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电力事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75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48769.6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电力事故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引起电网事故的工作票文本和事故数据库;对引起电网事故的工作票文本和事故数据库进行文本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工作票文本和预处理后的事故数据库;对预处理后的工作票文本以及预处理后的事故数据库进行特征向量提取,得到工作票文本的特征向量;根据工作票文本的特征向量进行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得到工作票文本的相似度矩阵;根据相似度矩阵对预处理后的工作票文本以及预处理后的事故数据库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聚类模型;获取待预测的工作票文本;根据聚类模型对待预测的工作票文本进行预测,得到风险结果。本发明能够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生产或检查工作进行预警。

    一种区域用户的用电成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4254.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用户的用电成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区域电力用户智能电表终端采集的待分析年份全年用电负荷数据、历史年用电量和历史年最大负荷数据;根据待分析年份全年用电负荷数据、历史年用电量和历史年最大负荷数据计算表征负荷水平成熟度的指标、表征用电行为成熟度的指标和表征互动能力成熟度的指标;综合表征负荷水平成熟度的指标、表征用电行为成熟度的指标和表征互动能力成熟度的指标确定用电成熟度;将用电成熟度上传至数据中心以供数据中心处理。本发明的区域用户的用电成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针对区域电力用户进行用电成熟度分析,避免将大量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一种支持车联网的多频段智能充电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0064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599856.5

    申请日:2014-10-31

    Inventor: 张琳娟 张海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车联网的多频段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点是在通信模块中嵌入DSRC射频芯片,支持5.9GHz的IEEE802.11p数据包收发,与4G/3G/GPRS通信模块、Zigbee射频芯片协同构成多频段无线通信接入模式;具备车联网内通信基础设施RSU的通信中继和核心网接入功能,可与搭载DSRC射频芯片的电动汽车交互状态数据和兴趣信息,上行链路支持电池余量,车辆运行等状态数据采集功能,下行链路支持充电优惠、充电调度引导、设备故障预警等兴趣信息发布功能;支持基于移动公网、车载自组网、车载无线传感网以及混合式网络的多种车联网组建模式;具备2个USB预留接口,可支持未来其它新兴无线通信技术的扩展应用。

    一种支持车联网的多频段智能充电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00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99856.5

    申请日:2014-10-31

    Inventor: 张琳娟 张海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车联网的多频段智能充电桩系统,其特点是在通信模块中嵌入DSRC射频芯片,支持5.9GHz的IEEE802.11p数据包收发,与4G/3G/GPRS通信模块、Zigbee射频芯片协同构成多频段无线通信接入模式;具备车联网内通信基础设施RSU的通信中继和核心网接入功能,可与搭载DSRC射频芯片的电动汽车交互状态数据和兴趣信息,上行链路支持电池余量,车辆运行等状态数据采集功能,下行链路支持充电优惠、充电调度引导、设备故障预警等兴趣信息发布功能;支持基于移动公网、车载自组网、车载无线传感网以及混合式网络的多种车联网组建模式;具备2个USB预留接口,可支持未来其它新兴无线通信技术的扩展应用。

    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车-桩-网一体化分层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7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9901.8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车‑桩‑网一体化分层仿真方法,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思想,结合基于关联特性矩阵的建模方法和能量流与信息流混合建模方法,将车‑桩‑网一体化CPS划分为多区域多层级耦合的垂直系统后,将系统设备、接口和信息通道抽象成点和边,得到车‑桩‑网一体化CPS抽象结构框架;再考虑二次设备节点通信拓扑关联特性,针对耦合层建立物理层‑二次设备接口模型、二次设备节点模型、信息层‑二次设备接口模型,描述信息物理耦合关系和二次设备节点主从属性并针对物理层建立实时状态数据模型;针对信息层建立应用业务模型,最后通过关联矩阵构建车‑桩‑网一体化CPS单元模型,考虑车‑桩‑网一体化CPS中层级间、层级内耦合特性和数据传输特性以及多层级区域调控方式,建立车‑桩‑网一体化CPS全网统一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