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内压力调节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461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90896.1

    申请日:2008-04-09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内压力调节系统。具有朝着一个方向持续产生风压的一个风压产生装置、一端在电梯轿厢内开放的配管(3a)、一端在大气中开放的配管(3b)、一端与配管(3a)的另一端以及配管(3b)的另一端连接,而该另一端与风压产生装置连接的配管(3c)、一端在电梯轿厢内开放的配管(4a)、一端在大气中开放的配管(4b)、一端与配管(4a)的另一端以及配管(4b)的另一端连接,而另一端与风压产生装置连接的配管(4c)、设置在配管(3a)中的阀门(5)、设置在配管(3b)中的阀门(6)、设置在配管(4a)中的阀门(7)、设置在配管(4b)中的阀门(8),在通过风压产生装置在一个方向持续产生风压的状态下控制多个阀门(5~8)的开闭,进行电梯轿厢内的减压或加压,以及进行电梯轿厢内的气压的保持。

    电梯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1672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6435.4

    申请日:2007-05-29

    Abstract: 一种电梯设备,在升降通道(11)内或者形成有该升降通道(11)的建筑物内设置用于检测加速度或者速度的传感器,根据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管制运行,其中,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或者速度,根据上述各个方向的加速度或者速度,检测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的地震运动信号,以不对各个检测信号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区分的方式依序进行合成计算,当该合成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进行地震时的管制运行。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地震等引起的晃动而进行管制运行的电梯设备。

    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以及电梯

    公开(公告)号:CN101074076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101182.1

    申请日:2007-05-09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以及电梯,牢固地固定埋设在制动件中的摩擦部件,提高在紧急制动时切实停止电梯轿厢的可靠性。在本发明的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中,在异常发生时使制动件(5)按压在导轨(2)上以产生制动力,从而使电梯轿厢(1)停止,其中,该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具有摩擦部件(12),该摩擦部件具有将圆柱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有平面状切除面(15a)的形状;制动件(5),其通过保持摩擦部件(12)的支撑部件(5a)夹住导轨(2);以及弹性体(6),其用于将制动件(5)按压在导轨(2)上,摩擦部件(12)被设置成,其圆柱的端面被按压在导轨(2)上,而切除面(15a)与电梯轿厢(1)的升降方向平行。

    电梯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93172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69690.7

    申请日:2005-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7/046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设置在电梯升降通道内的一对导轨(1)、以及沿该导轨(1)升降的电梯轿厢(43),其中,隔着所述导轨(1)设置在该导轨(1)两侧的两个引导滚轮(2a、2b)的作用于所述导轨(1)上的推压力由一个致动装置(33)控制。优选具有用于支承所述引导滚轮(2a、2b)的第一杆件(3a、3b)、通过螺旋弹簧(4a、4b)与该第一杆件(3a、3b)连接的第二杆件(9a、9b)、连接该第二杆件(9a、9b)而形成的连杆机构(31)、以及使该连杆机构(31)位移的致动装置(33)。该电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引导装置。

    具有减振装置的电梯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76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0549888.8

    申请日:2017-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减振装置的电梯,该减振装置具有:检测电梯轿厢的振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控制器,在振动加速度超过预定阈值时,基于振动加速度来决定电动机的控制量,基于振动加速度超过阈值时的轿厢加速度的方向来决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由从控制器输出的包括控制量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控制指令来驱动的电动机。

    电梯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3705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260462.0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能够不妨碍电梯装置的功能地在轿厢升降时减少进入轿厢的前面与井道之间的气流,减少轿厢中产生的流体噪音的整流结构体。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和设置于轿厢的整流结构体,轿厢具有:设置有门的前面;与前面相对的背面;在前面与背面之间设置的一对侧面;和与前面、背面和一对侧面的端部分别连接的顶面和底面,整流结构体具有:在轿厢的顶面的与前面连接的端部设置的前面板;和在轿厢的顶面的与侧面连接的端部设置的一对侧面板,在前面板的与轿厢的顶面连接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缺口。

    电梯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6526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037333.5

    申请日:2017-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更廉价的结构来抑制电梯轿厢的振动的电梯装置。电梯装置(100)具备:引导辊(121~123),它们相对于夹着电梯轿厢(110)并沿升降方向即Z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140)接触,且与电梯轿厢(110)一起升降;第一减振器(133),其在与电梯轿厢(110)的地面平行的配置面上配置于一对导轨(140)中的任一方的导轨(140)的一侧,在与导轨(140)彼此对置的方向即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衰减器,其对与一对导轨(140)中的另一方的导轨(140)在X方向上接触的引导辊的X方向上的移动进行衰减;第一加速度检测部(132),其在配置面上检测X方向加速度;以及控制部(131),其接收由第一加速度检测部(132)检测出的X方向加速度而控制第一减振器(133)。

    电梯
    18.
    发明公开
    电梯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726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451622.5

    申请日:2016-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5/06 B66B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即使构成减振装置的多个加速度检测器、多个致动器中的何者发生故障也不会使减振装置停止而确保乘坐舒适度。电梯具有:一对导轨,其沿升降通道内的铅垂方向设置;电梯轿厢,其沿着该导轨进行升降;多个加速度检测器,其检测电梯轿厢的振动;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抑制电梯轿厢的振动的多个致动器和多个加速度检测器的输出来控制多个致动器,在多个加速度检测器中的任一者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再生成用于生成向多个致动器发送的控制指令的参数,基于多个加速度检测器中的正常的加速度检测器的值,生成向多个致动器发送的控制指令。

    带减振装置的电梯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9800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053502.0

    申请日:2014-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减振装置的电梯,其具有:设置在位于电梯轿厢(1)的左右且通过电梯轿厢(1)重心位置的左右轴上的导轨(70a、70b);检测电梯轿厢(1)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振动的多个加速度检测器(7、8、9、10、11、12);以及根据加速度检测器的输出来控制致动器(30a、30b、50a、50b、60a、60b)的第一控制器(13)以及第二控制器(14),第一控制器控制前后方向的平移量、围绕左右轴的旋转量以及围绕垂直轴的旋转量,第二控制器控制左右方向的平移量和围绕前后轴的旋转量。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及较少数量的致动器和传感器来抑制多种振动模式,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梯轿厢的振动。

    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9605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286257.8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本发明涉及的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平衡重的特征在于,重物载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开口部设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平衡重的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