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5804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580751.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放热耦合的制氢工艺。本发明工艺中反应原料和水在制氢反应腔内发生吸热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富氢产品气并由出口流出。反应原料和空气在燃烧反应腔内发生放热化学反应,最终由燃烧尾气出口流出。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气流分布设计、不同反应的有效匹配,来保证反应器的高传热效率和反应温度的均匀分布,有效地实现了系统热量的合理分布及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原料的缓冲腔、分布腔、混合腔和分布腔的设计,解决了小型反应空间内的物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设计阀门组提高了制氢反应器的能量效率。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制氢工艺具有高的燃烧效率和传热效率,减小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的传热阻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90576.6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混合硝酸盐水溶液和沉淀剂水溶液分别溶于备好的微乳液油相中;随后将溶有硝酸盐和溶有沉淀剂的两份微乳液进行滴加混合,并经机械搅拌充分反应后进行静置陈化;陈化后加入破乳剂,进行搅拌破乳;待破乳完全后移除清液,抽滤并洗涤多次;将滤饼烘干并焙烧得到所需载体;将载体放入旋蒸仪中,加入配好的活性组分浸渍液,低温旋蒸;最后把产物放入马弗炉中,程序升温焙烧得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本发明主要通过控制催化剂粒径的方法大幅度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86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39306.2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能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制氢系统。本发明制氢系统集成了燃烧、换热、重整制氢、水汽变换、一氧化碳净化、气液分离、液体收集等多个工序。综合考虑系统内燃烧反应的产物和能量,并将其与制氢反应所需物料和能量进行耦合匹配,不仅考虑了水的收集,还通过多个换热器的设计与匹配,保证了整个过程的能量效率;在外界不提供水的情况下,实现了将含氢原料向富氢气体的转化,实现了无水制氢工艺。而且在燃烧尾气排放前,通过利用催化反应与物理吸附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保证了工艺技术的环保性。最终产品气中主要包含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控制在1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096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61909.6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大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 , B01D53/0407 , B01D2257/708 , B01D2259/4009 , B01D2259/401 , F23G7/063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燃烧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属于废气净化处理领域。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气从催化燃烧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装置的原料气入口进入,经两次催化反应、一次吸附脱除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尾气由尾气出口流出催化燃烧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装置。本发明构思巧妙,装置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脱除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催化反应的能量,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率可以达到97%以上,吸附剂可循环使用,减小投资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2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67089.9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3/03 , C25B3/26 , C25B11/056 , C25B11/061 , C25D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二氧化碳电还原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基底的处理;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不对称循环电压脉冲制备得到Cu纳米电催化剂。本发明无需在电解质中再引入Cu源,只需要在简单的碱性电解质中,就能在铜基底表面原位生长Cu纳米颗粒,从而使制备得到的铜电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及更高的比表面积,且该方法可以实现催化剂颗粒的“可控生长”。通过周期性氧化还原(即在阳极电位氧化,在阴极电位还原),使催化剂表面不断快速再生。该电催化剂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电还原的过电位,抑制析氢副反应,而且可以提高碳氢产物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4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698628.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大学
IPC: C04B7/36 , C04B7/44 , C01B3/32 , F27B7/22 , F27B7/24 , F27B7/26 , F27B7/34 , F27B7/32 , F27B17/00 , F27D9/00 , C07C29/159 , C07C3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氢能利用的零碳排放水泥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余热回收系统、水泥熟料煅烧分解炉系统、水泥熟料煅烧回转窑系统、粉磨系统和甲醇合成系统。本申请使用氢气部分替代窑炉烧成燃料,可以基本不改变现有水泥生产线工艺技术,能够在较低改造成本下有效的实现碳减排。针对水泥行业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通过对水泥生产全过程的物流、能流优化,实现了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保证了整套生产方法的低碳、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115786.6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改性木质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简单的化学改性方法可以制备出新型的木质素改性化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且该方法反应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反应过程简单以及无副产物等优点,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改性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和高分子聚合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并增加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77831.4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8G65/333 , C08G65/331 , C08G81/00 , C09K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相变材料,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木质素为支撑材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通过化学接枝法制备出固‑固相变储能材料,该制备反应方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反应过程简单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相变温度可调,相变焓大,可溶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07059.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式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燃烧耦合电加热装置。采用甲醇重整制氢反应器供氢剩余的富氢尾气或低品位燃料电池尾气为燃烧腔提供燃料,燃烧腔作为主要热源通过高热传导腔体为重整腔供热。同时,耦合重整腔内设置的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重整腔内的温度,并根据实际重整腔内温度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动态控制重整腔内的电加热装置为重整腔辅助供热,从而实现重整腔内的温度均匀分布以及减小重整腔内的温度分布梯度,提升甲醇重整制氢的产氢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390576.6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混合硝酸盐水溶液和沉淀剂水溶液分别溶于备好的微乳液油相中;随后将溶有硝酸盐和溶有沉淀剂的两份微乳液进行滴加混合,并经机械搅拌充分反应后进行静置陈化;陈化后加入破乳剂,进行搅拌破乳;待破乳完全后移除清液,抽滤并洗涤多次;将滤饼烘干并焙烧得到所需载体;将载体放入旋蒸仪中,加入配好的活性组分浸渍液,低温旋蒸;最后把产物放入马弗炉中,程序升温焙烧得甲烷催化燃烧的催化剂。本发明主要通过控制催化剂粒径的方法大幅度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