电导线上的覆冰或覆雪情况,并根据覆冰或覆雪的情况确定是否形成除冰命令并进行发送;旋转结构用于:根据感知分析控制模块发出的除冰命令进行绕输电导线转动,并带动旋切条绕输电导线进行旋切运动,从而对输电导线进行除冰;通过将旋切条与间隔棒、感知分析控制模块相融合具有伺服时间长、可靠性好、无电晕的冲击除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15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27427.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充油互感器缺陷诊断装置,其包含有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连接着充油互感器,传感器系统接收到实时读取的充油互感器的下述实时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某种组合:充油互感器的电流、电压、油温、油位、以及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在多源数据融合系统内进行数据清洗、滤波降噪、融合分析后,利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在后台系统中进行充油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展示。本发明能够创造性地为充油互感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地数据支持手段。其能更好地得到充油互感器实时数据并作出缺陷诊断和预警、告警信息。有助于形成电力物联网,便于实时监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