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77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147116.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F220/34 , C08F220/18 , C07C67/14 , C07C69/54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刺激响应聚合物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H响应荧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向具有pH响应聚合物中引入具有荧光效应的探针小分子,使pH响应聚合物获得荧光效应。通过检测探针分子的荧光行为,把pH响应聚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响应行为由其荧光效应表现出来,本发明所合成的pH响应荧光聚合物能够响应pH2‑9的较宽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0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09895.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5/12 , C08F220/56 , C08F220/44 , C08F220/1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物理学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探针测定温敏聚合物相分离温度的方法。通过合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荧光探针分子,并将荧光探针分子引入聚合物链中,使聚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通过检测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与温度变化曲线图,从而确定聚合物相分离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70791.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含正戊烷废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n‑CeO2掺杂氧化物催化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正戊烷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由含锰化合物和含铈化合物的气溶胶高温分解法制备的Mn‑CeO2掺杂氧化物为催化剂,该催化剂呈现为10纳米到5微米的开口和不开口空心球,球壳表面生长毛刺结构。本发明采用非贵金属掺杂、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氧化反应、纳米工程、界面反应来实现催化剂表面碳酸盐的低温气化,释放活性位点,达到在温度≥30℃、等离子体能量密度10‑150J/L条件下正戊烷100%转化,COx选择性高达97%的同时,还大幅度减少了反应过程中臭氧副产物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513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61204.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镍上原位生长MOF衍生的Co/MnOx掺杂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氧化去除CO领域。本发明首先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CoMn‑MOF‑74,再经过高温煅烧得到MOF衍生的Co/MnOx掺杂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非贵金属金属掺杂、高温、纳米工程、界面来实现催化剂表面碳酸盐的低温气化,释放活性位点,达到CO在25‑800℃100%转化成CO2,在8℃的低温条件下也有90%转化成CO2。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206975.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钾离子掺杂的铬酸钴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能够制备KxCo1‑xCr2O4(x≤0.1)的产物。通过改变K与Co的相对含量,能够对于不同种类的KxCo1‑xCr2O4催化剂进行制备,制备得到的产物在甲醛降解进行使用,在x=0.02时能够实现最佳产物性能。本发明能够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进行产物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定比例的钴盐、铬盐与钾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配置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溶剂蒸干至溶胶状,并置于空气气氛条件下煅烧,最终获得钾离子掺杂的铬酸钴固溶体。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使碱金属离子掺杂进铬酸钴晶胞中,提高了催化剂应用于甲醛催化降解的反应速率及低温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81708.3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01J23/86 , B01D53/86 , B01D53/56 , B01J23/00 , B01J23/75 , B01J23/745 , B01J35/00 , B01J35/02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M2O4尖晶石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CuM2O4铜基催化剂,金属M为钴、铬或铁中任一种;所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20~180m2/g,孔容积为0.3~0.5cm3/g,解决了传统催化剂低温脱硝效果差的问题。将本发明制备的尖晶石型铜基催化剂应用于CO‑SCR脱硝,有效提高了CO‑SCR的低温性能,在贫燃柴油车尾气脱硝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7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536295.4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1B32/15
Abstract: 一种甲烷等离子体裂解制备纳米碳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纳米碳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原料气进气管、混合管式换热器、等离子体反应器、高温管式换热器、颗粒捕集器和燃烧室。本发明将甲烷和背景气体在混合管式换热器中混合加热,之后通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被电离形成高温等离子体射流,此时的甲烷成分在高温下被脱氢形成纳米碳颗粒,在换热降温后废气通过静电颗粒捕集器和袋式捕集器获得纳米碳。最后脱除颗粒后的废气进入燃烧室充分燃烧,燃烧烟气通入混合管式换热器利用其热量。此反应器中两级换热器为充分利用热量而设置,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小能耗。能够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具有纳米碳收率高以及分解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0291.1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氯霉素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包括原料:超顺磁性Fe3O4@SiO2纳米颗粒,BSA‑AuNCs,核酸适配体Apt,输出链,DNA1,DNA2,废料链W,燃料链F,HP1发夹,HP2发夹;核酸适配体Apt、输出链、DNA1、DNA2、废料链W和燃料链F的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HP1发夹和HP2发夹的序列如SEQ ID No.7‑8所示。本发明利用DNA的熵驱动和催化发夹自组装放大策略,采用Fe3O4@SiO2作为识别和提取目标物的超顺磁性材料与BSA‑AuNCs的荧光强度信号检测氯霉素。该传感器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65464.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通过催化燃烧室内部空间填充的反应催化剂固定床,将含氯有机废气进行催化氧化,然后进入热力燃烧室将未完全氧化的物质进一步氧化,最后含氯有机废气主要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管道反应器和布袋除尘器为燃烧副产物的净化装置,在管道反应器中喷射氢氧化钙脱除含氯有机废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喷射活性炭以消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二恶英,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去除CaCl2、吸附有二恶英的活性炭,最后清洁烟气进入烟囱排空。本发明可实现含氯有机废气的高效降解和副产物的高效脱除,克服氯化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对管路的腐蚀以及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提高Cl‑VOCs的去除效率,降低反应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247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6295.4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1B32/15
Abstract: 一种甲烷等离子体裂解制备纳米碳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纳米碳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原料气进气管、混合管式换热器、等离子体反应器、高温管式换热器、颗粒捕集器和燃烧室。本发明将甲烷和背景气体在混合管式换热器中混合加热,之后通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被电离形成高温等离子体射流,此时的甲烷成分在高温下被脱氢形成纳米碳颗粒,在换热降温后废气通过静电颗粒捕集器和袋式捕集器获得纳米碳。最后脱除颗粒后的废气进入燃烧室充分燃烧,燃烧烟气通入混合管式换热器利用其热量。此反应器中两级换热器为充分利用热量而设置,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小能耗。能够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具有纳米碳收率高以及分解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