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控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9520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385483.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环路热管、翅片、风扇、加热板、泵和连接软管,环路热管的蒸发端安装工作部件之间,冷凝端嵌入至冷凝板,在冷凝端散热凝结的液体经过液体管线回流至蒸发端;翅片和风扇置于冷凝板的外侧,用于向外散热;加热板与工作部件热连接,连接软管连接加热板和冷凝板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泵驱动去离子水通过软管,流经加热板和冷凝板,并循环利用。本发明为满足工作部件的保温要求,本发明单独设置的与环路热管内部的流体平行的连接软管通道,等离子水在其中流动,设计一套水循环加热系统备用,以备极端严寒条件下的工作部件工作需求,同时也能起到辅助散热作用。

    一种蒸汽槽道环路热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523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610209.X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槽道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管路,液体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然后蒸汽通过蒸汽管线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放热,放热后的液体通过液体管线进入到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毛细芯,所述毛细芯是环状结构,在外壁上设置多个蒸汽槽道,所述蒸汽槽道沿着毛细芯长度方向延伸;沿着流体在蒸发器中的流动方向,所述蒸汽槽道的流通面积越来越大。本发明的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芯的上述设置,能够满足蒸汽不断的加热流动的需要,使得蒸汽具有更加充分的流动空间,避免堵塞造成热管蒸发器的失效。

    一种组合形成的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5876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267340.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形成的环路热管,包括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是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板包括蒸发器上板、冷凝器上板、上板汽相管路及上板液相管路,所述下板包括蒸发器下板、冷凝器下板、下板汽相管路及下板液相管路,所述中板是蒸发器的中板,中板的下面包括液相入口、储液槽、微通道、液相通道,中板上面包括蒸汽槽道和气体缓冲腔,上板、中板和下板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热管。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环路热管,蒸发器下板、冷凝器下板、汽相管道下板、液相管道下板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四者底面在同一个平面,设计在同一个板上,集成效果好,加工难度降低;蒸发器上板、冷凝器上板、汽相管道上板、液相管道上板采用了集成化设计,四者地面在同一个平面,设计在同一个板上,集成效果好,加工难度降低。

    一种设置鞍座的环路热管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37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609930.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鞍座的环路热管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管路,液体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然后蒸汽通过蒸汽管线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放热,放热后的液体通过液体管线进入到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圆形截面的外壳,在蒸发器外壳设置金属鞍座,金属鞍座中间设置通孔,用于将圆柱热管的蒸发端插入,在鞍座的底部是平面,所述平面连接热源。本发明的环路热管通过设置铝鞍座,匹配热源和换热面不匹配的问题,使得平面热源和圆柱形热管能够配合散热,提高了圆柱热管与热源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