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形成的环路热管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876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267340.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形成的环路热管,包括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是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板包括蒸发器上板、冷凝器上板、上板汽相管路及上板液相管路,所述下板包括蒸发器下板、冷凝器下板、下板汽相管路及下板液相管路,所述中板是蒸发器的中板,中板的下面包括液相入口、储液槽、微通道、液相通道,中板上面包括蒸汽槽道和气体缓冲腔,上板、中板和下板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热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环路热管,蒸发器下板、冷凝器下板、汽相管道下板、液相管道下板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四者底面在同一个平面,设计在同一个板上,集成效果好,加工难度降低;蒸发器上板、冷凝器上板、汽相管道上板、液相管道上板采用了集成化设计,四者地面在同一个平面,设计在同一个板上,集成效果好,加工难度降低。

    一种新式毛细芯环路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7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286847.7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蒸发端结构的环路热管,所述环路热管包括蒸发端、冷凝端、气体管线和液体管线,所述液体在蒸发端吸热蒸发,通过气体管线进入冷凝端进行冷凝放热,放热后的液体通过液体管线进入蒸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四个腔室,分别是气体缓冲室、毛细芯室、副毛细芯室和储液器,气体缓冲室、毛细芯室、副毛细芯室构成蒸发器;副毛细芯室的副毛细芯包裹在储液室四周构成,副毛细芯孔径小于毛细芯孔径,副毛细芯与主毛细芯一侧的孔相配合,使回流液体工质可直接进入毛细芯前端进行蒸发。本发明在热管的储液室内加入副毛细芯并插入毛细芯内部,使回路的轴向毛细力加强,并可有效减少毛细芯内部液体管线的大气泡,降低反向漏热,保证热管的稳定正向运行,并使热管的毛细抽吸速度提高到0.6g/s。

    一种环形管壳式换热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68579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397980.2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和内部流道,所述内壁是圆形,外壁是八边形,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内部流道,内部流道内设置多个环形分割件,从而使得内部流道在轴向上分成多个环形流道,环形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环形流道为U型结构,由两侧流道并联而成;所述环形流道中设有鱼鳍状仿生翅片,沿轴向看,相邻的流道内鱼鳞仿生翅片突起方向相反。本发明设计了新型环形外壳的管壳式换热器,将U型并联流道和鱼鳍状仿生翅片融合。相比传统的螺旋型和S型串联流道,U型并联流道能够降低压降,同时具有更优的均温性能。鱼鳍状仿生翅片交错排布在流道中,起到增强绕流的作用。

    一种环形管壳式换热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85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397980.2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和内部流道,所述内壁是圆形,外壁是八边形,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内部流道,内部流道内设置多个环形分割件,从而使得内部流道在轴向上分成多个环形流道,环形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环形流道为U型结构,由两侧流道并联而成;所述环形流道中设有鱼鳍状仿生翅片,沿轴向看,相邻的流道内鱼鳞仿生翅片突起方向相反。本发明设计了新型环形外壳的管壳式换热器,将U型并联流道和鱼鳍状仿生翅片融合。相比传统的螺旋型和S型串联流道,U型并联流道能够降低压降,同时具有更优的均温性能。鱼鳍状仿生翅片交错排布在流道中,起到增强绕流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