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5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494860.X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射率光纤传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熔接一段空心光纤,形成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抛磨:对熔接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的空心光纤进行抛磨,抛磨至空心光纤整体的一半,空心光纤中心形成D型槽;化学处理:将抛磨完成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浸泡在食人鱼溶液中,去除D型槽内残留的有机杂质并使槽壁表面羟基化,将浸泡完成后的单模‑空心‑单模光纤用去离子水冲洗;本发明构成了最小能在亚纳升量级样品体积下高灵敏度的折射率光纤传感器,为全光纤光流控芯片的开发和实现体外生物化学医药材料等领域的高精度、快速、超低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39756.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F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层叠型电光晶体二维光学相控阵器件,涉及电光调控领域,包括多组层叠的电光晶体阵元,每组所述电光晶体阵元自上而下包括接地电极一、电光晶体薄板一、驱动电极组件、电光晶体薄板二和接地电极二;所述电光晶体薄板一和电光晶体薄板二的极化方向相反,所述驱动电极组件包括驱动电极一、驱动电极二两种结构不同的电极,以分别调制光束的水平和竖直传输方向。本发明通过独特的电光晶体薄板异构层叠设计构成光学相控阵,利用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对光束进行电调控制,实现光束二维偏转,能够解决当前光学相控阵无法同时实现大扫描角度、高激光承受功率、高调控速度、小体积低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1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69577.5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0 , H04W4/02 , H04W4/021 , H04W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可见光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发射机,用于基于时分复用产生交替的定位帧信号以及通讯帧信号,并生成调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调制信号驱动两个可见光源;可见光源,用于根据调制信号输出调制光;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调制光照射形成的源图像;图像定位模块,用于识别源图像定位帧信号,获取光源的世界坐标,结合源图像上两个可见光源的相对位置信息求解定位目标的世界坐标。接收机,用于接收调制光,通过与发射机约定的通讯协议进行通讯帧信号的接收与处理,并根据接收的通讯帧信号判断通讯的开始与结束;本发明在室内环境下实现可见光通信和可见光定位一体化,提高了照明光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8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622700.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单模光纤加热熔融拉制成双锥形微纳光纤;S2:用掩膜法在介质衬底上刻蚀出深度为纳米量级的微型槽;S3:将双锥形微纳光纤的腰部悬空于刻蚀有微型槽的介质衬底上方;S4:用紫光胶将双锥形微纳光纤两端固定在微型槽两侧;本发明制得的光纤湿度传感器,结构简单,无需添加特殊的增敏材料,仅利用双锥形微纳光纤倏逝场与介质衬底相互耦合的方式即可实现环境湿度的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4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167272.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能量涨落的真空空间推进器及推进方法,其中推进器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对所述推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供电;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旋转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若干扇叶,所述扇叶表面设置有若干手性粒子,所述若干手性粒子在所述扇叶表面呈阵列分布,所述旋转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扇叶以及所述手性粒子绕旋转轴高速旋转,以使所述手性粒子与真空中的热和真空能量涨落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本发明利用真空零点能辅助来驱动空间推进器,解决了传统空间推进器需要携带大量工质,从而导致的发射成本高、服役寿命短以及工作空间范围受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0496256.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光纤的全光纤波长选择调制器与探测器,包括玻璃衬底,所述玻璃衬底上侧设置有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两侧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去芯侧边抛磨光纤平坦区及所述金属电极上侧覆盖设置有石墨烯薄膜,所述石墨烯薄膜上层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本发明通过改变施加在两个金属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带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石墨烯薄膜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实现波长选择的电光调制、光电探测等功能,结合了石墨烯薄膜与去芯侧边抛磨光纤波导结构,实现插入损耗低、波长选择调制、多功能化、结构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7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26230.1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起偏功能的光纤集成光电探测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叉指电极、石墨烯薄膜、二硫化钼薄膜、PMMA薄膜、侧边抛磨光纤和玻璃衬底;侧边抛磨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光纤固定于玻璃衬底上,所述纤芯被包裹于包层内,且部分显露于包层外;且显露的部分朝上,且为一平面;PMMA薄膜覆盖于纤芯显露的平面上;且所述二硫化钼薄膜、石墨烯薄膜和叉指电极依次贴合覆盖在PMMA薄膜上方。本发明可同时实现光信号的起偏、探测和传输,可在近红外波段实现宽带探测和起偏,且器件的起偏特性可调:侧边抛磨光纤集成打破了二维材料由于原子层厚度导致的弱光吸收的限制,并且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有效增强了光吸收,大幅增强了光电探测器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12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275949.8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透射式无透镜三维显微重构方法及系统,涉及无透镜显微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不同采集位置所对应的图像样本并计算所述图像样本的样本振幅;对获取的所有图像样本进行图像对齐;基于图像对齐后的所有图像样本计算物平面预测光场;使用所有图像样本的样本振幅的计算结果将物平面预测光场迭代恢复至物平面实际光场。解决了如何通过无透镜系统对透明样本进行光场的三维重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7934.7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去芯D型单模光纤的三氯甲烷蒸发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所述基于去芯D型单模光纤的三氯甲烷蒸发监测装置,包括玻璃基板、设于玻璃基板上的样品槽、置于样品槽中的去芯D型单模光纤、位于去芯D型单模光纤一端的第一光纤跳线、位于去芯D型单模光纤另一端的第二光纤跳线,第一光纤跳线与超连续光源连接,第二光纤跳线与光谱仪连接,样品槽中装有三氯甲烷液体。基于去芯D型单模光纤的三氯甲烷蒸发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能连续实时在线监测三氯甲烷挥发过程,具有超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能力,在分析化学和工业领域的实时监测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30534.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光操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泳效应的微纳光纤微粒收集器。它包括衬底和光纤,光纤放置在衬底上,部分光纤置于含有待分离微粒的微粒悬浮液中,置于微粒悬浮液的部分光纤为无包层的微纳光纤,所述光纤的输入端连接激光器,所述待分离微粒为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粒,所述微粒悬浮液还含有用于稀释的去离子水。旨在提高光纤收集效率,微纳光纤直接与衬底相接触,光纤结构处在衬底上,尤其是中间微纳部分处在衬底上,可控制光纤两侧大量的微粒,因此微纳光纤从纤芯辐射出大量的光强使得众多微粒在溶液中温度的变化下,产生负光泳现象从而聚集在光纤周围,达到收集微粒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