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472562.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级别超前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BIM软件中构建隧道模型和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开挖功法的施工模型;对隧道进行分段开挖,并采集多组开挖前和开挖后的隧道参数,根据开挖后的参数计算隧道围岩级别,然后通过映射关系计算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关系,采集下一个待开挖区的开挖前的隧道参数,并将根据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的映射关系计算待开挖区的隧道围岩级别,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至BIM软件中,BIM软件根据存储的数据和获得的围岩级别可动态显示下一待开挖区的开挖工法。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隧道的围岩级别,并通过BIM软件显示相应隧道的开挖工法,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81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152055.7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围岩分级可靠性评价方法,结合极限学习机模型ELM与差异进化算法DE非线性映射函数对隧道围岩分级进行可靠概率计算。通过差异进化算法DE迭代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ELM的参数,取得全局极值的能力对其进行初始参数的全局寻优;将优化后的映射函数作为分级可靠度计算过程的功能函数,基于概率分布理论实现围岩分级可靠度评价。充分考虑了分级指标组中各指标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系统误差与参数在区域上的随机性问题,为分级预测结果赋予了概率化意义,更为全面且完善的描述了目标位置围岩预期状态,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给出了围岩级别可靠概率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72562.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级别超前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BIM软件中构建隧道模型和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开挖功法的施工模型;对隧道进行分段开挖,并采集多组开挖前和开挖后的隧道参数,根据开挖后的参数计算隧道围岩级别,然后通过映射关系计算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关系,采集下一个待开挖区的开挖前的隧道参数,并将根据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的映射关系计算待开挖区的隧道围岩级别,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至BIM软件中,BIM软件根据存储的数据和获得的围岩级别可动态显示下一待开挖区的开挖工法。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隧道的围岩级别,并通过BIM软件显示相应隧道的开挖工法,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018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96869.9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E21C3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护飞溅的液态二氧化碳静爆装置及静爆施工方法,装置包括防护板、支撑架与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防护板设置卡槽与起爆器装配孔,支撑架设置卡接端部及用于支撑在地面的锥形固定端,防护板和支撑架通过卡槽与卡接端部配合连接,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安装于起爆器装配孔。静爆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弱围岩区域的爆破工作,将每个撑子面划分出中心区域与外周区域,外周区域采用微爆破方式,中心区域采用液态二氧化碳静爆且飞溅防护方式,避免围岩大面积垮落,防护板有效防止爆破过程中弹射而出的岩块对中隔壁等隧道结构造成不可逆伤害,使用支撑架支撑防护板,使防护板能按要求贴近需爆破的掌子面。
-
公开(公告)号:CN207989025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168207.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E21C3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护飞溅的液态二氧化碳静爆装置,包括防护板、支撑架与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防护板设置卡槽与起爆器装配孔,支撑架设置卡接端部及用于支撑在地面的锥形固定端,防护板和支撑架通过卡槽与卡接端部配合连接,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安装于起爆器装配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实现静态爆破,可用于软弱围岩区域,避免围岩大面积垮落,防护板能有效防止爆破过程中弹射而出的岩块对中隔壁等隧道结构造成不可逆伤害,使用支撑架支撑防护板,使防护板能按要求贴近需爆破的掌子面。
-
公开(公告)号:CN207879363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061013.3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带稳定性数据读取与预测功能的锁脚锚杆系统,涉及一种交通隧道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控预测系统,具体为小净距大跨度隧道拱顶拱脚等位置变形量数据获取、传输和运算的系统装置。该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固定于锁脚锚杆上;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光纤信号线和信号电缆与数据传送装置相连接;锁脚锚杆插入到锚孔中,将光纤信号线导出锚孔外,与信号电缆相连接,在连接处通过套管进行保护;数据采集装置将数据通过信号发送到云端,数据预测装置再通过Internet访问实现数据采集装置的远距离实时读取进行数据的预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施工简便、读取准确,传输速度快、计算误差小、安全可靠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345413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20084238.5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人员定位信息远程传输装置,其包括:布设在隧道中用于获取隧道内人员定位信息的人员定位系统,用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RJ45转RS485单串口服务器,用于将人员定位信息远程传输的多个GPRS-DTU模块以及多个服务器控制中心。该装置可以将基于ZigBee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获取的人员定位信号远距离传输,便于不同的安全管理部门实时获得隧道内人员的定位信息,降低布线成本,保证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989060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139606.7
申请日:2018-01-2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防护及测量隧道稳定性的智能锚杆,包括:锚杆、保护套管、支撑圆盘、保护盖板、螺旋线圈、光栅光纤应力传感器、铁芯及数据线。智能锚杆以钻孔方式安装在隧道壁岩体中,通过外侧与尾端注浆固定,并以喷射混凝土固定于隧道初次衬砌中,不仅有效提高拱形隧道的稳定性,还通过采集岩体的应力和位移信息来监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状态。保护盖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隧道壁外侧的混凝土里,保护盖既保护螺旋线圈又限定螺旋线圈的位置,底座保护套管能有效地保护螺旋线圈,同时为锚杆提供中空结构,能使锚杆在保护套管内移动,最终确保锚杆第二端所处位置岩体位移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48336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020494.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nventor: 姜谙男 , 张权 , 张勇 , 吴洪涛 , 申发义 , 焦明伟 , 宋洪岩 , 李凤尊 , 段龙梅 , 郭庆龙 , 李海威 , 苗伟 , 姜旭东 , 白涛 , 常汝鸿 , 葛占钊 , 张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软下硬公路隧道拱盖法开挖支护结构,设置位于隧道两侧中部包括导洞超前锚杆、导洞初期支护、冠梁及导洞填充注浆的导洞;拱顶超前锚杆位于上方岩体内,扣顶的两端与冠梁固定连接。锁脚锚杆位于隧道下方两侧的岩体内;初期支护层位于隧道两侧岩体表面,与扣顶闭合成拱门状;二次衬砌设置于初期支护层的侧壁与扣顶的内表面,隧道底部设置仰拱,仰拱内表面设置仰拱填充物。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导洞支护,与隧道断面支护相对独立,施工更高效;扣顶支护有效防止上层软岩竖向过大变形;适用于三台阶法边开挖边支护,避免单块开挖面积过大,保证大断面隧道的稳定性;导洞支护结构位于下层硬岩,增加脚座力,提高了拱盖的稳定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