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7154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810214251.4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运转控制装置,谋求降低内燃机运转控制装置的成本,而且即使在为了设定从燃油喷射阀供给的燃料量所需要的内燃机状态检测机构不能正常检测内燃机状态时,也能进行高精度的空燃比控制。内燃机E的运转控制装置的空燃比控制机构(40),在预热完成后以及节流阀开度传感器(26)和O2传感器(27)正常时,根据节流阀(11)的开度α来设定燃油喷射阀(20)的燃料量Q的基本量,而且根据O2传感器(27)检测的空燃比来校正该基本量并设定燃料量Q,在预热完成前以及节流阀开度传感器(26)或O2传感器(27)异常时,根据曲轴(7)的角速度ω的变动量△ω来设定燃料量Q。
-
公开(公告)号:CN10213505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21210.5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宪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 Y02T10/128
Abstract: 一种EGR率推测检测装置,能够基于曲柄脉冲发生器转子的输出信号,推测检测内部EGR中的EGR率。其包括:吸入新气体质量检测部,基于气流计的输出信号检测引擎的吸入新气体质量;NeA计算部,基于曲柄脉冲计算引擎的平均引擎旋转速度;Δω1计算部,计算与引擎的压缩上死点(TDC)重叠的第一指定区间(τ1)的第一曲柄角速度(ω1),并且通过从平均引擎旋转速度(NeA)中减去第一曲柄角速度来计算第一变化量(Δω1);以及缸内气体总质量推测值导出部,基于第一变化量(Δω1)的值,推测缸内气体总质量。EGR率推测检测装置基于吸入新气体质量以及缸内气体总质量的推测值,导出排放气体的再循环率即EGR率的推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4A
公开(公告)日:1998-03-25
申请号:CN97113161.9
申请日:1997-05-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5/14 , F02B25/20 , F02B2075/025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窜气以及提高燃料消耗率与排气净化性能、燃料喷射量响应性能良好的二冲程内燃机,在连通曲轴箱与燃烧室的扫气通路中配置腔室,在该腔室的出入口分别设置可密闭的控制阀,在该腔室内设置了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腔室连通多个并列扫气通路内的一个扫气通路,比设于腔室入口的曲轴箱一侧的控制阀还要靠扫气下游侧的腔室出口设置的燃料室一侧控制阀配置于连通该腔室的扫气通路的最下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888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008028.0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M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6
Abstract: 提供考虑到发动机的旋转变化且降低脉冲转子的尺寸公差的影响、可检测更正确的发动机负荷状态的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将检测平均发动机旋转速度NeA的检测区间设定为曲轴从第二磁阻转子(12)的通过开始点G3起旋转两圈的长度。将检测区间分割为四个区间,四个区间由与第二磁阻转子(12)通过拾取器(20)的位置对应的第一磁阻转子区间和第二磁阻转子区间以及与第二磁阻转子(12)不通过的位置对应的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构成。求出平均第一旋转速度ω4(n-1)和第二旋转速度ω4(n)的第一平均值H1,并求出平均第一磁阻转子旋转速度ωtdc1和第二磁阻转子旋转速度ωtdc2的第二平均值H2。用第一平均值H1除以第一旋转速度ω4(n-1)的值乘以第二平均值H2,计算出NeA。
-
公开(公告)号:CN10267836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061253.0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58 , F02D41/0097 , F02D41/1454 , F02D41/18 , F02D41/2454 , F02D2200/0411 , F02D2200/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燃比推断检测装置,该空燃比推断检测装置使用与理论空燃比相对应地使输出以阶梯状变化的λ传感器来推断检测理论空燃比之外的区域中的空燃比。发动机转速计算部计算发动机的平均转速。曲柄角速度计算部根据压缩上止点附近的曲柄脉冲的间隔来计算曲柄角速度,填充效率计算部根据平均转速与曲柄角速度之差来计算填充效率。燃料喷射量计算部根据燃料喷射阀的驱动时间来推断每个循环的燃料喷射量。在传感器的输出值处于跃迁区域时,比例常数计算部使用推断出的填充效率和燃料喷射量来决定比例常数。在传感器输出值处于跃迁区域之外时,利用决定的比例常数、填充效率和燃料喷射量来推断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67842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61648.0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P5/1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97 , F02D35/024 , F02D2200/021 , F02D2200/1012 , F02P5/1502 , Y02T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时间设定装置,该点火时间设定装置基于准确的推断发动机负荷来设定避开了爆震发生负荷区域的适当的点火时间。包括用于发生与曲柄角度相对应的曲柄脉冲的脉冲发生器(PC),曲柄角速度变动量计算部件(412)基于曲柄脉冲间隔计算曲柄角速度变动量(Δω)。发动机负荷推断部件(413)根据曲柄角速度变动量(Δω)推断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点火时间决定部件(414)具有用于与所推断出的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和发动机温度、发动机转速相应地决定点火提前角量的点火时间控制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0133397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099245.9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宪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运转控制装置,利用以由于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而变化的因子为变量的控制映射来对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进行控制,并且上述因子是曲柄角的角速度变动量,实现达成了运算的简略化以及部件数的减少、并且达成了燃烧改善的运转控制。利用脉冲发生器(7)与曲轴(4)的旋转对应地对设置在曲轴(4)上的至少1个触发器(6)中的1个触发器(6)的沿着曲轴(4)的旋转方向的前端部(6a)以及后端部(6b)进行检测,根据从脉冲发生器(7)输出的脉冲的间隔,运算单元(11)运算出曲柄角的角速度变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946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146368.3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宪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行程判别单元的内燃机,实现根据曲柄轴的角速度来判别一个循环中的多个行程中的特定行程时的判别精度的提高。该内燃机具备根据曲柄轴的角速度判别一个循环中的4个行程中的压缩行程的行程判别单元。行程判别单元具备:角速度设定单元,设定曲柄角传感器的磁阻转子的前侧相位上的前侧角速度以及磁阻转子的后侧相位上的后侧角速度;和变化量计算单元,将压缩行程以及排气行程中的一个设为第1行程、另一个设为第2行程时,计算第1行程中的前侧角速度与后侧角速度之间的第1减速度和第2行程中的前侧角速度与后侧角速度之间的第2减速度,根据第1减速度和第2减速度的比较结果将第1行程以及第2行程中的某一个判别为压缩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94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46368.3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宪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行程判别单元的内燃机,实现根据曲柄轴的角速度来判别一个循环中的多个行程中的特定行程时的判别精度的提高。该内燃机具备根据曲柄轴的角速度判别一个循环中的4个行程中的压缩行程的行程判别单元。行程判别单元具备:角速度设定单元,设定曲柄角传感器的磁阻转子的前侧相位上的前侧角速度以及磁阻转子的后侧相位上的后侧角速度;和变化量计算单元,将压缩行程以及排气行程中的一个设为第1行程、另一个设为第2行程时,计算第1行程中的前侧角速度与后侧角速度之间的第1减速度和第2行程中的前侧角速度与后侧角速度之间的第2减速度,根据第1减速度和第2减速度的比较结果将第1行程以及第2行程中的某一个判别为压缩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150786.8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曲轴的轴向上被小型化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具有:散热器(58),其配置在与从第一箱半体(33a)突出的曲轴(45)的一端相对的位置,利用配管与水套(52b)连接;带式无级变速器,其具有套绕在驱动带轮(59)上的带(63),所述驱动带轮(59)安装在从第二箱半体33b突出的曲轴(45)上;传动箱,其与曲轴箱(33)连接,形成收纳带(63)的变速器室(68);冷却风扇(97),其固定在曲轴(45)上,对应于曲轴(45)的旋转而生成气流;第一引导路(99a),其朝向变速器室(68)内的带(63)引导冷却风扇(97)的气流;第二引导路(99b),其对通过散热器(58)的冷却风扇(97)的气流进行引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