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48571.7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由元素锂、元素A、元素镧、元素B、元素锆、元素C和元素氧组成的化学通式为Li7‑xAxLa3‑yByZr2‑zCzO12的电解质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小的C掺杂产生更多的锂离子空位,以达到形成稳定立方相结构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大的A、B掺杂拓宽锂离子传输通道,以达到提高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目的,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能够应用于电池中形成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或复合电极片,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复合电极片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及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6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4027.7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估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表面压力、开路电压和SOC值,得到所述待评估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的待对比压力‑SOC曲线;将所述待对比压力‑SOC曲线各SOC值对应的表面压力减去标准压力‑SOC曲线在同一SOC值对应的表面压力得到的第一压力差值,与各SOC值一一对应,得到第一压力差值‑SOC曲线;若在标准坐标系中,所述第一压力差值‑SOC曲线位于阈值曲线的下方,则确定所述待评估锂离子电池未析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析锂评估方法可以得到更高的判析锂评估精度,从而提高析锂评估的准确度。

    一种电压-温度耦合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2094.0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温度耦合测量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电压‑温度耦合测量方法,在电池内部同步引入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外接到电压温度记录仪上,同步记录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化以及正负极电压的变化;所述装置的裸电芯包括叠片设置的隔膜、n片正极极片、n+2片负极极片、1片测试片,n≥2;所述测试片由基底材料、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参比电极组成;所述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参比电极固定在所述基底材料上;在待测温的位置,用所述测试片代替正极极片,并通过隔膜将所述测试片与其两侧的负极极片隔开。本发明可实现同步测试电池正负极电位随内部温度的变化。

    锂离子电池的活化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50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49910.5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活化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活化方法包括: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置于加压工装中,根据电池充电的微分容量曲线划分电池相变的电压区间分段,通过所述加压工装给予所述锂离子电池不同电压区间分段各段对应的外压值,以便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活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化方法,能够降低欧姆阻抗,缓解材料相变带来的应力,降低使正负极材料脱嵌锂的阻力,提升锂离子的电池性能。

    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0963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72742.X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使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纳米硅为前驱体,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后对其进行多次洗涤离心分离,获得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三元复合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为电极材料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和电化学反应场所,从而使其充放电容量得以明显改善;多金属掺杂可利用金属间协同作用改善材料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均一的孔道可以为电子和离子提供更多的通道,显著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碳材料的基体骨架可以有效缓解硅膨胀产生的应力,从而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电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池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6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69856.X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芯结构包括交替层叠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还包括位于交替层叠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至少一侧的第三极片。第三极片包括箔材和位于箔材两侧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箔材上设有至少一个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箔材的孔隙,锂离子通过孔隙在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自由移动,使得第三极片两侧均为活性电极,减少了电芯结构中非活性电极的占比,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