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7334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81203.2
申请日:2015-02-13
IPC: C10B5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生物质萃取产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提质生物质,得到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2)将生物质萃取物用于配煤炼焦:将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按0.5%~3%的质量百分比与配合煤混合炼焦。通过将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与配合煤混合炼焦,能够在普通配合煤的基础上,降低焦炭粒焦反应性PRI,并大大提高制得的焦炭的强度,从而在确保制得焦炭强度好、焦炭反应性低的前提下,增加配合煤中弱黏煤或不黏煤的使用比例,降低炼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0342.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盘式连续热处理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的方法,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干燥后粒度小于3mm的煤料通过螺旋震动给料器在顶部给料,不同气氛介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转盘式热处理装置,控制炉温与电机转速改变煤料的升温速率来改质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热处理后煤样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由原来的42%左右降低到15%左右,H/C基本无变化,O/C相应降低较多,热处理后煤样挥发分降低明显。本发明方法通过转盘式连续热处理将高挥发分的低阶弱(不)粘煤料脱出部分挥发分,改质后煤样可添加适当比例用于配煤炼焦或者直接用于高炉粉煤喷吹。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383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284751.7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与微波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以花生壳为碳源,氯化锌或磷酸为活化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活化花生壳一步制备中孔炭材料,所制得的中孔炭材料比表面积介于1307-1552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67-1.83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2.06-5.02nm之间,非微孔孔容占总孔容的比例介于62.7-99.2%之间,产率介于32.3-44.9%之间。本发明中碳源是可再生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廉价、易得的特点,微波加热具有均匀、快速、节能的优点,所制得的中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7334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81203.2
申请日:2015-02-13
IPC: C10B5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生物质萃取产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2)将生物质萃取物用于配煤炼焦:将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按0.5%~3%的质量百分比与配合煤混合炼焦。通过将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与配合煤混合炼焦,能够在普通配合煤的基础上,降低焦炭粒焦反应性PRI,并大大提高制得的焦炭的强度,从而在确保制得焦炭强度好、焦炭反应性低的前提下,增加配合煤中弱黏煤或不黏煤的使用比例,降低炼焦成本。(1)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提质生物质,得到高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4118863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379821.0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活化稻壳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的方法,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脱灰后的稻壳为碳源,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和活化剂,离子液体经无水乙醇溶解分散后加入到脱灰稻壳中,再蒸干无水乙醇;将所得离子液体与稻壳的混合物转移至刚玉瓷舟中,置于箱式炉内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所得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697~1438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51~0.75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1.99~2.95nm之间。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结构易于调控、可实现生物质的高附加值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330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081879.7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为碳源和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两者研磨混合后转移至陶瓷坩埚中,采用微波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所得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1041~1595m2/g之间,总孔孔容介于0.79~1.52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3.05~4.88nm之间。本发明大大简化了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制备过程,增加了操作安全性,降低了能耗,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39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10030342.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盘式连续热处理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的方法,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干燥后粒度小于3mm的煤料通过螺旋震动给料器在顶部给料,不同气氛介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转盘式热处理装置,控制炉温与电机转速改变煤料的升温速率来改质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热处理后煤样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由原来的42%左右降低到15%左右,H/C基本无变化,O/C相应降低较多,热处理后煤样挥发分降低明显。本发明方法通过转盘式连续热处理将高挥发分的低阶弱(不)粘煤料脱出部分挥发分,改质后煤样可添加适当比例用于配煤炼焦或者直接用于高炉粉煤喷吹。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99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0847.0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10B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气肥煤配入比例生产高强度冶金焦的方法,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控制挥发分指标Vdaf、黏结指数G、最大胶质层厚度Y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0.8~1.5%)分布范围,实现了生产高强度冶金焦的目的。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气肥煤配入比例达到18%,焦炭热强度CSR达到了65%以上,能够满足2500m3以上高炉炼铁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02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0796.1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10B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岩指标生产高质量冶金焦的方法,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控制挥发分指标Vdaf、黏结指数G、最大胶质层厚度Y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0.9%~1.5%)分布范围,实现了生产高强度冶金焦的目的。采用此方法肥煤和焦煤配入比例可降低至50%左右,焦炭热强度CSR达到了65%以上,满足了2500m3以上高炉炼铁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15048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1358.1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1B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两种碳源同时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的方法,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脱灰后的稻壳和蔗糖同时为碳源,以磷酸为活化剂,将稻壳和蔗糖与磷酸混合、干燥后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置于微波反应装置内,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所得中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1146~1399m2/g之间,总孔孔容介于0.79~1.29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2.58~3.77nm之间。本发明采用磷酸同时活化稻壳和蔗糖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实现生物质的高附加值利用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