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65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221478.X
申请日:2011-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C49/813 , C07D333/76 , C07D307/9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空穴传输性,并且其带隙宽的物质。提供由通式(G1)表示的芴化合物。在通式(G1)中,α1及α2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6至13的亚芳基,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6至18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4-二苯并噻吩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4-二苯并呋喃基,n及k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Q1表示硫或氧,R1至R1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碳数为1至12的烷基或碳数为6至14的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5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090066.3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8 , H01L51/0072 , H01L51/5036 , H01L51/5048
Abstract: 一种发光元件,其以高亮度发光,并且可以在低电压下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包括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n个(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EL层,包括介于从阳极计第m(m是自然数,1≤m≤n‑1)个EL层和第(m+1)个EL层之间的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作为电荷产生区域,具有空穴传输性质,包含受体物质。所述第三层具有电子传输性质,包含碱金属等。所述第二层由基于酞菁的材料形成,提供在所述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从而在将第一层中产生的电子通过第三层注入所述第m个EL层的时候,可以降低注入势垒。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81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214526.4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8 , H01L51/0053 , H01L51/0072 , H01L5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驱动电压的上升的发光元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通过包括这种发光元件来减少耗电量的发光装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EL层的发光元件中,在阴极与EL层之间接触于阴极地形成能够产生载流子的第一层,接触于第一层地形成授受产生在第一层中的电子的第二层,并且接触于第二层地形成将来自第二层的电子注入到EL层的第三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9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57419.9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85 , H01L27/18 , H01L27/3244 , H01L27/3283 , H01L51/009 , H01L51/5012 , H01L51/5016 , H01L51/5044 , H01L51/5278 , H01L2251/5361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提供的是可发射磷光的新颖物质。或者,提供的是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新颖物质。提供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4‑芳基嘧啶衍生物为配体且铱为中心金属。具体地说,提供具有通式(G1)所示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通式(G1)中,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R2表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苯基中任一者,R3表示氢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A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68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391765.2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92 , H01L51/0072 , H01L51/0078 , H01L51/506 , H01L51/5068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阳极与阴极之间的EL层;阴极与EL层之间的第一层,第一层含有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以及相对于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的受主物质;阴极与EL层之间的第二层;以及阴极与EL层之间的第三层,第三层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和稀土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其中,第一层设置在阴极与第二层之间并接触于阴极及第二层,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一层及第三层,并且,第三层设置在第二层与EL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二层及EL层,其特征在于,第二层含有酞菁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450101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080024698.0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 , B82Y10/00 , H01L51/0048 , H01L51/0052 , H01L51/0053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H01L51/5004 , H01L51/5044 , H01L51/5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低电压下也能够进行高亮度发光且使用寿命长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和阴极之间的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EL层;从阳极一侧起第m(m是自然数,1≤m≤n-1)个EL层和第(m+1)个EL层之间的接触于第m个EL层的包含第一施主物质的第一层、接触于第一层的包含电子传输物质及第二施主物质的第二层、以及接触于第二层及第(m+1)个EL层的包含空穴传输物质及受主物质的第三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14526.4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8 , H01L51/0053 , H01L51/0072 , H01L51/5088 , H01L27/32 , H01L51/5012 , H01L225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驱动电压的上升的发光元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通过包括这种发光元件来减少耗电量的发光装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EL层的发光元件中,在阴极与EL层之间接触于阴极地形成能够产生载流子的第一层,接触于第一层地形成授受产生在第一层中的电子的第二层,并且接触于第二层地形成将来自第二层的电子注入到EL层的第三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00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10063135.9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92 , H01L51/0072 , H01L51/0078 , H01L51/506 , H01L51/5068 , Y10S428/917
Abstract: 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EL层,并且在阴极与EL层之间具有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其中,第一层设置在阴极与第二层之间并接触于阴极及第二层且由空穴传输物质及受主物质构成,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一层及第三层且由酞菁类材料构成,第三层设置在第二层与EL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二层及EL层且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或稀土金属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25424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2048.1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F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85 , H01L27/18 , H01L27/3244 , H01L27/3283 , H01L51/009 , H01L51/5012 , H01L51/5016 , H01L51/5044 , H01L51/5278 , H01L2251/5361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提供的是可发射磷光的新颖物质。或者,提供的是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新颖物质。提供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4-芳基嘧啶衍生物为配体且铱为中心金属。具体地说,提供具有通式(G1)所示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通式(G1)中,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芳基,R2表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苯基中任一者,R3表示氢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A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具有6至1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195002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3135.9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92 , H01L51/0072 , H01L51/0078 , H01L51/506 , H01L51/5068 , Y10S428/917
Abstract: 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EL层,并且在阴极与EL层之间具有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其中,第一层设置在阴极与第二层之间并接触于阴极及第二层且由空穴传输物质及受主物质构成,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一层及第三层且由酞菁类材料构成,第三层设置在第二层与EL层之间并接触于第二层及EL层且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或稀土金属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