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吸收部件及能量吸收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572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081706.0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针对前碰撞的能量吸收量并同时缩小前后方向的尺寸的能量吸收部件。能量吸收部件(6)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后壁部(10);和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从后壁部(10)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21),后壁部(10)在俯视时呈向前方为凸状的弓型形状,延伸壁部(21)以随着从后端部向前端部转移而趋向下方或上方的方式倾斜。

    碰撞检测构造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32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80094105.X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设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的压力传感器(5),压力产生管(4)在后壁部(10)的车宽方向端部,配置于后壁部(10)的后表面侧并与压力传感器(5)连接,在后壁部(10)的后表面形成有第一管收容部(50A)和第二管收容部(50B、50C)中的至少一方,该第一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4)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该第二管收容部以允许压力产生管向沿着后壁部(10)的后表面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将其收容。

    碰撞检测构造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7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80094147.3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碰撞检测构造(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压力产生管(4);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后侧的板状的后壁部(10);设于压力产生管(4)的前侧的管压缩部(20),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板状的延伸壁部(21);和与延伸壁部(21)相对并将压力产生管(4)保持于自身与该延伸壁部(21)之间的管保持部件(40),在管压缩部(20)以及管保持部件(4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防止压力产生管(4)的误组装的误组装防止部(41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