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7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30534.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光操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泳效应的微纳光纤微粒收集器。它包括衬底和光纤,光纤放置在衬底上,部分光纤置于含有待分离微粒的微粒悬浮液中,置于微粒悬浮液的部分光纤为无包层的微纳光纤,所述光纤的输入端连接激光器,所述待分离微粒为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粒,所述微粒悬浮液还含有用于稀释的去离子水。旨在提高光纤收集效率,微纳光纤直接与衬底相接触,光纤结构处在衬底上,尤其是中间微纳部分处在衬底上,可控制光纤两侧大量的微粒,因此微纳光纤从纤芯辐射出大量的光强使得众多微粒在溶液中温度的变化下,产生负光泳现象从而聚集在光纤周围,达到收集微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739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094024.1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41J2/165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便于清洗喷头的打印装置,包括三维移动装置、打印加注器、清洗液加注器、同轴喷头、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同轴喷头安装在三维移动装置上,所述同轴喷头包括内层喷头和外层喷头,所述打印加注器、清洗液加注器分别与同轴喷头外层喷头和内层喷头连通,所述打印加注器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三维移动装置、打印加注器、清洗液加注器以及压力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底座包括清洗槽和工作平台,所述三维移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本专利实现了喷头的自动化清洗,能够检测并解决喷头的堵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0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14051.5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传感头和其制备方法及其有机气体光纤传感装置。光纤传感头包括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的侧边抛磨光纤,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悬空朝上,抛磨区上均匀涂覆有胆甾相液晶薄膜。本发明的光纤传感头将敏感材料胆甾相液晶薄膜涂覆到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平坦区构成,胆甾相液晶薄膜构成一高折射率波导,抛磨光纤纤芯中的光场与液晶波导中的高阶模相互耦合,在侧边抛磨光纤的输出光谱中可以看到多个共振峰。当有机气体渗透进液晶薄膜时,会引起液晶波导的有效折射率发生改变,导致光纤传输光谱中共振峰发生漂移,实现有机气体的传感,可以将本发明中的光纤传感头应用于有机气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86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110272939.X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6F3/0354 , F21V23/04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无线鼠标,鼠标本体的上面设有鼠标左键、鼠标右键以及光学轨迹球,光学轨迹球设置于鼠标左键与鼠标右键之间,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鼠标包括手动切换开关和两个光路共用的透镜和光电探测器,手动切换开关用于控制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启闭,第一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轨迹球的反射后再经过透镜射入光电探测器,第二LED光源发出的光经桌面反射后再经光电鼠标内部的平面镜反射后再经过透镜射入光电探测器,经两个LED交替开关的时分复用模式形成带滚轮的光电鼠标。本发明结构紧凑、大大降低了成本,非常适用于会议演讲或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27501.7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起偏分束棱镜测量偏振度的方法,测量所需要的器件包括偏振光源、待测器件、起偏分束棱镜以及光功率计;测量方法是:偏振光源经待测器件后射入起偏分束棱镜,被分成o光和e光两束光,分别测量起偏分束棱镜出射的o光和e光的光功率Po[0]和Pe[0],然后旋转起偏分束棱镜,o光的位置不变,e光随着起偏分束棱镜的旋转而绕o光旋转,当旋转45°后,测量其中o光的光功率值Po[π/4],则偏振度DOP通过相关公式确定。本发明适用波长范围较大用波长范围较大,结构简单,测量操作方便,在测量偏振度的同时还可以观察光的偏振态的空间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830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122705.6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测量液体物质成份含量的装置,由光源、分光系统、漫散射光收集系统、样品池、参考样品池、透反射样品池、光电传感器、参考光电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器、分束镜、标准白板、温度传感器系统、控制模块、光谱数据寄存器、定标参数寄存器、计算模块、结果输出模块固定在恒温箱内构成;由于本发明采用近红外双光束光谱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精度,保证样品在整个光谱区的信息量丰富,可同时获取样品的多种成份及含量,同时装置更适合于现场实时检测,体积小,操作维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435059.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105 , B82Y15/00 , B82Y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光带通硅基探测芯片,该器件包括基底、铝金属层、硅层、二氧化硅圆柱阵列和金微纳结构阵列,所述基底上表面覆盖铝金属层,所述铝金属层的上表面设有硅层,所述硅层内设置二氧化硅圆柱阵列,所述硅层上表面设置金微纳结构阵列。本发明通过在硅层的外延层内部制备二氧化硅圆柱阵列,改变探测芯片对入射可见光的反射效率,进一步通过在硅层的外延层上表面制备金微纳结构阵列,提高器件的性能同时使芯片具有蓝光带通的效果。本发明作为一种蓝光带通硅基探测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光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1549954.2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27/144 , H01L31/0216 , H01L31/107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短波段硅基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包括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衬底层和场控层,所述场控层下部依次包括: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且所述场控层、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依次连接;所述衬底层分别与所述场控层、倍增层和非耗尽层之间绝缘,且所述衬底层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非耗尽层连接有第二电极。本发明通过将吸收层设计在器件的表层,从而使入射的可见光短波段在表层刚入射时就被充分吸收,提高了器件的响应度和量子效率;同时APD的阴极和阳极均位于器件的底部,增加了光敏面积,从而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及对可见光的灵敏度;并且对器件进行阵列化分割,提高器件的截止频率及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9328.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AR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阶梯光栅波导及AR显示装置。该波导结构包括波导体、耦入光栅、中继光栅和耦出光栅。其中,耦入光栅、中继光栅和耦出光栅均为中阶梯光栅,并分别设置在波导体的表面。所述耦入光栅用于选择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具有高衍射级次m的衍射光,并使红光、绿光和蓝光以相同的衍射角θd进入波导体,进而向中继光栅传输;所述中继光栅用于对红光、绿光和蓝光进行偏转扩瞳,并使红光、绿光和蓝光以相同的衍射角θd向耦出光栅传输;所述耦出光栅用于将红光、绿光和蓝光耦合出波导体。本方案用于解决表面浮雕光栅波导生产成本高,以及多层波导堆叠的问题,达到加工容易、单层彩色、轻薄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35059.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105 , B82Y15/00 , B82Y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光带通硅基探测芯片,该器件包括基底、铝金属层、硅层、二氧化硅圆柱阵列和金微纳结构阵列,所述基底上表面覆盖铝金属层,所述铝金属层的上表面设有硅层,所述硅层内设置二氧化硅圆柱阵列,所述硅层上表面设置金微纳结构阵列。本发明通过在硅层的外延层内部制备二氧化硅圆柱阵列,改变探测芯片对入射可见光的反射效率,进一步通过在硅层的外延层上表面制备金微纳结构阵列,提高器件的性能同时使芯片具有蓝光带通的效果。本发明作为一种蓝光带通硅基探测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光电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