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87962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680009193.0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50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活性材料颗粒至少包含形成其芯部分的第一锂-镍复合氧化物:LixNi1-y-zCoyMezO2(0.85≤x≤1.25、0<y≤0.5、0≤z≤0.5、0<y+z≤0.75,并且元素Me是选自Al、Mn、Ti、Mg和C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层部分包含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的氧化镍或者第二锂-镍复合氧化物,并且还包含不形成所述第一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的元素M。元素M是选自Al、Mn、Mg、B、Zr、W、Nb、Ta、In、Mo和Sn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1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80002657.1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621 , H01M4/623 , Y10T29/49115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包含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夹着隔膜进行卷绕并成形为扁平状的扁平状电极组(10)、电池壳(11)、非水电解质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按照如下方式构成: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体积平均粒径为2nm~300nm的橄榄石型磷酸锂、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和导电剂,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氟原子浓度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外表面朝向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的界面而减少,从界面朝向外表面到10μm为止的范围内存在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638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680022456.1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包含以镍或钴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间歇循环性能。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正极包含活性物质粒子,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包含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用通式(1):LixM1-yLyO2表示(其中0.85≤x≤1.25以及0≤y≤0.50,元素M是选自由Ni以及C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L是选自由碱土类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稀土类元素、IIIb族元素以及IVb族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表层部包含元素Le,其为选自由Al、Mn、Ti、Mg、Zr、Nb、Mo、W以及Y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物质粒子被用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468857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80030549.4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包括:包含复合氧化锂的正极;能充电和放电的负极;隔膜;以及包括非水溶剂和溶于其中的溶质的非水电解液。该隔膜包括至少一层耐热多孔膜和至少一层关闭层。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粘结有一种多孔膜,该多孔膜包含无机氧化物填料和粘合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363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410092311.1
申请日:2004-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10/4292
Abstract: 作为铅蓄电池的替代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廉价、可抑制与充放电伴生的体积变化、高速率循环寿命优良的2V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含有镍原子和钴原子的比例实质上为1∶1的、以Li1±α[Me]O2表示的具有层状结构的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采用Li4Ti5O12(Li[Li1/3Ti5/3]O4),其中0≤α<0.2、Me为含有Ni和从Mn、Fe、Co、Ti及Cu之中选择的至少1种的过渡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89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85454.3
申请日:2007-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621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该正极包括由通式(1)表示的锂复合氧化物:LixM1-yLyO2(0.85≤x≤1.25以及0≤y≤0.50;M是选自Ni和Co中的至少一种;并且L是选自碱土元素、Ni和Co之外的过渡元素、稀土元素以及IIIb族和IVb族的元素)。锂复合氧化物用具有多个可水解基团的偶联剂处理,并且残留的可水解基团被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331498A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01122669.2
申请日:2001-06-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该电池的特征是,由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的正极、非水电解质及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的负极构成,前述负极包含用通式:LixAyMezN表示的氮化物,式中,A为硼、硅或铝,Me为至少1种选自过渡金属元素及ⅢB~VB族金属元素的元素,0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33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80004592.9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B82Y30/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366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包含核粒子和在其表面附着的壳层,核粒子包含含有Fe和/或Mn及Li的第1含锂橄榄石型磷酸化合物,壳层包含含有Fe和/或Mn及Li的第2含锂橄榄石型磷酸化合物,核粒子至少包含由下述式(1)表示的磷化合物,MemPnOp(1)(Me为Fe和/或Mn,0<m≤3,0<n≤3,0≤p≤5)相对于核粒子中的第1含锂橄榄石型磷酸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的总摩尔数,磷化合物的含有比例C1为0.5~3摩尔%,壳层在包含由式(1)表示的磷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壳层中的第2含锂橄榄石型磷酸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的总摩尔数,磷化合物的含有比例C2比C1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0880109708.3
申请日:2008-11-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0 , C01P2002/77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具有氧的立方紧密堆积结构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组成由式(1)表示:Li[Lip(NixMnyCoz)1-p]O2x、y和z分别表示镍、锰和钴的元素比率,0.2+y≤x≤0.7,0.15≤y,0.05≤z,x+y+z=1,以及0≤p≤0.1。
-
公开(公告)号:CN10244981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3178.8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0404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含锂的镍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输入输出特性、耐久性及可靠性优良的正极、以及使用了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上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由通式(1):LixNi1-(p+q+r)CopAlqMrO2+y表示的含锂的镍氧化物、和碳酸锂,M为过渡元素(除Ni以及Co以外)等,0.8≤x≤1.4,-0.1≤y≤0.1,0<(p+q+r)≤0.7,其中,具备碳酸锂的高浓度区域、和碳酸锂的低浓度区域。高浓度区域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开始占总厚度的2~80%的范围,低浓度区域占正极集电体侧的剩余的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