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4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48183.8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145 , A61K45/06 , A61P31/04 , A61K38/12 , A61K31/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硫仑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双硫仑或其可接受的盐和抗生素美罗培南;或双硫仑或其可接受的盐和多粘菌素。本发明阐明了双硫仑可以有效增强美罗培南和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58824.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4748 , A61K45/06 , A61K31/5383 , A61P31/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己诺林碱在防治沙门菌感染中的应用。所述防己诺林碱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一种宿主导向治疗天然化合物。本发明公开了防己诺林碱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治疗沙门菌感染疾病的效果,具体表现为防己诺林碱即可有效降低胞内感染细菌的菌量。防己诺林碱给药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脾脏、结肠、盲肠和回肠中的病原菌载量,并降低机体的促炎因子水平。体内外安全性表明在测试剂量以下防己诺林碱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此外,防己诺林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菌活性,表现在降低细胞内沙门菌感染菌数,降低小鼠肝脏、脾脏、结肠中的病原菌载量。本发明为新型抗感染药物开发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日益严重的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73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380484.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K31/6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氨酸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所述蛋氨酸为L‑蛋氨酸。本发明首次公开了L‑蛋氨酸在联合抗生素替加环素使用时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tet(X)阳性病原菌效果,具体表现为可有效降低耐药菌的细菌量;用于治疗tet(X4)阳性菌感染的疾病时,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大蜡螟的存活率,同时降低大鼠皮肤伤口中的病原菌载量,促进伤口的愈合速度。用于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疾病时,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病原菌在小鼠肺部的定植量,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本发明为新型耐药防控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日益严重的tet(X)阳性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925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0471.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1/65 , A61K38/12 , A61P31/04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红霉素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柔红霉素恢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性的作用及应用,协同抗菌活性表明柔红霉素与多粘菌素/替加环素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且对耐药菌的协同作用强于敏感菌。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能够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并系统评价了体内外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以及对细菌耐药性进化和流行传播的影响,该研究的发现将为MCR和Tet(X)介导的耐药病原菌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085618.2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菌肽LI7、LI14、LI21及其衍生物和应用,体内外研究共同表明LI14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及其耐药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μg/mL。同时,LI14对不同代谢状态的细菌,包括生物膜和持留菌都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协同抗菌活性表明LI14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菌活性。体内外安全性表明在测试剂量以下LI14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大蜡螟感染实验表明LI14可以显著提高大蜡螟的存活率;大鼠皮肤伤口感染实验表明LI14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的愈合。以上研究表明抗菌肽LI系列化合物是极具潜力的新型抗生素候选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04182.1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4045 , A61K45/06 , A61K31/49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褪黑素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褪黑素或其可接受的盐和抗生素。本发明还公开了组合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具体阐明了褪黑素可以恢复耐药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特别是多粘菌素的敏感性,并系统评价了其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在体内外的有效性,有助于开发出一类新型的抗生素增效剂,缓解危害日趋严重的MCR-1介导的多粘菌素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148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68510.8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沙门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分型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所述探针为SEQ ID NO.3和4。用上述引物和探针PCR扩增待测菌,扩增出210bp条带,且荧光检测在640nm波长增强的为沙门菌阳性样本;再根据熔解温度可对沙门菌进行分型。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可以方便的把主要病原菌(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和邦戈尔沙门菌、肠道沙门菌的其它亚种区分开。本发明的技术相比,可以方便地广泛的用于诊断人畜沙门菌的感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68510.8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51
Abstract: 一种沙门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分型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所述引物序列如SEQIDNO.1和2所示,所述探针为SEQIDNO.3和4。用上述引物和探针PCR扩增待测菌,扩增出210bp条带,且荧光检测在640nm波长增强的为沙门菌阳性样本;再根据熔解温度可对沙门菌进行分型。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可以方便的把主要病原菌(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和邦戈尔沙门菌、肠道沙门菌的其它亚种区分开。本发明的技术相比,可以方便地广泛的用于诊断人畜沙门菌的感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18697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8851.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3/243 , A61K31/555 , A61K45/06 , A61K31/49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铂类抗癌药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或制备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所述铂类抗癌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环硫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或洛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公开了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铂类抗癌药物首次作为抗生素增效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属于铂类抗癌药物的新用途。本发明阐明了铂类抗癌药物可以恢复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系统评价了铂类抗癌药物与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在体内外的有效性,有助于开发出一类新型的抗生素增效剂,缓解危害日趋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08246.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31/22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乙酰紫草素作为接合转移抑制剂在控制和预防耐药基因阳性质粒在环境和机体内传播的产品或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内外接合试验发现乙酰紫草素作为接合转移抑制剂防控抗生素耐药性水平传播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了乙酰紫草素作为接合转移抑制剂的用途,限制多种临床耐药质粒的接合转移,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策略之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