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474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9537.3

    申请日:2005-03-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一个电极组件,在该电极组件中条形正极板和条形负极板成螺旋形盘绕,并且其间插有一个条形隔板,正极板包括正极集电器和施加在其上的正极材料混合物层,负极板包括负极集电器和施加在其上的负极材料混合物层。在初始绕组侧的第一端附近,正极板具有上面未形成正极材料混合物层的正极集电器的暴露部分,并具有连接到暴露部分的正极引线。第一绕组匝和第二绕组匝包括具有负极材料混合物层的负极板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绕组匝与正极引线的连接部分外部相邻、并且其间插有隔板,该第二绕组匝与第一绕组匝外部相邻、并且其间插有隔板。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4135.2

    申请日:201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长条的第1电极(5)、长条的第2电极(6)、和介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长条的隔膜(7)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极组,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第1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1集电体(5a)、和所述第1集电体表面的第1活性物质层(5b);所述第2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2集电体(6a)、和所述第2集电体表面的第2活性物质层(6b);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经由所述隔膜与配置于更靠外周侧的所述第2电极相对置。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在高温环境下反复进行快速的充放电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发生断裂等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的二次电池中,通过用补足所述第2电极的厚度的补强部(24)来对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进行补强等,可谋求上述问题的解決。

    二次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0919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80009537.3

    申请日:2005-03-23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一个电极组件,在该电极组件中条形正极板和条形负极板成螺旋形盘绕,并且其间插有一个条形隔板,正极板包括正极集电器和施加在其上的正极材料混合物层,负极板包括负极集电器和施加在其上的负极材料混合物层。在初始绕组侧的第一端附近,正极板具有上面未形成正极材料混合物层的正极集电器的暴露部分,并具有连接到暴露部分的正极引线。第一绕组匝和第二绕组匝包括具有负极材料混合物层的负极板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绕组匝与正极引线的连接部分外部相邻、并且其间插有隔板,该第二绕组匝与第一绕组匝外部相邻、并且其间插有隔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