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2892.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为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多端口直流直挂电池储能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储能领域,针对目前主流的储能装置拓扑储能容量低、拓展性差、电池友好特性差、并网灵活性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多端口直流直挂电池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并联的单串装置,单串装置的第一端形成高压直流端口、第二端形成中压直流端口,每个单串装置包括:储能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储能子模块,储能子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一半桥结构和第一电容,以及与第一电容并联的电池组;压控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压控子模块,压控子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二半桥结构和第二电容,第一半桥结构和第二半桥结构均为IGBT与反并联二极管组成的开关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30219.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直流风电场电网主动支撑与故障穿越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全直流风电场中的中压直流母线上挂载储能系统,使储能系统安装在海上直流变电站平台中;所述的储能系统由多个储能子模块串联而成,每个储能子模块包括一个半桥、储能电池簇、滤波电容C和缓冲环节,所述的半桥、缓冲环节和储能电池簇依次串联,所述的滤波电容C与半桥并联。本发明不仅可实现风电出力波动的平抑和电网频率支撑,还能够在电网故障时吸收盈余风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54464.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直流电网输电通道统一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省间交直流电网基础数据;根据省间交直流电网基础数据构建省间交直流电网直流等效模型;根据省间交直流电网直流等效模型构建省间等效直流统一网络的输电通道。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考虑交流网络和直流网络特点的同时,简洁、有效地枚举出省间输电通道并计算输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8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0737568.X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重构型子模块及其建模方法。若针对每一种模型建立一个独立的物理或数字仿真平台,明显存在着资源浪费、工作量大等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重构型子模块,包括1个正极端、1个负极端、6个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5个开关和2个电容;每个所述的拓扑重构型子模块通过正极端与负极端级联,形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一个桥臂。本发明提出的拓扑重构型子模块能够建立集合多种MMC子模块拓扑,实现多种MMC拓扑仅通过一个统一的仿真模型进行研究;本发明能够减少仿真建模周期,节省资源和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3672.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大数据的台区线损分析系统及方法,涉及台区线损分析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电力负载流计算理论,建立考虑各种因素的线损计算模型,并使用数据训练和验证线损预测模型;应用模型预测各台区的线损情况,并进行分析,根据线损分析结果,提出降低线损的对策;建立动态更新的模型,使线损分析模型能够增量学习和动态更新,持续优化预测效果;在模型中加入地理位置和电网拓扑信息,从空间角度分析线损;将负荷预测和电能质量分析模型进行集成,进行更全面的分析;评估优化效果,改进线损分析模型。本发明有显著的精度提升与拓展,在线损分析与电网规划方面能够提供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1059057.8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计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转气的能量枢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对转换设备分别建立模型之前,研究了电转气模型、储氢罐模型以及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模型;S2构建电转气模型和储氢罐模型;S3对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模型,通过电堆流出的电流I和端口电压U来描述SOFC发电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储氢罐供给的氢气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与SOFC发电量相减得SOFC发热数学模型;S4最后在构建能量枢纽优化模型时,给出了成本的计算公式同时也建立了单元模型及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中,包含功率平衡约束、联络线约束、弃水约束以及各设备模型约束。本发明同时提升了系统能源之间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71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030535.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式。本发明包括变频输电子系统以及低频电源子系统;变频输电子系统包括:通过工频交流母线和工频交流变压器与工频交流电网连接的交交变频站、与所述交交变频站连接的第一低频交流开关;低频电源子系统包括:低频风电场或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站、与低频风电场或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站连接的低频交流变压器、与所述低频交流变压器连接的第二低频交流开关;所述第一低频交流开关和第二低频交流开关均与所述低频输电网络连接。本发明可实现风电、抽水蓄能电站等能源的远距离电力输送,在保障电力有效传输的同时,兼顾传输效率和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0088.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针对现有并联结构的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子模块数量多、成本高、体积重量大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电HVDC换流器包括DRU单元;VSC单元;接口单元,包括级联半桥结构、器件串联结构以及接口直流电感;其中,DRU单元和VSC单元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通过接口单元连接,级联半桥结构的正极连接至DRU单元的正极,接口直流电感连接至VSC单元的正极、级联半桥结构的负极、器件串联结构的正极,DRU单元和VSC单元的负极连接至器件串联结构的负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器件数量,降低换流器的成本、重量、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11341.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烽 , 史兴华 , 黄晓明 , 陆承宇 , 王松 , 陆翌 , 裘偷涛 , 方愉冬 , 潘武略 , 吴佳毅 , 陈晓刚 , 潘星 , 毛航银 , 方芳 , 孙文文 , 陈明 , 曹文斌 , 钱政旭 , 阮黎翔 , 吴忠明 , 沈奕菲 , 李心宇 , 吴文博 , 叶吴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脉动可控二极管换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24脉动可控二极管换流系统,包括一个可控多绕组变压器和四个6脉动二极管换流阀;所述的可控多绕组变压器有一个三相输入口和四个三相输出口,三相输入口与电网相连,一个三相输出口与一个6脉动二极管换流阀相连,四个6脉动二极管换流阀直流侧采用串联形式,形成高压直流。本发明通过将与二极管换流阀相连的变压器改为可控多绕组变压器,实现阀侧电压移相和幅值调控,以解决二极管换流阀不可控问题,由此构建的二极管换流阀系统兼具经济性和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38449.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频功率分布的风电柔直并网高频振荡传播路径分析方法,涉及新型电力系统动态安全技术领域,目前鲜有针对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网引发的高频振荡传播路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方法;本发明基于宽频量测系统,监测高频振荡发生时支路的瞬时电压、瞬时电流响应曲线;基于支路的瞬时电压、瞬时电流响应曲线,经Prony分析获取各发电机高频振荡时的基频分量、高频分量;根据支路高频电压、电流分量计算得到各网络支路高频有功功率分布情况。根据各网络支路高频有功功率分布情况的计算结果,获取高频振荡的传播路径。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宽频量测系统应用背景下的高频振荡传播路径分析和振荡影响范围确定,实现对柔直高频振荡在线溯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