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排气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0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085704.7

    申请日:2017-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排气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变速器壳体内的空气与油分离后排出。在第一壳体(10)的与板状部件(31)相邻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室(11),其被从导入开口(H1)导入变速器壳体(1)的内部的空气;第二室(12),其从导出孔(H2)向排气阀(50)导出空气;以及隔断部(13),其以使第一室(11)的体积比第二室(12)的体积大的方式将第一室(11)与第二室(12)除通气口(S)外隔断,板状部件(31)限定了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的侧面,由此在第一室(11)的下端形成导入开口(H1)。

    变速器的排气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085704.7

    申请日:2017-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排气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变速器壳体内的空气与油分离后排出。在第一壳体(10)的与板状部件(31)相邻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室(11),其被从导入开口(H1)导入变速器壳体(1)的内部的空气;第二室(12),其从导出孔(H2)向排气阀(50)导出空气;以及隔断部(13),其以使第一室(11)的体积比第二室(12)的体积大的方式将第一室(11)与第二室(12)除通气口(S)外隔断,板状部件(31)限定了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的侧面,由此在第一室(11)的下端形成导入开口(H1)。

    变速器的油排出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074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37164.6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提供变速器的油排出结构,使变速器的机壳的第2室中积存的油顺利地排出到第1室。形成有L字状的肋部(65),该L字状的肋部(65)从第2室(55)的外周壁面(55c)朝第1旋转体(18)的下部外周向上方延伸,然后沿着第1旋转体(18)的外周向上方延伸,在被分隔壁(52a)的外周壁面(55c)和肋部(65)包围的位置形成有连通孔(60),该连通孔(60)使第1室(54)与第2室(55)连通。机壳由横跨第1室(54)和第2室(55)的第1机壳(52)以及与第1机壳(52)结合而划分出第2室(55)的第2机壳(53)构成,肋部(65)由形成在第1机壳(52)侧的第1部分(52d)和形成在第2机壳(53)侧的第2部分(53a)构成,第2部分(53a)的末端位于比第1部分(52d)的末端低的位置。

    变速器的操纵索支承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189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38799.9

    申请日:2013-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操纵索支承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操纵索可靠地支承于变速器壳体。变速器(1)具备:由TM壳体(11)和TC壳体(15)构成的变速器壳体(1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TM壳体(11)内的变速用的控制轴(31);以及在TM壳体(11)的外部与控制轴(31)连结的操纵索(35)在该变速器(1)中,具备用于将操纵索(35)支承于TM壳体(11)的外表面的支架(40),支架(40)固定在沿着TM壳体(11)的配合面(11a)的肋(12)上,固定支架(40)的两个固定用螺栓(23、23)的排列方向是与TM壳体(11)的配合面(11a)大致平行且与用于接合配合面(11a)的接合用螺栓(21)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