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7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34633.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耗指数的能耗异常判断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仅从能源消耗角度来判断能耗是否异常、没有结合生产力,且需要监测判断若干种能量,耗时耗力的问题,它包括下列步骤:进行大数据分析比较,设置能耗评价指标;获取能源数据和产值数据,并将获取的能源数据转化为碳排放量;根据碳排放量和获取的产值数据计算能源碳耗指数;将得到的碳耗指数与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判断能耗是否异常;根据能耗情况分析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将能源消耗与产值结合,通过计算碳耗指数来判断能耗等级,同时反映了各区域单位产值碳排放变化,展现了产业结构和新能源利用等因素对碳耗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435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7539.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出茶的电气化炒茶机,包括机体、滚筒、转动轴、电机、加热装置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若干机械炒手,所述机械炒手与转速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转速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电机主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机体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机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炒茶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对转速调节机构进行控制,从而改变机械炒手的转动速率,以适应炒茶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转速,更好的模拟了人工炒茶的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528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7597.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电炒茶机,包括基架、炒茶罐、加热装置、电机、横轴、炒茶机构、调速装置和大师炒茶系统,炒茶罐安装在基架上,炒茶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热装置与炒茶罐底端连接,电机安装在炒茶罐的一侧,横轴安装在炒茶罐内,横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炒茶机构均安装在横轴上,调速装置安装炒茶罐上,调速装置与炒茶机构的位置对应,大师炒茶系统分别与调速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调节可控电阻的阻值大小,调节电磁铁的通电电流,调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控制拨手的转速,实现同轴不同速,对炒茶机内不同位置的茶叶进行不同程度的翻转,使得拨手的转速调节更加灵活,提高炒出的茶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69393.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区域碳排放约束的电源装机容量规划方法及系统,基于电网的历史数据,采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区域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到年份的区域火力发电碳排放量和其占区域碳排放量的占比、预测电力碳排放量、预测区域发电量、预测火电发电量以及预测水电发电量,推算得到预测的火电装机容量、水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光伏装机容量以及区域储能装机容量。本发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从碳排放量推算电源装机容量的计算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区域电网的低碳规划问题,在保证发电行业不影响区域碳达峰进程的前提下,实现不同类型电源装机容量的低碳规划,使得区域发电量既满足区域用电约束,同时保证区域能够按照预测时间按时达峰。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73438.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能源消费侧的企业碳效码层级计算系统,企业碳效率值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企业在设定时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及相应的随机扰动项计算企业在设定时期的碳效率值;加权平均碳效率值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企业在设定时期的碳效率值以及对应的碳效率值权重计算加权平均碳效率值;企业碳效层级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加权平均碳效率值得到双重约束碳效率评价分层结构化模型,通过双重约束碳效率评价分层结构化模型计算企业碳效码层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8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19277.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Q50/06 , G06Q50/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OA‑LSTM的住宅建筑用电预测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乏对住宅建筑用电的准确预测方法的问题,包括:采集住宅建筑用电能耗作为原始数据构建原始数据集,基于LSTM神经网络构建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通过BOA算法进行超参数寻优获取最优超参数组合,利用最优超参数组合对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构建模型评价指标,基于模型评价指标对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进行评价。LSTM神经网络可以识别不规则时间序列的趋势且可存储较长的依赖信息,BOA算法即贝叶斯优化算法,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寻求最优的超参数组合,对神经网络进行调参,使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获得较好的训练结果,提升数据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8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397597.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电炒茶机,包括基架、炒茶罐、加热装置、电机、横轴、炒茶机构、调速装置和大师炒茶系统,炒茶罐安装在基架上,炒茶罐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热装置与炒茶罐底端连接,电机安装在炒茶罐的一侧,横轴安装在炒茶罐内,横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炒茶机构均安装在横轴上,调速装置安装炒茶罐上,调速装置与炒茶机构的位置对应,大师炒茶系统分别与调速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调节可控电阻的阻值大小,调节电磁铁的通电电流,调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控制拨手的转速,实现同轴不同速,对炒茶机内不同位置的茶叶进行不同程度的翻转,使得拨手的转速调节更加灵活,提高炒出的茶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51314.2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综合考虑分布式发电和负荷响应不确定性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方法,考虑了DG集成和常规扩建方案,同时考虑了可靠性、损耗和成本约束,由于模型在扩建规划阶段将DG和负荷响应整合在一起,因此,DG使用的“适应与遗忘策略”可能会因拟议模型的应用而改变;由于所涉及的不确定性程度很高,提出一种纳入发电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方法,以便规划一个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069048.2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电力碳足迹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负荷侧损耗主责和网侧损耗主责评估碳排放程度和流动方向;采用Petri网模型进行建模分析,追踪电力系统整个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和流动方向;建立基于着色Petri网的电力碳足迹模型,根据不同的电力碳足迹核算模型类别和建立的Petri网架构,计算获取电力系统中蕴含的碳排放含量;本发明基于负荷侧损耗主责和基于网侧损耗主责两个类型,提升碳足迹精细管理,Petri网作为一种网状信息流模型,可合理解释资源和流程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全过程的Petri网,能很好描述电能从产生到传输最后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流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35264.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耗指数的计算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相连的采集模块、控制中心和监控管理云平台,监控管理云平台通过碳耗码与终端构成数据链路。方法包括:S1采集模块实现碳耗信息的采集和传输;S2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实现碳耗信息的判断;S3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碳耗指数计算及分析;S4结果生成模块生成碳耗码;S5企业通过碳耗码实现碳耗查看。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业生产厂家内部监测和政府部门外部监测双途径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碳耗的监测,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碳耗指数结果并与历史数据比较实现碳耗指数变化分析,从而生成专属碳耗码,便于厂家查看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碳耗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