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32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80054326.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Abstract: 硅橡胶复合材料包括硅橡胶、平均直径为30nm以下的第一碳纳米管和平均直径大于30nm且为1000nm以下的第二碳纳米管。相对于100重量份硅橡胶,第一碳纳米管为2.5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第二碳纳米管为5重量份以上且15重量份以下。防振部件为在25℃下的固有振动频率为100Hz以下的形状,防振部件不具备封入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部件,通过熔接或压入而将硅橡胶复合材料固定在金属部件上。由此,提供损耗角正切和弹性模量的温度依赖性小、且具有高耐久性的硅橡胶复合材料及防振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74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80007407.9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多田和弘
Abstract: 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循环(10)、热介质循环回路(2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器(12)、减压装置(13)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4)。热介质循环回路具有压送装置(2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2)。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对减压装置的节流开度进行控制的节流开度控制部(40b)、对压送装置的压送能力进行控制的压送能力控制部(40c)、以及判定在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的结霜判定部(S1)。制冷循环装置在判定为产生了结霜时,进行除霜运转。在除霜运转时,节流开度控制部使节流开度扩大。在除霜运转时,伴随着为了对加热对象流体进行加热而要求的要求加热能力的增加,压送能力控制部在向室外热交换器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为能够使霜融化的温度的范围内,使压送能力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94162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780038586.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加热用热交换器(12)、第一减压装置(15b)、室外热交换器(17)、第二减压装置(15e)、冷却用热交换器(21)、喷射器(16)、气液分离器(19)及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13a、13b、18a、18b)。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第二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80054326.9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Abstract: 硅橡胶复合材料包括硅橡胶、平均直径为30nm以下的第一碳纳米管和平均直径大于30nm且为1000nm以下的第二碳纳米管。相对于100重量份硅橡胶,第一碳纳米管为2.5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第二碳纳米管为5重量份以上且15重量份以下。防振部件为在25℃下的固有振动频率为100Hz以下的形状,防振部件不具备封入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部件,通过熔接或压入而将硅橡胶复合材料固定在金属部件上。由此,提供损耗角正切和弹性模量的温度依赖性小、且具有高耐久性的硅橡胶复合材料及防振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890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5904.4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电动压缩机(11);以从电动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为热源,对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12、16);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装置(15a、15b);使在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6、18);对电动压缩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的转速控制部(40a)。伴随着从电动压缩机的排出口侧至减压装置的入口侧的范围内的制冷剂的高压侧制冷剂压力(Pc)相对于从减压装置的出口侧至电动压缩机的吸入口的范围内的制冷剂的低压侧制冷剂压力(Ps)的压力比(Pc/Ps)的增加,转速控制部使电动压缩机的转速的上限值(NcUL)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80016743.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11)、加热部(12、30)、具有外气用热交换器(22、29)的外气用热交换部(29X)、风速调节部(22a)以及控制部(70)。控制部具有融化控制部(70l)、干燥控制部(70m)以及干燥完成判定部(70n)。融化控制部在干燥除霜模式中进行使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霜融化的融化除霜。干燥控制部进行下述的干燥除霜:对由于融化除霜中的霜的融化而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残留水分供给预先设定的范围的热量和由风速调节部调节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风速中的至少一方,从而使残留水分干燥。干燥完成判定部对是否通过干燥除霜而完成外气用热交换器中的残留水分的干燥进行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80016743.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11)、加热部(12、30)、具有外气用热交换器(22、29)的外气用热交换部(29X)、风速调节部(22a)以及控制部(70)。控制部具有融化控制部(70l)、干燥控制部(70m)以及干燥完成判定部(70n)。融化控制部在干燥除霜模式中进行使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霜融化的融化除霜。干燥控制部进行下述的干燥除霜:对由于融化除霜中的霜的融化而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残留水分供给预先设定的范围的热量和由风速调节部调节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的风速中的至少一方,从而使残留水分干燥。干燥完成判定部对是否通过干燥除霜而完成外气用热交换器中的残留水分的干燥进行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514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80016736.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电装汽车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压缩机(11)、加热部(12、30)、外气用热交换部(29X)、风速调节部(22a)以及控制部(70)。加热部具有制热用热交换器(12),并将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对向空调对象空间输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外气用热交换部具有在制热运转时从外气吸热的外气用热交换器(22、29)。风速调节部对向外气用热交换器供给的空气的风速进行调节。控制部执行干燥除霜模式作为进行对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该干燥除霜模式用于在外气为低温的状态下使附着于外气用热交换器的霜蒸发除去。控制部在干燥除霜模式中以为了促进霜的蒸发除去而确定的范围的风速通过风速调节部来对外气用热交换器供给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9416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8586.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加热用热交换器(12)、第一减压装置(15b)、室外热交换器(17)、第二减压装置(15e)、冷却用热交换器(21)、喷射器(16)、气液分离器(19)及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13a、13b、18a、18b)。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第二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84746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407.9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多田和弘
Abstract: 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循环(10)、热介质循环回路(2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器(12)、减压装置(13)以及室外热交换器(14)。热介质循环回路具有压送装置(2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2)。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对减压装置的节流开度进行控制的节流开度控制部(40b)、对压送装置的压送能力进行控制的压送能力控制部(40c)、以及判定在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的结霜判定部(S1)。制冷循环装置在判定为产生了结霜时,进行除霜运转。在除霜运转时,节流开度控制部使节流开度扩大。在除霜运转时,伴随着为了对加热对象流体进行加热而要求的要求加热能力的增加,压送能力控制部在向室外热交换器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为能够使霜融化的温度的范围内,使压送能力增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