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1196173.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测量强粘性炼焦煤胶质体表面张力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煤质检测技术领域。传统的对于胶质体的直接检测方法对于不同强粘煤进行检测,在不同煤的成分和性能都相近时,得到的焦炭质量差距却较大;本发明发现此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煤产生胶质体的表面张力不同,导致所形成的焦炭的气孔结构不同所引起的;本发明在基于基氏流动度的检测方法上,在胶质体内部通入氮气,同时记录通入气体功率,用功率表征表面张力这一方法,间接测量煤热解过程中所形成的胶质体的表面张力,为煤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丰富了煤质检测手段,为不同强粘煤在配煤中正确使用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1978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80435.X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Au‑Pd/mpg‑C3N4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酸脱氢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负载型Au‑Pd/mpg‑C3N4纳米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置于油浴中升至一定温度,接着将甲酸和甲酸钠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述Au‑Pd/mpg‑C3N4纳米催化剂是采用Au、Pd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将载体mpg‑C3N4加入上述溶液中,向混合液中添加还原剂,经过滤、干燥后制得。与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金、钯的含量及mpg‑C3N4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甲酸脱氢制氢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负载型Au‑Pd/mpg‑C3N4纳米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21756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680510.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酸脱氢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置于油浴中升至一定温度,接着将甲酸和甲酸钠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述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采用Ag、Pd按照一定摩尔比配成溶液,将载体C3N4加入上述溶液中,向混合液中添加还原剂,经过滤、干燥后制得。与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银、钯的含量及C3N4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甲酸脱氢制氢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217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80510.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酸脱氢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将反应器置于油浴中升至一定温度,接着将甲酸和甲酸钠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所述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采用Ag、Pd按照一定摩尔比配成溶液,将载体C3N4加入上述溶液中,向混合液中添加还原剂,经过滤、干燥后制得。与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银、钯的含量及C3N4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甲酸脱氢制氢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负载型Ag-Pd/C3N4纳米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39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0342.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盘式连续热处理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的方法,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干燥后粒度小于3mm的煤料通过螺旋震动给料器在顶部给料,不同气氛介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转盘式热处理装置,控制炉温与电机转速改变煤料的升温速率来改质低阶弱粘煤或低阶不粘煤。热处理后煤样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由原来的42%左右降低到15%左右,H/C基本无变化,O/C相应降低较多,热处理后煤样挥发分降低明显。本发明方法通过转盘式连续热处理将高挥发分的低阶弱(不)粘煤料脱出部分挥发分,改质后煤样可添加适当比例用于配煤炼焦或者直接用于高炉粉煤喷吹。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383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284751.7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与微波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以花生壳为碳源,氯化锌或磷酸为活化剂,通过微波辅助加热活化花生壳一步制备中孔炭材料,所制得的中孔炭材料比表面积介于1307-1552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67-1.83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2.06-5.02nm之间,非微孔孔容占总孔容的比例介于62.7-99.2%之间,产率介于32.3-44.9%之间。本发明中碳源是可再生的农业废弃物,具有廉价、易得的特点,微波加热具有均匀、快速、节能的优点,所制得的中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96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059860.9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活性炭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煤化工与微波化学技术领域。其制备过程是以盐酸和氢氟酸对原料煤颗粒进行脱灰后,辅以硝酸对脱灰后的煤进行改性,以改性后的煤为碳源与氢氧化钾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制得混合物,混合物经搅拌蒸干得固体混合物,再经微波辅助活化、洗涤、干燥及研磨后制得活性炭。本发明的优点,活化时间只有20-30min,氢氧化钾/煤的质量比介于0.5-3∶1之间,制备过程简单,微波辅助加热均匀、高效、节能,不但减少了氢氧化钾用量,而且活化过程具有均匀性和高效性的优点。制得的活性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3199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3711.0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镁模板协同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的方法,属于炭材料与微波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煤沥青为碳源,纳米氧化镁为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三者研磨后的混合物转移至刚玉坩埚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进行一步微波加热活化,制得电化学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所得多孔炭材料比表面积介于439-1394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23-0.94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1.95-3.36nm之间,非微孔孔容占总孔容的比例介于26.1-86.2%之间,多孔炭产率介于37.8-84.9%之间。本发明方法具有快速和节能的优点,制得的多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23680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53320.6
申请日:2006-09-0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形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属于煤化工、化学反应工程及炭素材料科学相互交叉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焦粉和煤焦油及镍粉经混合、成型、炭化制成电弧放电所需的阳极炭棒在缓冲气体(氦气或氮气)和其它气体(乙炔或者乙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氛下通过常压下电弧放电制备无定形纳米碳管材料。本发明在能维持常压的电弧放电装置中,利用高温和富含高活性粒子的电弧等离子体实现无定形纳米碳管材料的制备。这种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便可控、工艺流程短及系统工作稳定等特点,该装置结构新颖,手段先进,制备的无定形纳米碳管材料应用领域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538262.2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2F9/1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蒸馏和反渗透技术的海水淡化方法,属于海水淡化领域。本发明的海水淡化方法,利用双效海水淡化系统进行淡化处理,该系统包括蒸馏淡化机构、反渗透淡化机构和电力系统,所述蒸馏淡化机构漂浮在海面上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蒸馏淡化,反渗透淡化机构中的海水过滤模块沉入海面2米以下位置进行反渗透海水淡化,海水过滤模块设置在蒸馏淡化机构下方;所述电力系统用于为蒸馏淡化机构、反渗透淡化机构提供抽水、排水的动力。本发明通过蒸馏和反渗透作用进行海水淡化,淡化效率高,而且可直接在海面上独立使用,适合在岛礁上进行发展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