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13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610945921.4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棒全自动氦检漏装置,包括上料装置、运输小车、检漏容器及下料装置,所述运输小车设置在检漏容器的开口侧、用于向检漏容器输送待检测的燃料棒;上料装置设置在运输小车的一侧、用于接收从上工序来的燃料棒并将该燃料棒传输至运输小车上;下料装置设置在运输小车的另一侧、用于将检测完成的燃料棒从运输小车上卸下并输送到下一工序。本发明的检漏装置,可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中成批次地检测燃料棒的密封性,将氦检漏工序与生产线前后工序衔接,实现了氦检漏装置从上料、检漏到下料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操作,有效解决原氦检漏过程中存在的人工离线检测、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300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51234.5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氟化铀到四氟化铀的干法转化装置,其中喷嘴组件用于将六氟化铀气体和夹带四氯化碳的氢气从互不相连的通道喷入反应炉内;尾气过滤装置用于对反应炉输出的尾气进行过滤处理,以回收尾气中携带的粉料;收料箱用于接收反应炉输出的四氟化铀沉淀物,直至其内物料高度达到预设高度以及达到预设气封要求后,向装料手套箱输出四氟化铀沉淀物;装料手套箱内设置有接收四氟化铀沉淀物的料筒,用于在料筒的装料量达到预定值时,通过手套孔更换下一个料筒并继续装料,直至装料完毕。本发明通过各组成部分的协同工作,实现了核燃料生产线中UF6到UF4自动且连续的干法转化,工艺流程短,几乎不产生废水,还可适用于不同丰度的燃料转化,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41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451950.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胀接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升降组件和螺纹套管定位组件,升降组件上设有胀接组件,胀接组件包括机架、设置在该机架上的导向滑块,导向滑块水平穿设多根胀杆,每根胀杆对应一个胀套,胀杆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胀套能够水平移动;螺纹套管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机构,定位板机构上水平穿设多根螺纹套管,多根螺纹套管与多根胀杆分别对应,多根胀杆、胀套工作时穿过定位板上的多根螺纹套管,胀杆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胀套水平移动,从而将多根螺纹套管与骨架上的全部导向管同时胀接。本发明的液压胀接机构,可以实现一个骨架全部导向管与螺纹套管胀接连接,产品的质量稳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动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19481.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密封门,包括门板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门板组件和门洞所在的墙板之间,所述门板组件能够将密封组件压紧在墙板上,以在封闭门洞的同时密封门板组件和墙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保持架,所述密封圈嵌设在保持架上,以使密封圈和保持架形成一同拆装更换的整体模块,所述保持架为刚性的框架结构,可拆卸连接在墙板上,以通过拆装刚性的保持架实现整体模块的更换。本发明的密封门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良好,安全可靠,密封圈容易更换且无需操作人员操作更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放射性设备室。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4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51950.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46 , B21D4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胀接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升降组件和螺纹套管定位组件,升降组件上设有胀接组件,胀接组件包括机架、设置在该机架上的导向滑块,导向滑块水平穿设多根胀杆,每根胀杆对应一个胀套,胀杆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胀套能够水平移动;螺纹套管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机构,定位板机构上水平穿设多根螺纹套管,多根螺纹套管与多根胀杆分别对应,多根胀杆、胀套工作时穿过定位板上的多根螺纹套管,胀杆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胀套水平移动,从而将多根螺纹套管与骨架上的全部导向管同时胀接。本发明的液压胀接机构,可以实现一个骨架全部导向管与螺纹套管胀接连接,产品的质量稳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动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91772.0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过滤器,用于减小操作人员的辐照风险,使沉淀过滤器适用于各种放射性水平的溶液的过滤。沉淀过滤器包括屏蔽筒体和滤纸垫组件(10)。屏蔽筒体包括筒体(2)和盖板(14);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2);盖板(14)能够盖设在筒体(2)上,以控制屏蔽筒体的开闭,盖板(14)上设置有进液口(7)。滤纸垫组件(10)设置于筒体(2)内部,用于对进入筒体内的放射性溶液进行过滤;在盖板(14)盖设在筒体(2)上时,滤纸垫组件(10)与盖板(14)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进液口(7)与封闭空间连通,放射性溶液由进液口(7)进入封闭空间,并经滤纸垫组件(10)过滤后,由出液口(12)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17544.9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盖转运装置以及包括该双盖转运装置的密封系统,双盖转运装置包括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开门机构,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一旋转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一盖板设于第一密封箱室的开口中,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二盖板、第二密封圈、第二旋转组件、法兰,法兰固设于第二密封箱室的开口内,第二盖板设于法兰的内孔中,开门机构设于第一密封箱室内,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啮合时,开门机构将啮合在一起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提升至第一密封箱室内。该双盖转运装置能为高密封等级的密封箱室内的设备转运提供通道,满足高密封等级的密封箱室的密封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990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285646.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固态六氟化铀转化为气态六氟化铀的装置,其中,收供料容器包括中空的容器本体和设置于其内的六氟化铀罐,六氟化铀罐分别与收料通道和供料通道连接;冷却装置用于将六氟化铀罐内部温度降至第一预设温度,然后控制装置用于使收料通道导通以接收固态六氟化铀来料;加热装置用于将六氟化铀罐内部温度升至第二预设温度以使六氟化铀罐内部的固态六氟化铀气化,然后控制装置用于使供料通道导通以向外提供气态六氟化铀。本发明通过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六氟化铀罐和控制装置相配合,完成了从1L六氟化铀容器冷却状态下收料到对外提供气态六氟化铀,实现了将复杂冗长的工艺线缩短在一个设备内完成的操作,可操作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28832.4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核燃料后处理以及核工业其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热室,安装在厂房结构中,设置有机械手(2)、吊车(5)等,包括采用复合屏蔽层拼接构成的、立方体造型的屏蔽体(1),复合屏蔽层由多层屏蔽层组成;设置在屏蔽体(1)内的内箱体(6),机械手(2)设置在屏蔽体(1)、内箱体(6)的正面,并能通过设置在屏蔽体(1)正面的第一窥视窗(3)和设置在内箱体(6)正面的第二窥视窗(9)观察内箱体(6)的内部情况,吊车(5)设置在内箱体(6)内;复合热室的底部基础设置在厂房结构的基础筏板(23)上。复合热室的各个部件都可以在制造厂预先制造、现场组装拼接,与厂房结构土建施工相对独立,具有更大的建造灵活性,缩短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60131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45921.4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棒全自动氦检漏装置,包括上料装置、运输小车、检漏容器及下料装置,所述运输小车设置在检漏容器的开口侧、用于向检漏容器输送待检测的燃料棒;上料装置设置在运输小车的一侧、用于接收从上工序来的燃料棒并将该燃料棒传输至运输小车上;下料装置设置在运输小车的另一侧、用于将检测完成的燃料棒从运输小车上卸下并输送到下一工序。本发明的检漏装置,可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中成批次地检测燃料棒的密封性,将氦检漏工序与生产线前后工序衔接,实现了氦检漏装置从上料、检漏到下料整个流程的自动化操作,有效解决原氦检漏过程中存在的人工离线检测、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