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5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420776.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Al3+正八面体形貌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铝源、锰源、镍源以及锂源按化学计量比精确称量;将称量得到的锰源、镍源和Al2O3混合并进行球磨;将球磨得到的混合物干燥成粉末;称量草酸粉末并与干燥成粉末的混合物混合;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PEG,搅拌,得到黑灰色胶状混合物,对该黑灰色胶状混合物预加热,得到黑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得到的黑色的前驱体粉末与称量得到的锂源球磨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先在800℃下保温5~24h,再降温到600℃下保温5~24h并退火到室温下,得到亚微米级的掺杂Al3+正八面体形貌镍锰酸锂材料。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高温固相法与聚合物辅助法相结合,得到掺杂Al3+的正八面体形貌的镍锰酸锂材料,性价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17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420778.0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级正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锰源、镍源以及锂源按化学计量比精确称量;将称量得到的锰源和镍源混合并进行球磨;将球磨得到的锰源和镍源的混合物干燥成粉末;称量一定量的草酸,将上述草酸、称量得到的锂源和干燥成粉末的锰源和镍源的混合物通过球磨混合;在上述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PEG,搅拌,得到黑灰色胶状混合物,对该黑灰色胶状混合物进行预加热;将预加热得到的混合物先在300℃下保温1~5h,后升温到800℃下保温1~5h并退火到室温下,得到亚微米级正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材料。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高温固相法与聚合物辅助法相结合,得到亚微米级正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材料,使得性价比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18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63731.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60 , H01M4/1399 , H01M10/0525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板砖型Al‑MOF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水热法制备板砖型Al‑MOF材料;利用板砖型Al‑MOF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用板砖型Al‑MOF负极材料。本发明实现了硅铝合金去合金化处理后副产物金属铝离子的再生利用,成本低廉,工艺及其所用设备简单,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1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62945.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多孔硅@氧化硅@Al‑MOF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多孔硅@氧化硅@Al‑MOF复合材料;利用多孔硅@氧化硅@Al‑MOF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本发明涉及的金属铝离子属于硅铝合金去合金化后得到的副产物,有效实现了质量比例约为80%的铝离子再生利用,成本低廉,工艺设备简单,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9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20776.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Al3+正八面体形貌镍锰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铝源、锰源、镍源以及锂源按化学计量比精确称量;将称量得到的锰源、镍源和Al2O3混合并进行球磨;将球磨得到的混合物干燥成粉末;称量草酸粉末并与干燥成粉末的混合物混合;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PEG,搅拌,得到黑灰色胶状混合物,对该黑灰色胶状混合物预加热,得到黑色的前驱体粉末;将得到的黑色的前驱体粉末与称量得到的锂源球磨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先在800℃下保温5~24h,再降温到600℃下保温5~24h并退火到室温下,得到亚微米级的掺杂Al3+正八面体形貌镍锰酸锂材料。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高温固相法与聚合物辅助法相结合,得到掺杂Al3+的正八面体形貌的镍锰酸锂材料,性价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9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15375.7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B82Y30/0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的原料包括: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合金粉、导电剂和粘结剂,且质量比为6-8:1-3:1-3,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合金粉的孔隙率为10-95%,金属合金粉为Al粉、Fe粉、Mg粉、Zn粉或Ca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成功制备微米级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纳米团簇多孔结构可有效缓冲硅的体积膨胀效应,同时一定量的活性金属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并将其成功用于锂离子电池中,通过耦合调控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和活泼金属含量,球形纳米多孔硅/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18641.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31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V10/774 , G06N3/08 , G06F3/01 , G06V10/82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盲文识别方法及系统,其属于盲文触觉识别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和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盲文压力数据;标注盲文压力数据构建真实图像数据集,使用脚本生成仿真数据,构建仿真数据集;基于仿真数据集进行模型预训练;基于真实图像数据集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盲文识别模型;以盲文识别模型对盲文压力数据进行识别,得到中国盲文的识别结果。还提出了盲文识别系统,包括行列复用的柔性压阻式触觉传感器阵列以及与之相连的信号采集电路。本发明可准确,便捷地识别中国盲文,提高视力障碍人士在学习和日常阅读盲文的效率;并且通过触觉的方式无需光源,具有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68808.8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混凝土简支梁桥连续桥面抗裂性能分析方法。计算主梁截面突变处的挠度和转角以及主梁端部的挠度;将桥面连续段视为承受集中力和弯矩的悬臂梁,计算悬臂梁的挠度和转角;建立主梁挠度和转角与桥面连续段挠度和转角的定量关系,得到以外荷载表示的桥面连续段的最大负弯矩;对桥面连续段进行截面受力分析,得到以材料参数表示的开裂弯矩,建立开裂弯矩与最大负弯矩的关系,得到外荷载与材料参数的定量关系;对于给定的材料参数,计算单一荷载形式下,桥面连续段开裂时的外荷载,给出不同荷载组合形式下,桥面连续段开裂时的外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805935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310870.9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复合润湿性特征的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贯通多孔材料覆盖在目标基体表面上,固定好;(2)将基体置于距离蜡烛火焰顶点上方处进行蜡烛灰沉积,冷却;(3)将贯穿多孔材料从基体上剥离;(4)将基体放入干燥器中,同时分别装入3毫升的正硅酸乙酯和浓氨水的玻璃瓶,密封干燥器,静置24小时;(5)将基体从干燥器中取出,放入加热装置中煅烧,冷却;(6)最后对表面进行疏水化处理,即制得具有超疏水/疏水复合润湿性特征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性好,且易于大面积制备,可应用于液滴输运、微流控、流体减阻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8264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025321.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磷元素共掺制备n型多晶硅靶材的铸造工艺,具有如下步骤:用Si3N4喷涂石英坩埚内壁,所述石英坩埚内壁底部铺满一层细单晶锅底料,所述石英坩埚内壁侧壁用p型低阻小方锭护边,之后向所述石英坩埚内依次加入掺磷、砷元素的n型小方锭,MR循环料和一层细单晶锅底料,并用p型低阻小方锭封口,铺平压实;之后经过预热、熔炼、长晶、退火和冷却脱模得到n型多晶硅靶材。本发明可将多晶硅料的纯度要求从5N降到3N,节约了原料成本;通过共掺砷和磷元素,实现了n型多晶硅靶材中元素含量和电阻率的精确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