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6046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66920.3

    申请日:2007-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1.挑选翘嘴鳜作母本亲鱼和斑鳜作父本亲鱼并进行强化培育;2.采取注射外源激素促熟催产、流水刺激促产、人工干法授精和孵化过程精心管理等技术措施,使亲鱼的催产率达80%以上,受精率达83.5%,孵化率达89%;3.杂交苗种采用分阶段培育和饵料鱼选择、投喂和杂交鱼苗由摄食活鱼转为非活鱼的食性转化培养,使杂交鱼苗成活率达60%。本发明成功地提供了翘嘴鳜和斑鳜的杂交育种方法,为高档淡水水产养殖业培育出了一种肉质味道、抗病能力优于翘嘴鳜而生长速度快于斑鳜、能摄食非活鱼的经济性状好、便于人工规模养殖的杂交鳜鱼新品种。

    一种翘嘴红鲌与团头鲂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2990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53442.8

    申请日:200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翘嘴红鲌与团头鲂杂交育种方法,属于鱼类杂交育种方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冬季和春季,分别筛选成熟、健康的野生翘嘴红鲌、团头鲂作亲本;对亲本进行强化培育;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中旬,分别对两种亲本注射催产药物HCG与LRH-A2的混合物;按雌、雄亲本1-3比例人工采精卵授精,将杂交受精卵入冲水式孵化缸或孵化环道中孵化。该杂交育种方法,可操作性较强,适配性好,培育出的杂交子一代生长快、肉质细嫩、食性杂、抗逆性强、抗病能力较强、易于运输,养殖成本相对较低。

    一种克氏原螯虾SSR引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655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032853.8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SSR引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一、提取克氏原螯虾基因组DNA:从克氏原螯虾腹部肌肉提取基因组DNA;二、探针与目的片段杂交:将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目的片段杂交获得杂交产物;三、磁珠富集:将杂交产物用磁珠富集法富集得富集产物;四、阳性克隆测序并根据微卫星侧翼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DNA;五、SSR引物检测五大步骤。本发明能够简单、快速地筛选克氏原螯虾整个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在短时间内能开发大量的SSR引物,为克氏原螯虾的种质保护、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手段。

    一种小规模简易培养淡水轮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22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82268.9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规模简易培养淡水轮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1)淡水轮虫原种采集;2)淡水轮虫的筛选;3)淡水轮虫的饵料生物培养;4)淡水轮虫接种和扩大培养;5)淡水轮虫收集;6)淡水轮虫培育过程中敌害生物的防治。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通过将轮虫及轮虫饵料分别进行混种培养,可有效解决淡水轮虫单一培养时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的难题,在不需要特殊设备的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只要具备塑料桶和充气设施即可在鱼苗生产季节进行淡水轮虫的培养。本方法不受设备和场地限制,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

    一种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086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137512.8

    申请日:2013-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亲本的选择及培育,2)亲本的配组及培育,3)抱卵虾挑选和孵化,4)幼虾培育,5)供标记虾培育及同塘养殖。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及早期生长比较的研究,为进行大规模家系构建和选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选育具有生长快速等优良生长性状的新品系,改变现有情况下苗种只能靠从天然水域捕捞或是依靠上一年养殖的留塘虾进行自繁自育和累代繁育的状况,形成系统的克氏原螯虾良种保持和选育技术体系。

    一种翘嘴红鲌与团头鲂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4633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053442.8

    申请日:200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翘嘴红鲌与团头鲂杂交育种方法,属于鱼类杂交育种方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冬季和春季,分别筛选成熟、健康的野生翘嘴红鲌、团头鲂作亲本;对亲本进行强化培育;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中旬,分别对两种亲本注射催产药物HCG与LRH-A2的混合物;按雌、雄亲本1-3比例人工采精卵授精,将杂交受精卵入冲水式孵化缸或孵化环道中孵化。该杂交育种方法,可操作性较强,适配性好,培育出的杂交子一代生长快、肉质细嫩、食性杂、抗逆性强、抗病能力较强、易于运输,养殖成本相对较低。

    鱤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5128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053464.4

    申请日:2006-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鱤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一、采用仿生态的“静流水结合、活饵投喂”的方法强化培育鱤鱼亲本,使4足龄鱤鱼性成熟率达100%;二、通过采取外源激素促熟催产、回流式产卵池流水刺激促产和孵化过程精心管理等技术措施,使亲鱼的催产率达95.2%,受精率达83.5%,孵化率达88.3%;三、采用控制水质和饲料配制投喂的技术措施,使5cm鱤鱼夏花鱼苗成活率达74.8%。本发明成功地提供了鱤鱼的一种人工繁殖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鱤鱼苗种只能依靠从自然界野生资源中采集的困难,从而为鱤鱼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苗种保障。

    一种利用围隔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同塘养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682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94986.7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围隔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同塘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池塘围隔制作和安装;2)克氏原螯虾家系虾放养;3)养殖管理;4)收获。本发明通过在池塘内用HDPE板为每个克氏原螯虾的家系构建相同规格的围隔,围隔上面均匀的打上小孔,再通过定期的全池进水和排水的方式,达到每个围隔的水质环境尽量保持一致,同时又避免了不同家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此种方法开展同塘养殖试验,模拟了自然水域生态环境,能够大大缩小试验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使试验结果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加明显,最终达到不同家系的同塘养殖对照的目的,为后续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种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086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37512.8

    申请日:2013-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亲本的选择及培育,2)亲本的配组及培育,3)抱卵虾挑选和孵化,4)幼虾培育,5)供标记虾培育及同塘养殖。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克氏原螯虾家系建立及早期生长比较的研究,为进行大规模家系构建和选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选育具有生长快速等优良生长性状的新品系,改变现有情况下苗种只能靠从天然水域捕捞或是依靠上一年养殖的留塘虾进行自繁自育和累代繁育的状况,形成系统的克氏原螯虾良种保持和选育技术体系。

    水生动物形态特征无伤害快速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858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61371.5

    申请日:2008-04-25

    Abstract: 水生动物形态特征无伤害快速测定方法,属于水生动物测定方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水生动物旁放置一把标准刻度尺,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清晰的图像;将图像导入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中,确定标准刻度尺的单位长度和相应的图像距离的比值X,在保持图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类型的水生动物形态特征测量要求,在图像体廓上选取相应的框架测量定点,测定被测量点之间的图像距离L1,根据计算公式L0=X·L1算出被测量点之间的实际距离L0。该测定方法实现了对活体水生动物形态的快速、准确和无伤害测定,对于提高目标水生动物形态学研究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水生动物的活体测量与跟踪观测提供了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