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3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0421.3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厚度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原理论厚度曲线上取一个连接点#imgabs0#,用#imgabs1#表示连接点处的半径,#imgabs2#表示连接点处的纤维厚度值;建立抛物线厚度预测模型;根据厚度曲线边界条件求解待定系数;对于任意一平行圆半径#imgabs3#,当其在连接点的左侧时代入上述抛物线厚度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在连接点的右侧时采用原理论厚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可得到该点的纤维层厚度。本发明可以对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封头的厚度进行有效预测,尤其是极孔附近厚度,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的变厚度、变角度精细化建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

    非牛顿流体浸渍的格栅增强型储氢压力容器结构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34420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224169.7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流体浸渍的格栅增强型储氢压力容器结构及工艺。包括预应力缠绕于气瓶内衬、金属气瓶开口端和尾端外侧表面向外依次布置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增强层,纤维保护层以及在两端封头处的防撞材料;对气瓶容器结构的整体均采用格栅结构增强层进行增强,格栅结构增强层成型所用纤维采用非牛顿流体浸渍、干燥处理后再进行浸胶缠绕成型;先利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分别成型制作出筒身处及封头两端软体格栅结构模具,再以共同粘接方式粘到缠绕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后的气瓶外表面,再进行格栅结构增强层的成型。本发明制得的储氢压力容器具有高刚度、抗冲击、轻量化和低成本的特点。

    非牛顿流体浸渍的格栅增强型储氢压力容器结构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344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4169.7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牛顿流体浸渍的格栅增强型储氢压力容器结构及工艺。包括预应力缠绕于气瓶内衬、金属气瓶开口端和尾端外侧表面向外依次布置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增强层,纤维保护层以及在两端封头处的防撞材料;对气瓶容器结构的整体均采用格栅结构增强层进行增强,格栅结构增强层成型所用纤维采用非牛顿流体浸渍、干燥处理后再进行浸胶缠绕成型;先利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分别成型制作出筒身处及封头两端软体格栅结构模具,再以共同粘接方式粘到缠绕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后的气瓶外表面,再进行格栅结构增强层的成型。本发明制得的储氢压力容器具有高刚度、抗冲击、轻量化和低成本的特点。

    超重力离心机离心舱内多热源产热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40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96610.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离心机离心舱内多热源产热量测试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底板、上盖板和密封圈构成离心舱试验腔体;腔体内同轴设有带绝热层的带冷却离心舱,该舱中心的下端面固定在下支撑轴上,该轴上安装有离心舱扭矩传感器;上盖板外的马达转轴通过联轴器与高速转轴的一端相连,高速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装在上盖板上的动密封装置,经带冷却离心舱的上端中心孔后与高速转子连接,构成高速转子系统;带冷却离心舱的液冷夹套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和出口管。本发明产热部位安装有隔热层,与冷却液接触的部位也安装有隔热层,产生的热量不会因为散失而引起误差;本发明将离心舱内各热源的产热量进行测定,为对应的散热设计提供依据。

    塑料内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

    公开(公告)号:CN112228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1212307.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内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包括塑料内衬、金属气瓶开口端和金属气瓶尾端;缠绕有预应力的纤维增强层的塑料内衬开口端与金属气瓶开口端的下端面用胶粘剂粘合,塑料内衬下端与金属气瓶尾端贴合,气瓶上端的纤维增强层与金属气瓶开口端的轴向上端面贴合,气瓶下端的纤维增强层与金属气瓶尾端的轴向下端面贴合,纤维增强层的外侧缠绕有玻璃纤维保护层,两端封头的外侧设有气瓶封头防撞层。塑料内衬开口端与金属气瓶开口端的轴向下端面间设有O型圈和防松垫片,用螺母与弹簧垫片压紧。本发明采用O型圈密封、胶合密封和塑料内衬自紧密封三重密封,当气瓶内压力越高,塑料内衬与金属气瓶开口端间压得越紧,气体泄漏越难。

    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网格结构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8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1296602.5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网格结构及制造方法。该矩形网格的边长与整个网格结构圆形截面直径或者矩形截面短边边长比为1/8‑1/500;网格节点处的第一纤维带与相互平行的第二纤维带和第三纤维带垂直敷设后形成的空隙,采用补平纤维带补平;网格筋条的高度与矩形网格短边长之比为1/5‑1/20;网格平面的中心轴线方向与不同结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为45°或者0°,在网格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敷设蒙皮,其厚度不超过网格筋条厚度的1/5。本发明采用有槽或无槽模具的连续缠绕成型,制造可实现完全自动化;与相同尺寸的层合板比,刚度好、强度高、重量轻。该结构适用于一体化飞机机身、运载火箭、导弹外壳和高铁车身。

    考虑纤维堆积影响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轮廓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0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9974.7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纤维堆积影响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轮廓预测方法。本发明所述预测方法的步骤为:根据缠绕角和中心转角微分方程组计算得到理论芯模轮廓下的纤维缠绕轨迹;将当前层的理论缠绕轨迹转换到缠绕若干层纤维后的实际芯模下;根据缠绕角的定义重新计算当前层的缠绕角,获得缠绕角与平行圆半径之间关系;将更新后的缠绕角和平行圆半径关系代入厚度预测模型中得到纤维层的厚度;将纤维层厚度信息转换为封头轮廓信息,同时利用样条曲线拟合得到该层封头轮廓母线,进入下一层循环计算。采用该方法可以对缠绕后的任意形状的封头轮廓进行有效预测,从而实现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封头段的变厚度、变角度精细化建模,确保有限元结构分析的合理性。

    超高重力土工离心装置真空腔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76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910350086.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重力土工离心装置真空腔体结构。包括圆柱形筒体,凸形封头、下封头、下轴承密封盖、顶部圆柱形筒体和上封板构成真空承压腔体;高速转子系统包围在该真空承压腔体里,圆柱形筒体的内侧与高速转子系统之间设置有圆柱形冷却装置,离心机转臂两侧的吊篮正上方设置环形冷却装置;本发明在高速转子系统和圆柱形筒体的交叉处,设有隔振膨胀节,将主机振动与真空腔体隔离开,大大减少振动;将下轴承,上轴承系统置于真空承压腔体外,从而使离心机在真空下低功耗运转,而轴承系统在常压下可靠运转,本发明可以使超重力土工离心机的重力加速度达到1500g以上,解决超高重力离心机振动大和散热难的难题。

    一种真空无菌采血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40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08271.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无菌采血回收装置。主要由真空采血刀、真空阀门和密闭旋转分配接头通过柔性软管依次串接而成;密闭旋转分配接头的下端设有中空管出口,中空管出口与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真空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真空管道下方安装血液容器,真空管道的最低处和血液容器连通;真空采血刀插入动物的体内采血,血液直接被真空泵抽入到密闭旋转分配接头中,经密闭旋转分配接头汇总流入到真空管道中,流经真空管道最低处时落入到血液容器中收集。本发明能够成功有效地将血液采集出,解决了采血过程中血液容易凝固,以及解决真空抽吸时被堵塞血液被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采收效率和质量。

    网格交叉处无碳纤维堆积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20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480167.2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交叉处无碳纤维堆积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及制造方法。制作格栅结构成型所需模具,根据模具形状设计碳纤维预浸料的尺寸并裁剪,在格栅结构模具内进行格栅结构的铺层,将剪裁好的各条碳纤维预浸料布置在成型槽中,重复步骤从下至上对各层进行铺层,上下相邻两层同一个多边形网格块的碳纤维预浸料的旋向布置相反,使得相邻层中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布置交错;达到设计厚度后进行合模固化成型。本发明避免了在节点处的纤维堆积以及两结点之间的纤维架空现象而导致的复合材料性能偏低的问题,也改善了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节点处纤维堆积而造成成型样件受压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可用于复杂的格栅结构铺层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