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斑识别的单总线温度传感阵列定位及校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54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7528.8

    申请日:2024-10-28

    Inventor: 王宁生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阵列定位及温度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斑识别的单总线温度传感阵列定位及校准装置,包括:测试模块和主控板,测试模块包括:发热阵列基板,其上设置发热单元阵列,发热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热单元,每一个发热单元能够单独进行发热;温度传感阵列,其包括多个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在单一发热单元工作时,发热阵列基板上将形成一个热斑,通过温度传感阵列对热斑进行测温,实现对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定位和识别,之后基于该定位对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ID号与物理空间位置进行绑定,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热斑识别的单总线温度传感阵列定位及校准装置有效解决了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组网应用中的物理对象与ID对应绑定问题。

    一种与机翼前缘相融合的防热承载一体化高温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8654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65339.1

    申请日:2024-07-01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机翼前缘冷却防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机翼前缘相融合的防热承载一体化高温环路热管,其设置在机翼前缘处,所述高温环路热管包括:外壳体,其具有机翼前缘外形;内壳体,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具有一定夹角的V形结构,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V形的工质流道,所述工质流道内设置吸液芯,所述工质流道内填充冷却散热用工质,在所述内壳体的两臂之间设置液体下降管;所述液体下降管连通辐射冷凝区和储液区,使得辐射冷凝区中的液态工质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储液区,之后再次流入受热蒸发区,本发明所述的高温环路热管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轻量化、结构稳定性高和热疏导能力佳的优点。

    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6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58550.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与系统,涉及箱式储能技术领域,包括步骤:获取当前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设充放电时间表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储能系统运行信息;通过传感器获取内部环境信息,并结合天气预报信息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环境温度变化信息;根据目标时间段内的储能系统的运行信息和环境温度变化信息获取各热管理策略下的温度预测信息;根据温度预测信息以及对应的功率,根据温度安全策略选取最低能耗分布的热管理策略进行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本发明通过对天气预报信息的运用,并结合当前的充放电时间表,进行未来环境温度变化下的最佳热管理策略的选取,更具前瞻性,大大降低热管理所需要的能耗。

    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28896.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实施例包括:获取包括当前时刻的第一时间段内多个第一温度测点的电池温度值、布置位置,基于电池温度值、布置位置以及数据重构算法指示的正交基底计算得到多个关键温度测点对应的多组重构模态系数值;对多组重构模态系数值进行指数平滑处理,得到包括下一时刻的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多个目标模态系数值,并基于目标模态系数值和正交基底确定多个关键温度测点在第二时间段的目标电池温度值。该实施例实现了基于较少的温度测点实现电池温度预测,降低了储能电池模组的线路布置复杂度,提高了温度预测效率,拓展了储能系统的电池温度预测方法的适用场景。

    一种基于异构平台的ISP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2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0822.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构平台的ISP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主机端读取原始格式(RAW)图片。S2:在主机端及设备端分配内存。S3:将主机端数据拷贝至设备端。S4:调用内核函数处理图像,其中内核函数是ISP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由对图像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模块组成,主要包括线性化、黑电平校正、坏点校正、去马赛克、滤波、白平衡及色彩空间变换、伽马变换等模块,这些模块按照顺序依次对RAW图片进行处理。S5:在设备端完成图像数据的处理后,将处理结果由设备端拷贝至主机端。S6:释放设备端及主机端内存。

    一种基于KL展开的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36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149861.1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KL展开的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方法。通过对水电站群长系列实际调度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识别调度过程中的库水位变化特征值与其对应的特征函数,采用KL展开方法将时域库水位描述为频域内前述水位变化特征项的线性函数,并通过各项的随机系数组合确定特定来水对应的发电调度过程;构建了两阶段逐步迭代寻优框架,通过动态搜索水位特征项的随机系数实现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的高效求解。本方法将时域优化问题转换为频域问题,显著提高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的计算效率,在同等电站规模条件下,计算耗时较经典的DP方法减少约96%,较POA方法减少约78%,为超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计算提供了新的高效求解方法。

    一种高灵敏度光纤光声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1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918253.2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光纤光声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采用迈克尔逊干涉结构的光纤声波传感单元,空芯弹性管作为声换能器,弹性管内放置一段与其等长的铜管,铜管腔作为光声腔,实现光声信号激发和探测的一体化,对光声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气体浓度。本发明采用空芯弹性管作为声换能器,避免了薄膜声换能器引起的噪声敏感、稳定性差的缺点;管内放置和弹性管等长的铜管,使得声波传感器和光声池的共振频率接近,可以显著提高光声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此外,铜管光声腔的使用减小气室体积、促进热交换。本发明在灵敏度、信噪比高,稳定性好,为光纤光声气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尖式光声气体传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2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04475.4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尖式光声气体传感系统及方法,属于光学微量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该气体传感系统包括窄线宽激光光源、宽谱探测光源、波分复用器、光环形器、光谱仪、计算机、单模光纤、光纤尖式光声传感探头。窄线宽激光和宽谱探测光经波分复用器耦合并经单根光纤同时传输到光纤尖式光声传感探头,采用一个公用气腔同时作为光声气体吸收池和法布里‑珀罗干涉腔;待测气体通过悬臂梁缝隙自由扩散进入微型气室,利用声波敏感的悬臂梁膜片探测产生的光声信号。本发明方案具有探头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本质安全、灵敏度高等优点,为光纤光声气体传感技术在狭窄管道中的微量气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