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床气体过滤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4086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283001.3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气体过滤净化装置,特点是包括含尘气管、净气总管、吹气总管和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壳体,壳体内位于颗粒层上方的区域为含尘气室,壳体内位于布风板下方的区域为净气室,含尘气室通过进气管道与含尘气管连通,净气室通过出气管组件分别与净气总管和吹气总管连通,出气管组件上设置有转换开关,含尘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除尘器;优点是由于壳体与环境空气接触,且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使壳体不受高温,可采用普通碳钢制造,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同时又适用于对高温含尘气体的除尘。

    一种柴油机排气的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363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2788.0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排气的净化装置,包括净气管、密闭的壳体和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下方为排气室,分隔板的上方为净气室,分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过滤元件,排气室与柴油机的排气管相连通,净气管与净气室相连通,特点是排气室内或排气管上设置有粉体注入装置,壳体上设置有清灰装置;优点是利用外加粉体使过滤元件表面形成粉饼,并通过粉饼来捕集柴油机排气中的微粒,该粉饼改善了过滤元件的过滤特性,捕集效率高,同时它将粘性微粒与过滤元件的表面隔开,避免了微粒牢固黏结于过滤元件表面或嵌入其内部的情况,使微粒能在外加振动的作用下很容易随同粉饼一起脱落移离过滤元件表面,达到高效再生。

    一种气体过滤净化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40862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83000.9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过滤净化装置,特点是包括箱体、含尘进气管、含尘出气管、净气总管和吹气总管,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分隔板将箱体分成至少两个过滤净化区,过滤净化区内位于颗粒层上方的区域为含尘气室,过滤净化区内位于布风板下方的区域为净气室,第一个含尘气室与含尘进气管连通,最后一个含尘气室与含尘出气管连通,每个净气室通过出气管组件分别与净气总管和吹气总管连通,出气管组件上设置有转换开关,含尘出气管上连接有除尘器;优点是箱体不受高温,可采用普通碳钢或铁皮制造,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同时又适用于对常压高温含尘气体的除尘。

    一种炼钢转炉炉气的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126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72984.2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转炉炉气的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炉气收集罩、汽化冷却烟道、引风机、第一切换站、煤气柜和放散烟囱,引风机、煤气柜、放散烟囱分别与第一切换站连通,特点是汽化冷却烟道与引风机之间通过第二切换站设置有低含氧炉气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和高含氧炉气除尘与余热回收系统,汽化冷却烟道的进气端设置有气体成分检测仪;优点是确保了炉气余热的利用以及炉气中煤气的回收;同时也消除了本系统的爆炸隐患;而且将这两个系统相互分开,避免了这两个系统中炉气温度急冷急热的周期性变化,延长了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种颗粒床气体过滤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40863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83001.3

    申请日:2010-09-1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气体过滤净化装置,特点是包括含尘气管、净气总管、吹气总管和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壳体,壳体内位于颗粒层上方的区域为含尘气室,壳体内位于布风板下方的区域为净气室,含尘气室通过进气管道与含尘气管连通,净气室通过出气管组件分别与净气总管和吹气总管连通,出气管组件上设置有转换开关,含尘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除尘器;优点是由于壳体与环境空气接触,且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使壳体不受高温,可采用普通碳钢制造,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同时又适用于对高温含尘气体的除尘。

    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6846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67109.7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器,包括外壳体和沿高度方向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至少一层过滤装置,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含尘气进口,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粉尘出口,过滤装置设置有独立的气体换向装置,气体换向装置上连接有净气总管和反吹气总管,特点是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内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通气口和通气管,内壳体内设置有颗粒层和布风板,通气口设置在颗粒层的上方,通气管设置在颗粒层的下方,通气管横向穿出外壳体与气体换向装置连接;优点是在过滤除尘时,内壳体被热气流包围,内壳体各部分热胀冷缩均匀,抗热变形性能好,使该除尘器能够用于高温及温度多变场合,适用范围广。

    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3787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3129342.5

    申请日:2003-06-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nventor: 杨国华

    Abstract: 一种颗粒床过滤除尘装置及其方法,其主要在壳体内设有一分布器,分布器又由将壳体分为上、下容腔的隔板和套管组成,颗粒床位于隔板之上并使套管嵌设于其内,上、下容腔的壳体壁上还分别贯穿有反吹气出口和反吹气进口。进行过滤时,含尘气自上而下流经颗粒床,粉尘被过滤于颗粒床中,清洁气在分布器内流动,最后汇集于壳体的下容腔内,并从净化气出口引出;清灰时,反吹气在下容腔内通过隔板上的通孔,进入套管内流动至上容腔,再自下而上流经颗粒床,并带走积存于颗粒床内的粉尘后送至壳体外。采用上述结构后,使得过滤与清灰在同一壳体内完成,且分布器结构独特,加工简单,可用超高温材料制作,也可涂敷耐火防腐材料,从而可适用于超高温除尘。

    一种船舶尾气洗涤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12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711075524.7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洗涤装置,其包括洗涤塔体,自下而上设有船舶尾气进气口、蒸发冷却区、第一和第二洗涤区及船舶尾气出气口,蒸发冷却区与第一洗涤区之间设有第一通气阻液器,第一洗涤区与第二洗涤区之间设有第二通气阻液器,蒸发冷却区配有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第一洗涤区连接有第一碱液循环系统,第一洗涤区利用第一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对船舶尾气进行第一次洗涤,第二洗涤区连接有第二碱液循环系统,第二洗涤区利用第二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对船舶尾气进行第二次洗涤,第一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的浓度与第二碱液循环系统所供给的碱液的浓度不相同;优点是其能够对船舶尾气进行梯级洗涤,脱硫除微粒效果好。

    一种船舶废气洗涤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75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292171.8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废气洗涤装置,由洗涤塔、洗涤液供排系统、船舶废气冷却系统组成,洗涤塔的顶部设有船舶废气出口,洗涤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层洗涤区、填料层洗涤区、船舶废气冷却区,洗涤液供排系统的供给部分为喷淋层洗涤区提供洗涤液,洗涤液供排系统的排出部分排出洗涤废水,船舶废气冷却系统具有船舶废气入口;从船舶废气入口通入的船舶废气经过船舶废气冷却系统提供的冷却液冷却后进入船舶废气冷却区后由下而上逆流,同时洗涤液供排系统的供给部分提供的洗涤液均匀地依次经过喷淋层洗涤区和填料层洗涤区与由下而上逆流的船舶废气接触而洗涤船舶废气,洗涤后的船舶废气通过船舶废气出口排出;优点是其能实现低阻低耗高效洗涤。

    一种船舶尾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97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95839.X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所述船舶尾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尾气净化系统、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尾气净化系统包括与换热器的排气管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组、混合装置、催化还原装置和碱液喷淋吸收装置;所述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与柴油机的排气总管依次相连接的所述换热器和吸附式制冷机以及分别与所述吸附式制冷机和所述柴油机的缸套冷却水管相连接的海水淡化装置,所述换热器还与所述催化还原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尾气净化系统和所述尾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讯连接。本发明有效利用柴油机的余热且对船舶尾气进行净化处理,节能、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