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0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7626.5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浙江可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C67/08 , C07C67/48 , C07C67/54 , C07C67/56 , C07C69/587 , A61K31/232 , A61P3/06 , A61P25/28 , A23L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化工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含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酯化、多级分子蒸馏、尿素包合、精馏和制备色谱纯化,本发明通过在精馏前进行分子蒸馏以及尿素包合,可以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去除高沸点饱和脂肪酸乙酯以及大部分含一个双键的脂肪酸乙酯,从而可有效降低精馏的温度,避免产生较多的异构体。此外,通过上述步骤处理得到的组合物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的含量可高达96.5面积%‑99.5面积%,异构体及杂质含量少,适合应用于制备食品及药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880030.9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 杭州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高真空连续精馏法分离DHA和EPA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将乙酯型鱼油经热交换器预热后进入脱气塔脱除低沸物;b)步骤a)中脱除低沸物后的物料进入生物柴油分离塔,从塔顶分离出生物柴油;c)生物柴油分离塔的塔底物料进入DHA和EPA分离塔,塔顶分离出EPA,塔底物料依次经过两级刮板蒸发器,分别得到DHA组分和重沸组分。通过本发明能实现DHA和EPA较好的分离,得到的EPA组分中DHA含量小于5%,DHA组分中EPA含量小于5%。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25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610167926.9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C67/54 , C07C69/587 , C11B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Omega‑3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以鱼油乙酯为原料,经过第1级精馏,第2和3级分子蒸馏联用工艺,分别在第2和3级分子蒸馏轻相出口接收EPA乙酯和DHA乙酯组分,从而得到高含量的EPA乙酯和DHA乙酯产品。由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细分了馏分,因此EPA乙酯和DHA乙酯的比例可以随意调整,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扩展应用范围,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药品、食品级食品添加剂使用,经济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7055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D3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葵花籽油来源天然VE中高酸值组分的去除方法,所述去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葵花籽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进行酯化醇解,以得到酯化醇解后的物料1;2)减压蒸发酯化醇解后的物料1中的溶剂和水分,以缓慢结晶,结晶后压滤分离出甾醇,以得到剩下的物料2;3)真空条件下蒸馏物料2,以先后去除甲酯和高沸组分,以得到正分样品;4)先用非极性溶剂溶解正分样品,再用极性溶剂对溶解后的正分样品进行萃取;然后用极性溶剂对得到的非极性溶剂相进行再次萃取,减压蒸馏再次萃取后的非极性溶剂相,以去除溶剂并得到去除高酸值组分的天然VE。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葵花籽油来源天然VE的酸值,天然VE的收率达到了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25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64968.7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C69/003 , C07C67/02 , C07D311/72 , C07J9/00 ,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02 , C07D311/72 , C07J9/00 , C12P7/6436 , C07C69/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酶‑化学联合技术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VE、甾醇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利用固定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将脱臭馏出物中的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然后利用甲醇钠作为催化剂对物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将脱臭馏出物中的甘油酯和甾醇酯转化为脂肪酸甲酯、甘油和甾醇,水洗去除甘油,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粗甾醇,再通过蒸馏得到脂肪酸甲酯和VE。本发明利用脂肪酶代替强酸进行酯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将脱臭馏出物中的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不会产生废水,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容易实现工业化,显著提高脂肪酸甲酯和甾醇的收率,并且通过酶法和化学法的结合,最终得到较高纯度的VE和粗甾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3496.8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浙江可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12P7/6458 , C12P7/64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甘油酯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不饱和脂肪酸酯与第一批次甘油充分混合均匀,得第一批次混合物;向第一批次混合物中加入酯交换催化酶,抽真空进行搅拌反应,得到第一批次反应液;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向第一批次反应液中加入剩余的需用量甘油,继续抽真空搅拌直至反应结束,得到第二批次反应液;从第二批次反应液中分离除去脂肪酶,然后进行分子蒸馏,去除未反应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酯,得到第三批次反应液;对第三批次反应液进行脱色处理,分离除去脱色剂,得到成品甘油酯型多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的产物甘油酯收率在88%以上,其中甘油三酯占比高达8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93289.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油中茴香胺值的方法,包括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原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吸附剂,在较低温度下搅拌吸附,过滤去除吸附剂,并用惰性气体将吸附剂中液体组分吹干,回收滤液中有机溶剂,以得到粗品,分子蒸馏或精馏该粗品后,以得到低茴香胺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油。本发明的方法在工艺过程中吸附剂的用量少,降低茴香胺值效果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损耗少,本发明得到最终产品多不饱和脂肪酸油无异味,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生产过程中应用或添加的吸附剂能有效降低终产品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而且对于产品中的其他如颜色、重金属、二噁英、苯丙芘等微量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2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67926.9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C67/54 , C07C69/587 , C11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54 , C07C69/587 , C11B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Omega‑3脂肪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以鱼油乙酯为原料,经过第1级精馏,第2和3级分子蒸馏联用工艺,分别在第2和3级分子蒸馏轻相出口接收EPA乙酯和DHA乙酯组分,从而得到高含量的EPA乙酯和DHA乙酯产品。由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细分了馏分,因此EPA乙酯和DHA乙酯的比例可以随意调整,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扩展应用范围,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药品、食品级食品添加剂使用,经济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4379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438753.4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催化红花油醇解制备脂肪酸乙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红花油和乙醇为反应底物,以能溶解反应底物的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在脂肪酶的作用下,于25‑60℃进行醇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分离纯化,获得脂肪酸乙酯;本发明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率高(由90%提高95%以上),下游分离简单(化学法需要加酸中和碱性催化剂),能耗低(化学法温度高),环境污染小(生物法废水减少80%以上),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38404.2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12N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固定化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Lipozyme TL 100L酶液,在4℃下加入有机溶剂,静置沉淀1h后离心,取上清液再加入交联剂和大孔吸附树脂振荡交联固载化,反应完全后,真空干燥,获得固定化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本发明固定化脂肪酶制备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化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的酶活力和批次稳定性远高于商品化酶Lipozyme TL IM,适合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