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红螯螯虾遗传性别的SNP标记及其所用引物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80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5159.0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鉴定红螯螯虾遗传性别的SNP标记及其所用引物对和应用。本发明SNP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NP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中第229bp碱基位置表现为TG杂合的是雌性个体,SNP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中第229bp碱基位置表现为TT纯合的是雄性个体;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SNP标记所用的引物对,并给出了上述SNP标记在鉴定红螯螯虾遗传性别中的应用。本发明的SNP标记是与遗传性别相关的SNP标记,通过SNP标记可以成功鉴定红螯螯虾的遗传性别,SNP标记在鉴定雄性红螯螯虾时的成功率超过90%,在鉴定雌性红螯螯虾时的成功率超过80%,从而指导红螯螯虾的育种和养殖,提高经济收益。

    红螯螯虾胚胎的离体孵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9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46583.0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的离体孵化方法,包括:(1)取胚胎处于发育中期且呈橘黄色的红螯螯虾抱卵虾;(2)通过梳子顺着腹足轻轻剥离出胚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再用无菌水进行洗涤;(3)洗涤后的胚胎进行孵化,控制孵化水温在29-30℃,2-3天换一次水,及时去除死胚或死虾;(4)胚胎孵出后继续进行培育,当发现部分虾卵黄囊消失时,开始喂食,每日投喂一次;至全部虾卵黄囊消失,得到虾苗。本发明大大提高红螯螯虾亲虾抱卵孵化效果,孵化同步率较高,为今后摸索建立红螯螯虾SPF苗种培育技术提供参考。

    一种用于河川沙塘鳢精子保存的抗冻液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4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99270.1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川沙塘鳢精子保存的抗冻液,包含体积比为1:5-15的抗冻剂、稀释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河川沙塘鳢精子的保存方法,将河川沙塘鳢精子以本发明的抗冻液作为冷冻介质进行冷冻保存。冷冻液中适宜的盐度和氯化钾浓度可以使河川沙塘鳢精子的活动受到抑制,能够保留精子细胞的自身能量且激活后活力未见显著下降。同时抗冻液使精子细胞少量失水,防止河川沙塘鳢精子在冷冻过程因低温和脱水而失去活性,保证了精子冷冻储存过程中的成活率。

    一种不影响孵化率的虾卵消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348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457088.3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影响孵化率的虾卵消毒方法,包括脱卵,消毒剂的制备,消毒液的配制,消毒,所用消毒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球孢链霉菌发酵液3-8份,蟹壳提取物4-7份,柠檬烯5-10份,β-水芹烯1-3份,石竹烯2-5份,柠檬酸3-6份。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消毒方法所用的消毒剂对病原体毒性强,少量的消毒剂便可起到很好的效果,虾卵对该消毒剂的耐受性好,在杀死病原体的同时,不影响孵化率,有效地解决了孵化过程中出现的成活率低和品质差的问题,且消毒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利用围隔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同塘养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68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94986.7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围隔进行克氏原螯虾家系同塘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池塘围隔制作和安装;2)克氏原螯虾家系虾放养;3)养殖管理;4)收获。本发明通过在池塘内用HDPE板为每个克氏原螯虾的家系构建相同规格的围隔,围隔上面均匀的打上小孔,再通过定期的全池进水和排水的方式,达到每个围隔的水质环境尽量保持一致,同时又避免了不同家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此种方法开展同塘养殖试验,模拟了自然水域生态环境,能够大大缩小试验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使试验结果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加明显,最终达到不同家系的同塘养殖对照的目的,为后续的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种翘嘴鲌与三角鲂杂种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49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787390.6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翘嘴鲌与三角鲂杂种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苗种孵化及培育等技术环节,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获得的杂交种体型美观且生长优势明显,而且性情温和,不喜跳跃,抗逆性强,易于捕捞,鱼种和成鱼长途运输成活率高;肌间刺较翘嘴鲌少,而肌肉细嫩程度好于三角鲂,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更为广泛的摄食习性、更优异的耐低氧和抗应激能力;杂交种两性可育,为进一步挖掘杂种子代的养殖潜力提供了可能,有望培育出性状优良且稳定遗传的养殖新品种。

    一种利用塑料袋混合营养培养小球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2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96263.9

    申请日:2015-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塑料袋混合营养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1)培养容器的选择及前处理;2)培养液的配制;3)培养的种类及接种;4)日常管理。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利用小球藻可以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的特点,结合传统的塑料袋培养方法,进行简化和优化,同时通过提供混合营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条件,改变小球藻传统培养方式中仅进行光合自养的代谢方式,形成了利用塑料袋进行小球藻混合营养培养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培养小球藻,可有效提高藻类的培养效率,减少对设备的依赖和能源的消耗,从而缩减了小球藻培养的成本,便于进行推广应用。

    一种翘嘴鲌雌核发育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380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6582.9

    申请日:2013-11-07

    Inventor: 顾志敏 贾永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翘嘴鲌雌核发育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鲤鱼精液;(2)对鲤鱼精液进行紫外线遗传灭活处理;(3)采集翘嘴鲌成熟卵子,用经过紫外线遗传灭活处理后的鲤鱼精液进行干法授精;(4)受精卵进行冷休克处理后放入孵化容器中进行孵化,正常成活的鱼苗为雌核发育鱼。本发明采用普通鲤鱼的紫外线遗传灭活精子刺激翘嘴鲌卵子,通过冷休克抑制卵子第二极体释放促使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成功获得翘嘴鲌雌核发育个体。由于正常存活个体即为雌核发育鱼,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染色体、遗传标记等鉴定分析,显著简化了鉴定程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