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17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205940.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方法和培养装置。在培养方法中,向培养液(L)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的同时在培养液(L)中培养微藻。在离子浓度获取工序中,获得培养液(L)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获取值。在离子浓度调节工序中,在获取值不处于预先设定的设定浓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对培养液(L)的温度和pH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调节,从而将培养液(L)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调节到设定浓度范围内。据此,能够良好地培养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35736.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方法和培养装置。培养装置(10)具有收装部(14)和被设置于收装部(14)的对流发生部。在收装部(14)中,一边由对流发生部使收装部内的培养液(L)发生对流一边培养微藻类。在该培养过程中,通过泵(60),经由回收管(32a~32d)来抽吸培养液(L)的一部分。在此之后,将抽吸的培养液从回收管(32a~32d)排出到收装部(14)内的培养液(L)。据此,减缓气候变化或者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76403.0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烷的提纯方法及其装置。在甲烷发酵槽(12)中生成的混合气体被供给到培养槽(14a~14c)中。在培养槽中储存有作为培养液的水(26),并且培养藻类。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优先溶解于水中。即从混合气体中除去二氧化碳。据此,作为混合气体的一种成分的甲烷的浓度上升。混合气体被再供给到另一培养槽或同一培养槽中。据此,能够有助于气候变动的缓和或影响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7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205940.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方法和培养装置。在培养方法中,向培养液(L)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的同时在培养液(L)中培养微藻。在离子浓度获取工序中,获得培养液(L)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获取值。在离子浓度调节工序中,在获取值不处于预先设定的设定浓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对培养液(L)的温度和pH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调节,从而将培养液(L)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调节到设定浓度范围内。据此,能够良好地培养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3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781423.X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压接装置。加热片(3)具备加热部(6)、第一电极部(7a)、第二电极部(7b)。第一电极部(7a)和第二电极部(7b)形成为与加热部(6)的上部连接的外侧部比与加热部(6)的下部连接的内侧部薄。加热部(6)和第一电极部(7a)通过R形状的第一连接部(21)连接。加热部(6)的内周斜面和第二电极部(7b)通过R形状的第二连接部(22)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以自上端向下端的R形变大的方式形成,且上部薄,下部厚。加热部(6)形成为中间部(6b)的厚度比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81423.X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压接装置。加热片(3)具备加热部(6)、第一电极部(7a)、第二电极部(7b)。第一电极部(7a)和第二电极部(7b)形成为与加热部(6)的上部连接的外侧部比与加热部(6)的下部连接的内侧部薄。加热部(6)和第一电极部(7a)通过R形状的第一连接部(21)连接。加热部(6)的内周斜面和第二电极部(7b)通过R形状的第二连接部(22)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以自上端向下端的R形变大的方式形成,且上部薄,下部厚。加热部(6)形成为中间部(6b)的厚度比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的厚度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