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18933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05553.3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2 , H01L31/05 ,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黄铜矿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池(在这里被称为“单元电池”)由形成在基板(1)上的下电极层(Mo电极层)(2)、包含铜、铟、镓和铯的光吸收层(CIGS光吸收层)(3)、位于光吸收层薄膜上的由InS、ZnS、CdS等形成的高电阻缓冲层薄膜(4)以及由ZnOAl等形成的上电极薄膜(TCO)(5)形成。为了连接单元电池,连接着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一部分接触电极(6)形成为与由第一划线形成的下电极(2)的分割划线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95095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80014778.7
申请日:2005-04-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诚志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2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提供一种黄铜矿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电极层和由黄铜矿类化合物组成的光吸收层之间的密着性良好,即使形成碱层的碱金属含有液的浓度较高,此积层结构也稳定,且外观上不会出现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由如下工序组成:第一工序,其是在Mo电极层(2)上形成通过溅射法而层叠了In金属层和Cu-Ga合金层的前驱物质;向前驱物质附着碱金属含有液的第二工序、对经过第一及第二两个工序后的衬底(1)进行硒化处理的硒化工序;成膜光透过性的导电层的透明电极形成工序。作为碱金属含有液,可以使用四硼酸钠、硫化钠、硫酸钠铝等碱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23433.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13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生成浆料时的分散介质的量的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一种固态电池(1)的正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混合步骤,将正极活性物质(PAM)和导电助剂(CA)混合而生成第一粉体(21);第二混合步骤,将固体电解质(SE)和导电助剂(CA)混合而生成第二粉体(22);以及第三混合步骤,将第一粉体(21)和第二粉体(22)混合而生成第三粉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4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267630.X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50/186 , H01M50/193 , H01M50/586 , H01M50/5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在第一密封片与第二密封片之间依次层叠有正极集电体的一部分、正极合剂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合剂层及负极集电体的一部分;在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周围存在有绝缘间隔件;在前述第一密封片与前述绝缘间隔件之间介有第一热熔粘接剂;在前述第二密封片与前述绝缘间隔件之间介有第二热熔粘接剂;在前述正极集电体的未形成有前述正极合剂层的区域与前述第一密封片之间介有第三热熔粘接剂;在前述负极集电体的未形成有前述负极合剂层的区域与前述第二密封片之间介有第四热熔粘接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62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357718.4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膜。碳纤维膜仅由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以外的碳材料构成,该碳纤维膜含有相对总量是3质量%以上且小于100质量%的量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的纤维长度范围为30~500μm。该碳纤维膜廉价且能够充分地提高单位质量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57718.4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膜。碳纤维膜仅由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以外的碳材料构成,该碳纤维膜含有相对总量是3质量%以上且小于100质量%的量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的纤维长度范围为30~500μm。该碳纤维膜廉价且能够充分地提高单位质量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227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1628.0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36 , B82Y30/00 , C01B32/158 , C01B2202/34 , Y02E60/13 , Y10S977/742 , Y10S977/9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膜。碳纤维膜仅由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以外的碳材料构成,该碳纤维膜含有相对总量是3质量%以上且小于100质量%的量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的纤维长度范围为30~500μm。该碳纤维膜廉价且能够充分地提高单位质量的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41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43768.0
申请日:2006-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749 , H01L31/03923 , H01L31/0463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且无老化的可靠性较高。形成有由在基板(1)(基底)上形成的下部电极层(2)(Mo电极层)、包含铜、铟、镓、硒的光吸收层(3)(CIGS光吸收层)、在光吸收层(3)上由InS、ZnS、CdS等形成的高电阻的隔离层薄膜(4)、以及由ZnOAl等形成的上部电极层(5)(TCO)构成一个单位的电池单元(10)(单位电池单元),并且为了串联连接多个电池单元(10)而形成连接上部电极层(5)和下部电极层(2)的接触电极部(6)。该接触电极部(6)如后所述那样其Cu/In的比例大于光吸收层(3)的Cu/In的比例,换而言之,In构成得较少,相对于作为p型半导体的光吸收层(3)表现p+(正)型或导体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22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80003995.5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诚志
IPC: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6 , H01L31/022466 , H01L31/0236 , H01L31/0322 , H01L31/0392 , H01L31/03923 , H01L31/03925 , H01L31/046 , H01L31/0463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充当单元的电池(10)(单元电池)包括:在具有粗糙表面的纹理衬底(1)上形成的下部电极层(2)(Mo电极层);包括铜、铟、镓、硒的吸光层(3)(CIGS吸光层);在吸光层(3)上的由InS、ZnS、CdS等形成的高阻抗缓冲层薄膜(4);以及由ZnOAl等形成的上部电极层5(TCO),为了串联连接这种单元电池(10),形成用于连接上部电极层和下部电极层(5、2)的接触电极部分(6)。接触电极部分(6)的Cu/In比率高于吸光层(3)的Cu/In比率,也即,接触电极部分(6)包含较少的In。因此,接触电极部分(6)相对于p型半导体的吸光层(3)而言展现了p+(加)型或导体的特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